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职业素养需求初探
一、调研主要内容和问卷的编制
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素质基础和职业技能两部分。其中职业技能是学院必开的科目,学生也非常重视,而职业素质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亟需通过校企合作、实训等方式获得。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本领、职业心态和职业精神、职业文化。为了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现状,我们团队设计了《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问卷。在问卷编制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客观、准确、较全面地覆盖和说明职业素质涉及的全面内容,避免各个问题重复、交叉,力求问卷设计更加全面、科学、合理地反应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
二、调研结果
本次调查涉及63家大中型企业,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认为高职学生缺乏责任感,依赖性较强,但是职高学生的优势是动手能力,所以用人单位很愿意录用上手快的高职学生。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成本高,好不容易培养成为娴熟能手,很多职业意识和素养不高的员工一旦自身素质和经验提升了就会跳槽,导致企业花费大量的心血培养的人才流失,这让企业感觉到“头痛”,所以企业希望学校能够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实践技能。
1.单位录用应届毕业生最看重哪些因素。
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录用员工看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人品与敬业精神”、“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责任意识”方面,其中选择“人品与敬业精神”占调查人数的50%,“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占调查人数的40%,“责任意识”占调查人数的9%。
2.目前的毕业生在求职前,除专业技能外,欠缺的职业素养。
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企业认为毕业生欠缺的职业素养主要集中在“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自我管理能力”、“职业道德”三个方面,其中选择“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占调查人数的58%,“自我管理能力”占调查人数的45%,“职业道德”占调查人数的18%。
3.单位选聘大学生时着重考察的方面(本题可以选择三项)。
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单位选聘大学生主要考察“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发展潜力”和“实践经历”,其中选择“工作态度”占调查人数的80%,“专业技能”占调查人数的67.5%,“发展潜力”占调查人数的52.5%,“实践经历”占调查人数的37.5%。
4.用人单位主要看中大学生哪些个人品质(本题可以选择三项)。
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单位主要看重大学生的个人品质包括“诚实、责任心强”、“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和“勇于创新”,其中选择“诚实、责任心强”占调查人数的90%,“合作精神”占调查人数的77.5%,“吃苦耐劳”占调查人数的50%,“勇于创新”占调查人数的45%。
5.招聘时对专业对口的看法。
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45%的用人单位认为招聘时能力与专业同等重要,35%的用人单位认为优先考虑能力,能力比专业更重要。
6.现在的毕业生存在的不足(可多选)。
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用人单位认为现代大学生的不足主要有“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团队意识不强”、“基础知识不足”,其中选择“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占调查人数的62.5%,“团队意识不强”占调查人数的45%,“基础知识不足”占调查人数的25%。
7.用人单位希望我校对大学生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可多选)。
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用人单位希望我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指导有“专业出路”、“职业道德”和“应聘技巧”,其中选择“专业出路”占调查人数的27.5%,“职业道德”占调查人数的25%,“应聘技巧”占调查人数的20%。
8.学校开展相关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否有必要。
收回的调查问卷显示,85%的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开展相关的职业素养教育十分必要。
三、调研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相对知识技能而言,用人单位更看重一些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也提出学校加强这方面教育的希望,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产生的原因如下:
1.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和企业脱轨。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面向社会第一线的专门型技能人才是我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进行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的改革,然而,真正实现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改革却很少。企业一再强调招聘困难,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我们的毕业生也感叹找不到工作,原因就是企业和学校之间的不协调,衔接性差。
2.学生自身素养的匮乏并缺乏正确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很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很多学生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来到学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对知识的求知欲,没有明确的兴趣和爱好倾向,甚至逃避,厌倦学习,部分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导致学生安于现状,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自己正确的认识。家长和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期望过高,真正择业时会发现落差很大。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艰苦,他们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还有一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时也曾拼命发奋努力,却因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无法满足成功的愿望,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四、调研结果的启示
1.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引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高度重视。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时会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劣势、适合职业等,会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且能够逐渐完善。
2.加强校企合作力度。
校企合作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认识企业、接触企业的必经之路。那么学校就更应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教育。与其在课堂上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不如直接接触企业,留足够空间去亲自感受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让大学生了解到自身的职业素养是否符合现在的企业招聘人员的要求。
3.加强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执行力。
学校、教师应该和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开发项目。教师在带领学生做项目的同时,可以培养职业素养、增加课外收入、增强实践能力,所以课程改革非常有必要做。很多课程仍然以分数高低来量化学生的价值,而企业最看重的能力都是不能靠分数测出来的。由于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多在企业一线,对于沟通能力、合作能力、适应力、抗挫折能力和执行力等要求较高,学校各育人环节要关注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素养和职业品格的教育,关注学生人格养成教育,采用过程化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工作主动性、吃苦耐劳精神、勤奋度等个性品质,引导学生学会要做事先做人。
作者:赵祯 单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5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