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生活化浅析
一、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说明生活与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要融于生活,教育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倡导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生活化,其实就是指教师要把继续教育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从生活中寻找继续教育的需求,根据这种需求去接受继续教育,进而促进自己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正如王秋霞、李兴韵所分析,继续教育的内容要与教育教学生活、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而这也正是继续教育能够保持持续不断的动力。这需要根据教育主体性的理论,凸显教师的主体作用,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和习惯,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把继续教育看做个体的终身需求和习惯。当代教师继续教育应向个别化发展,不能只是确定内容的训练,而是走向开放和探索;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工作不能只停留于接受,而应培养教师有能力做出反思性实践,以及帮助他们审视职业道德等诸多问题。高职教师继续教育过程就是在生活中了解需求——明确目标——选择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学习——促进职业发展——了解需求——继续补充,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也是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高职教师继续教育生活化的实施
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转变而来的,因此有一批师资就是以前的教师,还有一批是在学校的发展中根据需要从企事业单位转入的,再有一批就是在高职院校高速发展需要大量师资时引入的大批硕士甚至博士生。这样,高职院校教师群体差异较大,个体继续教育需求不一样,由于专业不同、工作时间长短也会造成继续教育需求不一样。学校选派去学习是无法满足每个人的继续教育需求的。一是名额有限。二是可能派去学习的项目未必是教师个人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根据自身在教学工作生活中的需求,明确继续教育目标,主动寻求培训项目,向学校申请支持这样一条自下而上的道路是能够满足教师个人需求的。这条道路的实现需要以下三方面的载体:
(一)教育行动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
在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实施方案,分析和评估效果,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再实施,再评估,再发现,再解决……这样一个不断循环提高的过程,就是教育行动研究。在行动研究中,教师是行动者、研究者,也是受益者,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有效地强化教师的自主性,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行动和效果,并通过反思和实践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此外,教育行动研究与高职教师繁重的教学工作不冲突,不是给教师增加额外的负担,而是力图使其教育活动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同时以最低的科研经费完成科研任务,充分满足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二)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自我反思和研究的推动力
教师学习共同体不是一个固定的组织与团体,而是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教师自发或学校组织起来的形式多样而又灵活的教师学习群体。教师个人的反思和研究总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有个团队互相合作,也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思想碰撞,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个人反思和研究。因为每位教师都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经历,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个人的这些内隐知识才能得到外显,不同的观念、经验冲击下才会有更好的想法产生,加强自我职业认同感。发达国家已把教师继续教育由培训范式转向学习范式。我们也应该将继续教育的主动权转交教师,强化学习过程的主动意识,指导具有共同兴趣的教师组成超越自我的学习团队。这样才能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
(三)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催化剂
现在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继续教育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互动,有效地推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实体的继续教育费时又费钱,且名额有限,针对性和灵活性也不强。网络继续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并且能够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进行学习。此外,网络还拉近了不同院校、不同行业的距离,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与相隔万里之外的同行进行研讨,还可以进入相关行业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自己的教学资源,使之更好地用于教学。高职教师继续教育是一个多元的复合体,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更需要教师从自我认识做起,将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作为生活的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作者:王艳蓉 单位: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6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