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探析
一、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据统计,灾后培训大都为3—7天的短训,在灾区心理援助上,大都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进而造成了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学员的重复听课与多头培训。此外,因培训时间较短,在培训内容的深度、厚度、广度等方面往往“点到即止”,对灾区教师在心理援助、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提升成效不显著。另外,有极个别培训持续时间长,培训内容设置有梯度、分层次,兼顾了培训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让参培者受益匪浅。但因灾后一些学校的设置变化,以及人员晋升及人员流动和变化,造成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队伍的不稳定性,培训的不连续性。
(二)缺乏参与式培训的教师
参与式培训强调授课者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讲授者,而且是示范者、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培训中与学员进行全程交流、互动。这些授课者理论知识高深,一线实践知识丰富,观察力、感知力敏锐,团队合作学习的指导能力强。而现阶段,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缺乏从事合作参与式培训的师资,授课者不知道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对接,不知道如何把传统的授受式课堂变为参与式学习研讨的课堂。因缺乏授课者的有效引导,广大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序、高效地进行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致使上课质量难以保证。
二、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改进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周密部署培训工作
为避免参培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多头培训、重复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周密部署培训的级别、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和形式,以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针对培训班上学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和参培者队伍缺乏稳定性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精心设计各级各类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参培的遴选标准并责令送培部门严格按参培标准选拔教师接受培训;而且按参培者能力水平的高低分成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参培的遴选标准上尽量细化、切合培训实际、便于落实。如四川省教科所对参加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师省级培训的学员遴选标准为:需具备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经历、热爱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工作、性格开朗、善于沟通、表达能力强、具有亲和力;能连续参加完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习;为尽可能扩大骨干教师培训覆盖面,请尽量安排未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培训的灾区学校选派教师参训;已参加过国家级、省级培训的灾区学校教师不再参加。
(二)培训目标符合学员需求
目标不仅是灾区心理健康培训的方向,而且是促进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实施的动力。为此,在实施培训前,我们需要分析教师心理的现有状况,精心拟定培训目标。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目标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知晓灾区教师创伤心理知识,了解灾后各阶段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探索灾区师生的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测试的方式、方法。其次是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学会初步识别灾区师生的心理问题,能较准确地把握师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干预,并能充分结合当前师生的心理健康实际,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最后是态度方面。“田慧生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能否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及专业精神,塑造中小学教师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作为灾后重建时期的一种特殊教师类别,承担着灾区学校师生的心理抚慰工作,有助于他们的科学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的形成。
(三)课程内容体现针对性
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内容包括四个板块:基础理论板块、技能技术板块、实践练习板块、修养板块。其中技能技术板块、实践练习板块是围绕技能层面的培训目标进行设计的。
1.基础理论板块。内含心理学基本理论、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三部分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包含了灾区学校师生心理的表现与方法、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地开展等子课程。
2.技能技术板块。内含灾区学校团体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个别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家长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以及学校心理测试与评价理论等三部分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涵盖了对灾区师生开设个别辅导和咨询理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学校家长的教养方式分析、灾区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等子课程。
3.实践练习板块。包括灾区心理健康课的实践、学校心理测试的实践、心理评价的实践、团体辅导与咨询的实践以及个别辅导与咨询的实践等四类课程。这些课程中包含对灾区学生进行个别和团体的心理咨询的实践操练、对灾区师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案例的交流与存在问题的讨论等子课程。
4.修养课程板块。内含灾区心理健康教师的个人成长、外出参观考察、自我研修课程等三类课程。这些课程包括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自我形象的反思与设计、自我情绪的调节、外出参观心理健康成效显著的灾区学校并撰写、交流考察体会等子课程。
(四)培训模式保持可持续发展
对灾区教师而言,心理健康培训的成效并非短期内就会显现,这就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理念。“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层出不穷,都要求教师不断进行进修培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在此意义上讲,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不是短期的课堂讲授,而是一个长期的教师培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香港大学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卢乃桂教授指出:“目前这种片面的教师再培训模式应该被一种更系统的CPD模式(持续专业发展的模式)所替代,总体来说,CPD活动应该建立在专业理解的框架之内,使职业生涯和岗位中不同的专业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这种框架不仅是一张教师应该掌握的专业能力表,更应是一连串的行动计划,它们是有机组成的,通过实证数据可以表现出来”。
(五)培训方法灵活多样
当今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已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培训模式,构建了灵活多样、师生共同参与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既凸显了参培的灾区心理健康教师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推动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
1.参与式方法。参与式方法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并积极推行的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该方法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接受培训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
2.学习-讲座-研讨。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中,培训机构可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适合灾区学校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组织学员学习、研讨,促使学员在学中悟、悟中得、得中乐,以促进学员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自主阅读与网络互动相结合。自主阅读是促进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自我研修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自主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者或学科策划人可为参培学员精心挑选自学书籍。不仅如此,班主任可以在校园网站上专门设置班级论坛,为培训学员提供研讨、交流平台,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4.授课教师与学员同课异构。这里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同课异构体现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课上,其实施流程为:选定有关灾区学校心理的上课主题———独自备课———分小组研讨备课思路———不同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备课———教师集体观课、评课———专家进行专业引领,这种形式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团队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5.观摩考察有特色的灾区学校。观摩、考察心理健康开展有特色的灾区学校,是很受参培教师喜爱的培训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可在当地选择有特色的灾区心理健康学校,作为参培者学习、观摩、考察的实践教学基地,而且可以带领学员参观考察省外有特色的灾区心理健康学校,学习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方法,以开阔学员的眼界。
6.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它是把个人的思考用对话、交流的形式显现出来,将个人思考不够成熟的地方在与答辩专家的对话中加以澄清,以便于有效监督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思考过程。
(六)师资来源多元化
在培训中,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通常情况下,授课教师主要为高校的专家、学者。他们的授课内容以理论为主,缺乏与实践的衔接,与参培者教育教学生活脱节。为此,应广大参培教师的需求,在培训中开始注重增加实践课程的分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针对这一现象,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中,培训机构应师资配置开放。在省内外精选对灾区学校心理教育有研究的高校专家、一线名师,以确保培训者资源的层次性、广泛性。授课教师队伍由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型专家、学者、教授和实践型教研员、一线名优教师等组成,以确保学员的有序、高效学习,促进学科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大幅度地提升学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情感、专业态度和专业行为,为其早日实现教师专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华锦 魏青 叶正茂 单位:成都大学 成都成都广播电视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