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2021-05-25 23747 数学教学论文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目前高中生的一些能力水平正处在一个发展提高的阶段,他们的理解能力也在慢慢完善。 由于数学知识大多比较抽象难懂,所以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记忆,需要一个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揠苗助长。 同时,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由于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所以理解程度也不一样。 这就需要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以偏概全,要注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差异,并且积极鼓励后进生,看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逐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而让学生达到一个质的飞跃,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在讲“三视图”时,由于不同学生的想象能力有所区别,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对教学情境展开合理设计,实施实物教学。 例如,将一个长方体的辅助教学设备带到课堂,让学生从上面、侧面、后面等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再根据观察到的情形,画出长方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等。 每个学生画的三视图可能有所差异,教师对此可以展开积极引导,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找出其中出错的原因,有哪些地方在观察时没有注意到,通过这种实物观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不仅使他们对相关的数学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方式。

二、有利于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进入高中以后,学生的课程变得更多,压力也更大。 因而很多学生往往不能够适应新的高中生活。 同时,高中数学的难度加大,很多学生没有摆脱强烈的依赖教师的心理,还是像初中那样跟着教师的节奏运转学习,没有意识到掌握学习上的主动权。 具体表现就是没有制定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没有提前进行预习,直接等着教师上课,在听讲时往往只是记笔记,但并没有听懂具体内容,更别说进行理解了。 另外由于学不得法,对于基本知识的忽视等诸多原因,造成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普遍低下,成绩无法提高。 所以,以情境教学方式来提高课堂效率显得尤为必要。例如,在讲“频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对相关知识进行一个基础的预习,在正式上课时,教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讲解。 由于学生自己单方面的独立预习,所以对于一些重难点并没有完全掌握,出现一些纰漏,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旁进行因势利导,对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一些适当必要的补充,加深学生对于频率知识的理解。 这种情境教学的方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总结

利用多种呈现方式开展情境教学,对于高中数学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其他学科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开展情境教学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探索过程,它所带来的一些积极影响等待着教师共同探索发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配合和共同努力,一起打造高中数学教学的美好明天。

作者:姜必青 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