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1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盐城市自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以来,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全市高标准农田比重达4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已达8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55%。全市有8个县(市、区)通过了无公害产地整体认定,6个县(市、区)拥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建立了国家稻麦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6.67多万hm2,全市“三品”产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91%。
(2)规模农业成效显著。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总量分别达49.74万hm2和11.452万hm2,比重提高到60.5%和13.89%。
(3)休闲农业方兴未艾。建成农业景点190个,拥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点)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个、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4个,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3个、江苏省最美乡村3个、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6个。
(4)科技农业增产增效。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8.8%。
2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不足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农民的参与、需要领导决策者的重视和参与、需要全民的参与,但对于部分农民而言,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还比较淡薄,只愿意采用当年见效的农业技术,不愿做长远打算,因而导致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对于有些基层干部而言,还存在着“先发展起来,再改善生态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重视。
2.2环境违法事件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侵害急待消除
秸秆焚烧、抛河等现象在盐城市局部地区仍然存在,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农业资源,而且对农村空气、土壤、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同时,工业“三废”违法排污现象也时有发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2.3生态农业建设的保障机制亟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
(1)投入不足。由于机构属兼职,长期以来,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的经费严重不足,使生态农业建设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2)技术、设备缺乏。由于缺少必要的投入,没有经费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农业生态环境的检测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导致生态农业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3推进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将其纳入到“五位一体”发展总布局,对加快建设生态农业、加大农业减排力度、控制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盐城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着力点,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有机结合、与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开创盐城市生态农业建设新局面。
3.1充分利用沿海农业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农业优势
依托盐城市地理位置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国家沿海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和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沿海农业资源丰富、生态良好的优势,积极培植生物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技创意农业和功能性农业等新兴农业业态,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抓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养殖业达标排放和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生态产业链条,以科技创新助推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引导和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打响盐城市农产品的绿色生态品牌,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促进盐城市农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3.2转变农业生产发展方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推广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废弃物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探索以沼气为纽带的农牧配套、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引导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现代农业园区等市场主体,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并重转变,促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鼓励推广沼肥施用技术,鼓励发展沼肥生产、销售、配送、施用等一条龙服务,以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进一步延升产业链。通过项目引导和政策激励,协调好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3.3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
当前,国家已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列入污染减排目标任务进行考核,要推进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规模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综合设施、有机肥加工、发酵床生态养殖和生物梯级净化处理等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措施。通过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及沼渣沼液发展循环农业等生物措施,在畜禽养殖小区,推进科学养禽、养猪、养牛,对畜禽粪便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并以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为载体,积极推进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农村,实施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向肥料、燃料、饲料等资源转化,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任彬 倪圣亚 薛民琪 陆胜龙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农业环境监测站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