初中物理教学问题导学教学探析

2021-05-25 26578 物理教学论文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问题导学”的起始环节,有时甚至贯穿整个物理课堂。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生开展物理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问题情境以问题材料为载体,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定问题材料时应注重三点:一是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是材料最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兴趣,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契合;三是材料必须紧扣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在材料的分析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在讲“运动的描述”时,教师可以创设“月随人动”(晚上明月高挂,人行走时,月亮也跟着走)这一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现象?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讲“浮力”时,教师可以提问:泡沫在水里会漂浮起来,石头扔到水里会沉下去,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分析此类生活气息浓厚的物理问题,学生便能快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二、问题设计方略

问题设计可谓是“问题导学”教学的核心环节,其作用在于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体问题,对于整个物理教学所起的作用无可替代。正因如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物理问题时应投入更多精力,注意问题的科学性、适度性、系统性、探究性、层次性以及数量的多少,真正发挥物理问题的成效,同时增强“问题导学”的实效性。例如,在讲“动能、势能、机械能”时,教师可以事先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然后在学生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问题:(1)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是什么?(2)影响动能的因素有哪些?动能和势能之间有什么联系?(3)哪些都属于机械能?生活中常见的机械能有什么?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一下。上面的这几个问题都比较简单,但却清楚明晰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知识迁移、分析探究问题等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意义重大。

三、引导学生提问

观察“问题导学”四个字可以看出,“问题”和“导”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点。上文已细致阐述了“问题”,怎样才能做好“导”呢?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多多猜想、质疑,敢于提出自己心中所想、所疑,从而达成引导学生提问的目的。首先,教师要营造出欢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同时加强训练学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提问方法,如根据实验现象提问疑惑点、依据问题情境提问疑难处、针对物理问题提出矛盾之处,长此以往,学生提问的能力和质量一定能得到提升。最后,教师还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教学等,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中提出问题。

四、诱导学生解答

提出问题之后就要解决问题,诱导学生解答问题是“问题导学”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领路人的角色,善于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发展思维、掌握方法、获得真知。例如,在讲“浮力”时,学生常在“100N的水能否产生大于100N的浮力”这一问题上犯迷糊,因而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思路引导至阿基米德原理的分析上来,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此问题中涉及的重点概念,从而解决问题;在讲“物态变化”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做“水沸腾”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在亲身观察中了解“水在沸腾前后时水中气泡的大小变化情况”这一问题,将感性问题上升到理性层次,从而获取正确答案。

五、善于迁移拓展

物理学科的逻辑性极强,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十分复杂。在物理“问题导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迁移拓展的方法为学生铺路搭桥,让学生将理论问题的解答思路应用于现实实践,以此取得优良成效。例如,在讲“光的反射”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黑板反光时,黑板上的字还看得清楚吗?再结合“光的反射”示意图,提出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完全重合?入射光束与反射光束之间有什么关系?随即将学生引至“中学生应如何保护视力”的活动上来,让学生对新旧知识能够有一个整合理解,进而加深课堂拓展的深度。

六、总结

总之,“问题导学”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稳住主体位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实验技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缺陷,教师组织“问题导学”时不可盲目抗拒其他教学模式,而应吸取其他教学模式的精髓,以此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素养。

作者:芮艳 单位:江苏溧阳市第六中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