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留学生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带教医师的英文水平英文大多为留学生的官方语言,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强,但语法使用相对随意,地方口音较重,因此增加了师生沟通的难度。
(1)前期课堂教学,学校组建了专门的团队,精选英文水平高的师资进行授课,前期教学的难度在于沟通;而后期实践教学,学生需要与患者和更大范围的医师进行交流,临床医师的英文水平成为影响学生实习的重要因素。
(2)带教医师的授课带教方法。我国传统的医学教育,强调学生自律、刻苦、强记,教学多采用灌输方式,学生在医师指导下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完成住院病历,带教医师结合临床病历进行讲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留学生大多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有独立进行诊断并提出诊疗方案的需求;但汉语水平与文化差异限制了留学生与患者的交流程度与深度,留学生往往很难独立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因此,带教医师就需要改变传统带教方式,帮助学生完成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工作,指导留学生进行疾病诊疗方案的讨论,并进行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价。目前,我校留学生教育质量受到学校国际影响力、师资水平和教育资源不足等多个因素影响,上述问题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可以从现实层面出发,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国际化教学经验,构建预备教育体系、建立导师制教育、强化师资培训、改变传统带教模式等方面提高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二、目前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
构建留学生预备教育体系: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2005年始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山东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进行预科教育试点,目前共有8所高校受教育部委托开展预科教育。外国留学生在接受正规医学高等教育前,首选进行有针对的汉语语言和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培训,借助1-2年预科教育过程,提升学生汉语学习能力和汉语水平,使留学生达到真正的大学入学要求,为顺利完成大学教育奠定基础。
(1)建立后期教学导师制:挑选英文水平较高的医师兼任导师,每个临床专业指定2-3名导师,每名导师指导1-2名留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在各临床科室留学生排班应与导师保持一致,协助导师管理病人。导师制的建立,有利于留学生熟悉诊疗流程,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导师熟悉留学生地方口音,保证师生交流顺畅。
(2)积极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填鸭式”带教模式,以带教医师的经验讲述为主,对于思维活跃的外国留学生,此种方式显得沉闷而乏味,不能满足学生渴望独立的欲望。新的教学模式如“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基于临床案例的教学模式(Casebasedlearning,CBL)”、小组讨论等方法,均为卓有成效的互动性教学模式。特别是CBL教学,一方面留学生可以在一个临床专业内固定1-2个病人,观察诊疗的整个流程,对于疾病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数量有限的经典病历对相关疾病知识进行梳理、总结,CBL模式给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空间。
(3)完善带教师资培训制度:临床带教医师的医学专业水平、英语水平和教学经验是决定全英文带教质量的关键因素。临床教师应具备超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丰富的医学教学经验,才能将医学知识讲清楚、说明白。学校可通过定期进行临床带教师资英文水平测评、英文病历讨论、英文演讲大赛、外出观摩等多种方式提高医师英文带教水平,条件成熟时也可外派医师赴国外医院进修。医学留学生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临床留学生适用教材,同时各大医院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临床带教医师需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提高带教水平,尝试适应外国留学生新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留学生。
作者:侯宁宁 陈晶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