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中小班研论模式运用
一、组织形式和课程设置
在组织形式上,以其中一个自然班为例,全班43个人,分成三个小组,每组少于15人,在学期中间进行了三次讨论课,每次为时3个课时。每次讨论课上,承担主要讨论任务的小组与老师环圈而坐,其他两个小组在外圈旁听,也可自由参与讨论。课程设置以《茶花女》的讨论课为例,程序包括:1.每组在老师开出的必读书目中、组员自己协调选择一个作品。2.提前布置阅读任务和课后讨论的任务,提供资料检索途径,提示思考题,鼓励提出新问题。3.要求每位小组成员准备一个话题,进行5分钟的陈述发言,并准备回答提问。这种组织形式的主要目的,首先是以一种变通的形式,将大班分为小班,以适应小班研讨的要求;其次是为了规避一般的小组讨论事实上总是由基本固定的几个比较积极的学生代表发言的弊端,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第三是促使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阅读。作为一名外国文学教师,我通过调查、教学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发现,学生们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非常少,这给教学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这是无法在短期内改变的现实,因此与其在学期初给学生布置一个长长的最终总被忽视或搁置的书单,不如强迫他们认认真真地阅读几部作品,而讨论课无疑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二、关于《茶花女》的讨论
讨论课在我的主持、引导和规范之下,基本沿着以下路线层层推进,同学们发言愈来愈踊跃,气氛也越发热烈。
(一)陈述和问答阶段
围绕我之前布置的思考题,包括如何理解各个人物形象,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爱情悲剧的原因,小说的思想主题,小说的艺术特色等,同学们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陈述。发言顺序本来是确定的,但由于我允许插队,最后基本呈现相同主题集中发言的格局。每位同学发言之后,我和其他同学针对其发言提问,我尤其鼓励不同的意见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的陈述成为起点和切入口,讨论很快既发散开来又得到纵深挖掘,同学们也越来越活跃。譬如关于阿尔芒形象的理解,就有肯定与批评的不同意见,有同学认为他在当时物欲横流、虚伪堕落的社会里能爱上一个妓女,并付出全部的真心和努力,难能可贵,有同学则指出正是阿尔芒的肤浅和偏见,才使他忽略了玛格丽特在即将被迫离开时的痛苦和异常,不去查明背后的隐情,反倒深信这个烟花女子始终无法摆脱奢靡的物欲而背信弃义甚至残忍地报复她。关于玛格丽特的牺牲,也有赞同与批评的不同声音。有同学认为玛格丽特心地善良、人格高尚、对爱情既全身心投入付出又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解,她最后为爱情而牺牲是自然而然的事,但也有同学指出玛格丽特一改之前对于腐朽的贵族阶层的蔑视和反抗,屈服于阿尔芒父亲所代表的虚伪道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和阿尔芒的幸福,是对自己不自信、对情人不信任和不负责的表现,最后关于笼罩着自己苦难的光环也只是一种幻觉而已,但也有同学指出玛格丽特即使抗争也得不到幸福,因为如果阿尔芒的妹妹遭遇不幸,她不可能心安理得,阿尔芒也不可能对她毫无怨言。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在逼近小说主题的复杂性,是非常有益的交锋。
(二)拓展探究阶段
前一个环节结束时,同学们对《茶花女》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形象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产生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在这个阶段,我从前面的讨论中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问题,大家进行了一场更具发散性、同时也更深入的讨论。第一个问题是悲剧能否避免。前面有一位同学把《茶花女》与琼瑶的小说《彩云飞》做了比较,批评玛格丽特的懦弱。我抓住这个切入口,让同学们思考玛格丽特的悲剧能否改变?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如果不能,原因何在?因为与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分析,大家的发言就更加自由,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但经过一番互相质疑辩驳之后,基本上大家都认为玛格丽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根本不存在让一个妓女得到尊重并维持爱情的环境。事实上在许多其他的社会阶段和文化传统中,这种歧视与迫害是同样根深蒂固的。所以琼瑶规避了这个难题,《彩云飞》里面的唐小眉虽是卖唱女子,但并未沦落风尘,这是她在情人父亲面前抗争的资本,正如她所说:“是的,我是个歌女,我用的歌声去赚钱,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你以为凡是歌女舞女就都不正经吗?就都不纯洁吗?殊不知道我们里面有多少女孩子都洁身自好,都清白纯真,都比你们这些穿着西装,扮成道貌岸然的上流绅士更纯洁,更干净!”唐小眉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当我最后概括说,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逃避了人生中无法解决的困境和悖论,营造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经典文学作品则承担着人类的精神之痛,即使是悲剧也表现了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时,许多同学都接受了这个在此之前他们没发现也不见得认同的观点。接着我又问了同学们另外一个问题:阿尔芒以后会怎么样?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认为阿尔芒会为了玛格丽特孤老终生。这个直觉惊人地正确,但好像又没办法讲清楚道理在哪里。于是我让同学们重新阅读了小说的结尾。很自然而然的,接下来的讨论里出现了批评作者的声音。小说的结尾是“我”陪同阿尔芒回到了家里,他得到了父亲和妹妹的爱和照顾。爱上一个妓女,使阿尔芒与他的父亲站在了对立的位置,这一点对阿尔芒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帮助其完成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必经的精神分析所谓“弑父”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所属中产阶级的反叛过程,但是反叛是为了更彻底的回归,玛格丽特被牺牲掉了,阿尔芒与父亲和解,中产阶级的子弟实现了双重回归,最终无疑会成为一个坚决维护家庭神圣价值和中产阶级道德观的人,换句话说,跟他父亲一样的人。由此看来,玛格丽特的牺牲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具有必然性。理解这个观点比较困难,但又是一个有意思也比较深入的思考,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很受启发,所以讨论课后有不少同学继续向我请教,后面课程学习到司汤达,我讲《法尼娜•法尼尼》的结局,讲《红与黑》的结尾和玛蒂尔德的结局时,又重新论证了一番,并结合美国经典电影《爱情故事》,引导大家思考阶级文化和价值观的虚伪性和剥削性问题。这个观点可以从小仲马的生平得到佐证。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童年的创伤体验与青年的享乐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加上亲眼目睹其父如何受累于风流债,使他在创作中思考社会道德问题,维护家庭的神圣价值。但是小说又是一个歌颂真挚爱情、控诉社会不公的悲剧。作者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呢?我引导同学们注意小说的叙事形式。事实上小说是由四个叙事者以第一人称形式讲述的。作为作家的代言人,“我”既是个局外人,承担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功能,同时又是客观社会环境的观察者,自己身上也打下了文明的烙印,多少用一种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爱情悲剧,极力赞颂玛格丽特的牺牲。但是小说又让阿尔芒亲自接抒发他的挣扎、矛盾、犹豫、痛苦和追悔,更衬托出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为爱情放弃自身幸福的牺牲精神;玛格丽特的日记又直接展现她的善良无私和高尚人格,将爱情的悲剧与个人的自我忏悔和救赎结合起来;朱利的信函描述了玛格丽特为爱所承受的苦难,使其人物形象更进一步升华,正如她所说,玛格丽特的房间是“圣洁的神坛”,“如果天主看到了她生时的苦难和死时的圣洁,她无疑是可以进天堂的”。叙述角度的转换,不仅使故事情节既真实感人又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读者对玛格丽特的观感也跟着叙事者一样在发生变化,抛开了一开始的鄙夷、肤浅的怜悯、拯救的念头、猜忌和怀疑,完全为其人格魅力所折服,并给予真挚的同情和尊敬。可见,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开的,叙事者的转换是贝尔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让这个小说在作者所创设的环境之中超越了作家自身的思想局限。
(三)归纳总结环节
最后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进行了概括,但对大多数问题都保留了开放性的空间,而且肯定了同学们的工作和贡献,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大家不仅要学会回答问题,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讨论课结束时大家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后来有同学告诉我他们课后还继续讨论了很久,让我很欣慰。
三、师生双主的教学模式
《茶花女》的讨论课是我在这个班级进行的第三次讨论课,大家对讨论的模式和程序很熟悉,而且也更加积极和主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课堂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被批得体无完肤,也有可能生发出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同时这是一部情节比较简单流畅、感情热烈、语言浅白的小说,可读性强,也易于理解把握,我自己也非常喜爱这部小说并熟悉相关的研究,所以师生在课堂上的配合和互动就很活泼、顺畅和全面,达到了互相促进的效果。事实上每主持一次讨论课,我都要付出比平常上课更多的精力,承担更多的挑战。我必须对讨论课加以有效地组织、规范和引导,保证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也必须捉住同学们感兴趣的地方和敏感的问题加以引申、深化,使教学变得有意思,使课堂充满生气。我深深地体会到,国内传统教学以教师中心固然不可取,但是效法国外高校目前流行的学生主体模式也是不切实际的。必须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又积极地调动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双主模式”,才能最大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果,将知识传授与智力开发结合起来,实现培养全面人才的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程序,将小班研讨模式加以调整改变,为我所用。并不需要一个理想的课堂和一群理想的学生,也无需非达到理想的目标不可。只要师生之间能够充分互动,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意趣,就能取得超乎预期的效果。
作者:许娇娜 单位:韩山师范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