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主要病害防治对策
1、杨梅的价值
杨梅在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的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杨梅树树冠浓密、枝繁叶茂,是庭院、路旁理想的绿化树种。杨梅果肉中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果胶、膳食纤维、脂肪、氨基、维生素、胡萝卜、烟酸及钙、磷、铁、锌、钾等元素,尤其是果实中的钙、磷、铁含量,比其它水果要高10多倍。杨梅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通过再加工制成蜜饯、果酒、果汁、罐头、果酱等,各类加工食品也都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到国内国外等地,成为全县创收创汇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满足了果农增收致富的愿望。同时,适量食用杨梅果实,还具有生津、止渴、解酒、助消化功效;树皮外用具有治刀伤出血,跌打伤,筋骨痛。另外,杨梅树的根、干、枝、叶、果、核等都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叶片可提炼香精,果核可提炼成植物油,表皮(根、枝干)可做染料,木材可供细木加工,真可谓杨梅树全身都是宝。杨梅树对有毒有害气体具有较强的抗性,尤其是二氧化硫、氯气等。
2、生长习性
杨梅树易于栽培,寿命较长,栽培成本低,经济寿命长,可达百年左右。一般树龄在5~6年开始结果,10年后进入结果盛期。结果初期,每株结果量30~50kg,15~40年树龄的平均株产70~80kg,有的可高达300~350kg。杨梅树是中性树,具有喜温暖湿润气候;怕高温不耐酷热,喜阴耐湿,不耐寒,忌烈日直射;根系深,萌芽性强;适宜在酸性、中性及微碱性土壤种植等特点。
2.1温度
杨梅树喜温暖不耐寒,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年平均温度在15℃以上,能有效促进果实的膨大及糖分的形成;反之则会影响果实品质与质量。温度在12~13℃也可生长,但会造成杨梅树长势迟缓;当温度高于28℃时,会影响树体生长,还会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从而造成损失;当温度低于12℃时,杨梅树迟长或滞长。因杨梅树不耐寒,所以长江以北地区不宜种植。
2.2光照
杨梅树不耐烈日照射,强烈的阳光照射,不仅会影响树体生长,使叶片的光合作用受阻,影响各类养分的吸收与储藏。日照过强,果肉质硬汁液少;反之果肉柔软多汁,品质好。
2.3湿度
杨梅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的地区种植,如低于1000mm,则会严重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使果农受损。定植宜在阴天或小雨天进行,定植后的当年,在夏秋两季出现少雨干旱时,一定要及时浇水补水,水质要保持清洁。在每年春、夏、秋季节出现干旱少雨情况时,又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浇水补水,极易因干旱造成树木死亡。4~5月间是枝梢生长、果实发育的重要阶段,需水量较多,果实膨大期也要注意水分湿度的控制。因此,果农要加强对果园的日常管理,避免因水分不足造成损失。
2.4土壤环境
杨梅树适宜在海拔20~500m之间,酸性土壤种植,PH值在4~5之间,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也可生长。果园要选在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蓄水、排灌良好畅通,湿度适宜、山峦邻水、日照适中的北坡,砂质土或砂粘土场地。另外,土质过于肥沃易造成树体徒长,影响开花坐果,使产量明显下降。还要考虑远离污染、有洁净水源、交通便利、便于运输等方面的因素。
2.5肥料
成年杨梅树施肥一般每年进行2次。施肥主要以菜饼、豆饼、草木灰、堆肥、厩肥为主。首次追肥宜在果实采摘后的6~7月,第二次追肥宜在秋末冬初进行。幼树宜采用盘状施肥法,围绕并距树干1m左右开5cm浅沟,将5~10kg草木灰等肥料撒入沟内,覆土盖好。翌年春季,每株可施尿素25g,5~6月再追施0.5kg复合肥或30kg腐熟粪肥。以后随着幼树的生长,根据树体长势及果园土壤肥力,每年适量增加追肥量。成年树每年3月左右,杨梅树开始抽出花蕾,此时要及时追水水肥。每株可施10~20kg草木灰,30~40kg的农肥,2kg豆饼,氮磷钾复合肥1kg,氮磷钾肥比宜控制在4:1:3为宜,磷肥不宜过量,以免影响开花坐果率。果实膨大期,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kg左右,肥比为4:1:5。果实即将成熟前15天,可增施适量的尿素,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追磷肥都不宜过量,否则极易造成果肉酸、果肉硬、落果、畸形果等现象的发生。同时,磷肥过量还会造成叶片脱落、树皮纵裂等现象。另外,堆肥、厩肥要腐熟腐透,追肥不宜过量,避免造成徒长空长。追肥次数、追肥量要根据果树长势及本园实际情况,合理掌握,科学施肥,既能保证杨梅树的生长需要,又能减少成本,增加种植效益。
3、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杨梅树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褐斑病、锈病、杨梅疮、梢枯病、干枯病等,主要虫害有卷叶蛾、蚧类、干天牛、白蚁、果蝇等。本文主要介绍根腐病、褐斑病、卷叶蛾等。
3.1根腐病
杨梅根腐病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根系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率高,危害大,造成树体慢性衰亡,严重时会导致急性青枯死亡。
3.1.1发病规律。此病害可分为急性青枯型和慢性衰亡型两种。病菌通过伤口处入侵,首先在根群的须根上发病,然后逐渐扩展蔓延至侧根、根颈及主干,病菌侵害木质部维管束,导致维管束坏死,根系无法吸收养分及水分,使树体养分供应缺失或断链,导致全树生长迟缓、衰弱、枯亡。急性青枯型多发病于10~30年生的盛果树上,占枯死树的70%左右;慢性衰亡型多发病于衰老树上,从出现症状到全树枯死,约3~4年时间。
3.1.2发病症状。症状主要表现为地上枝叶急速青枯,萎蔫、脱落,地下根系霉烂,造成树体死亡。急性青枯型:初发病的树体症状不明显,多在树体枯死前2个月左右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叶片呈现褪绿、失去光泽或光泽逐渐暗淡,变成红褐色,树冠下部叶片渐渐变褐脱落。少数枝叶翌年不能萌芽。在遇到高温高热天气,树冠的顶部多数枝梢因失水开始萎蔫,次日早可恢复过来。如持续高温天气,就会造成树体迅速枯亡。刨开根部泥土,可见根系霉烂。慢性衰亡型: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春季青梢正常抽生,而秋梢则很少抽生,甚至不抽生。根系、根瘤比正常树体要少,并且逐渐变褐开始腐烂。病症发展后,叶片开始大量脱落,尤其是下部的叶片,在落叶的枝梢上常有簇生的盲芽。气候炎热,高温干旱时,顶部枝梢枯萎,叶片变褐干枯脱落,枝梢干枯而死,树体出现半株或全株枯死。枯死的树体,翌年结果后,果小且品质差,影响销路。此类型也会发生在盛果期的树体上。
3.1.3防治措施。根腐病属于较强的腐生性病害,各种防治方法只对发病较轻、树龄在10年以上的有效,对幼树及病症较重的树体效果不佳。
①日常要加强园地管理,提高管理技术。大雨过后或阴雨连绵情况下,要及时排水排涝,提高园地灌排水能力,减少园地出现积水现象的发生;遇到高温干旱天气时,及时浇水灌水,提高土壤的通风透气性能,避免因干旱缺水诱发根腐病的发生发展。
②根据杨梅树的不同生长期及长势,及时施加有机肥和钾肥,调节土壤环境,以促进树体良好生长,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减少发病几率。
③种植杨梅树时不易于桃树、梨树、李子树进行混植,可有效减少病害的高发。日常勤于查园,发现初显症状要及时挖开土壤,清除病根,随后撒上生石灰后覆土。晴好天气也可采取刨土露根,使根茎部分裸露出来,进行暴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将铲除的病根及时带离园地,进行集中处理,不可随意堆放,造成病害的蔓延。
④可用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多菌灵药液或0.5度石硫合剂等浇根防治。
3.2褐斑病
褐斑病也称为炭疽病、杨梅红点,属真菌性病害,是危害杨梅叶片的重要病害之一,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染为害,国内杨梅分布地区均有发生。具有发病范围广、危害大、损失重等特点。
3.2.1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果在病叶中越冬,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子囊孢子成熟,借助风力、雨水进行传播并蔓延。病菌侵入叶片后,潜伏期在3~4个月,随着夏季高温及干旱,其传播速度减缓、停止。至夏秋交替的8月中下旬,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叶片上开始出现新的病斑,并逐渐增多至叶片脱落。
3.2.2发病症状。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状小病斑点,呈紫红色。逐渐发展后病斑点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呈红褐色,病斑4~8mm大小。发病后期,病斑中心处出现黑色小点,即子囊孢子。病斑逐渐连接成片,导致叶片萎蔫、干枯后脱落。严重发病的树体,会造成叶片全部脱落,影响长势、结果及产量,从而造成损失。
3.2.3防治措施
①日常加强园地管理,发现病枝、枯枝立即剪除,及时清除园内落叶,并集中深埋或烧毁,建议带离园地进行处理,可有效减少越冬病原菌。
②高温干旱或雨水较多季节,要及时灌水或排涝,否则,因土壤水分过高造成排水不良,引起土壤粘重时发病率高且重。褐斑病易发生在土壤贫瘠,肥力不足、树势较弱的园地。因此,要根据园地土壤肥力及树体长势,适时适量施加有机肥和钾肥,农家肥要腐熟腐透,以满足树体生长需要,提高其抗病虫害的能力,确保果实产量及品质。
③药物防治。每年4、5月易发病时期或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律800倍液、65%代森猛锌600倍、50%多菌灵1000倍液、70%防褐灵800倍液等药液喷洒防治,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次,果实采收后再用1:2:200波尔多液喷药防治1次。
3.3卷叶蛾
卷叶蛾也称为卷叶虫,一年发生两代,属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杨梅叶片。幼虫将新梢嫩叶裹成一团并躲在其中侵食叶肉,造成春梢无法生长,严重影响树体正常生长。
①日常管理时要细心查园,虫害初发时立即进行人工捕杀幼虫、卵块和茧,集中烧毁,从源头控制虫害蔓延。注意保护并利用螳螂、瓢虫、草蛉、蜘蛛等有益天敌。
②药物防治。药物防治的关键阶段是在幼虫孵化盛期或幼虫初龄阶段,此时防治可取到理想的效果。可用5%敌杀死3000倍液、20%速灭杀丁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1200倍液等喷洒防治。总之,果农要加强日常的园地管理,无论哪种病虫害,都要遵循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的原则,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发展,促进树体良好生长,确保果优质佳,提高种植效益。
作者:林小莉 单位:广东省紫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