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结构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
1影响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因素分析
(1)管理因素
该因素主要涉及到政府农业经济管理以及农业经济体制。首先体现出来的是我国财政对于农业资金投入之不足。我国农业始终是获取资源能力相当薄弱、自身发展能力有限的弱势产业之一,其发展方式之转变均无法离开政府以及相关各方的积极支持。如今,我国工业的发展已到达一定的阶段,从而导致我国农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往集约型加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资金投入的问题。就经济史视角而言,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会出现各不相同的经济体制,而不一样的经济体制又会产生不一样的经济运行机制,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效率以及增长方式。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让农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一种十分高效的资源配置形式,市场机制运用供求约束、价格激励以及市场竞争淘汰等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之转变。为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肯定要对农业市场经济实施新的全方位变革。
(2)科技因素
随着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产品向着优质化的发展,这就一定要以农业技术创新为驱动。当前,中国农业科技的含量太低,农产品的质量不够高,导致农业和别的产业间、和世界农业先进水平间的差距变得愈来愈大,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缺少强大的科技支撑。怎样提升农业产品所具有的科技含量,积极提升农产品质量已经成为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当前中国农业科技体系中依然具有大量影响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诸多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要改变区域结构的雷同化问题,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区域化分工,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比较优势。然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体系整体上还是处于政府主体型状态,无法很好地支撑起区域农业结构之优化与升级。
(3)人才因素
因为城乡之间的差距、行业之间的差距、地区之间的差距过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流入到城市以及其他产业之中,这就在农村之中产生了恶性循环。能力愈强的人拥有的流动机会自然就会愈多,这样一来其流走之几率也就愈大,而愈是能力差的人就愈是留于农村之中,从而直接造成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农业发展的速度变得愈来愈慢,农民素质也变得愈来愈低,农业和别的产业间的差距也变得愈来愈大。农业经济之发展无法离开科技人才的支撑,而人才资源实际上是市场竞争的核心环节。中国农业科技人才往往会因为体制和机制等问题而产生年龄上的断层、知识上的断层以及职能上的断层等状况,这些均十分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进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之转变。
2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常见问题
(1)农业生产率较低且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我国农村投资的比重相对较小、农业基础设施匮乏。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受到了国家长期资源配置中的倾斜政策之影响,导致我国农业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着家庭式自给自足之状况。如此不但导致农业协作化的程度偏低、技术发展滞后、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还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农民群众的耕种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国家农业土地所有权之影响。比如,占用农民的耕地用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无法给予农民以相对合理的赔偿,从而导致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抑制,进而流失了非常多的农村劳动力。
(2)农村中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相当低下
表现在技术含量整体偏低而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因为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比重也相当大,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方式。因为广大农村劳动力不可能全部用在仅有的可耕地之上,而且农村的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比如一部分乡镇企业往往是面向广大农村生产一些初级的工业制品的,同时人力资源又极为匮乏,缺少合理的制度实施妥善安排,导致乡镇企业生产空间不够宽广,缺少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无法得到十分稳定之发展,进而难以带动农村经济实现新的发展。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阻碍
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有两个方法:其一是把一些劳动力吸引至农村工业之中,但是,如此一来,农业所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相当有限。其二是运用进城务工人员,但是又会由于人力资源的不够而导致农民群众进城务工就业途径受到极大的限制,加之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也受到城乡户籍制度的极大影响。
3实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几点思路
(一)加强政府管理与政策规划
在调整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政府管理和政策规划加以着手,并且以市场需求为主要依据,从而让农村地区的新经济结构能够得到持续完善,并以此为基础强化对农业经济资金之投入,运用财政制度之改革让资金管理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进而让农业经济取得更好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当把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通过降低标准和把商业银行引入至农村,从而便于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金融服务。要大力深化农村信用社的体制改革,全力探索适合于当地农村发展的新型农村信用社运营方式。要全力支持与推动各类非正规金融之发展,从而逐步形成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行之局面。
(二)积极发展农业科技
要把科技发展视为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让农业科技成果能够以最经济、最快捷的方式得以应用,并且在农业经济产品中加以凸显,进而让农副产品科技附加值能够得到增加,并且把民营科技企业与科技中介机构之运行环境加以优化,促进产权明晰企业化科技之健全。要积极强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企业,并且大力推进农村职教培训工作,形成新型多元化农村科技教育机制,进而推动我国农村科技体系的健全完善。
(三)勇于突破原有的局限性
要想切实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就应当勇敢地突破农业只提供初级原料这一长期以来具有的局限性,依据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经营体制之要求,切实强化农业产前各类生产资料的供应,农业产后储运、加工以及销售等各项服务,积极打破当前以初级原料生产为主的简单格局,积极促进传统农业基础往新产业加以转变与分化。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积极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率,致力于提升农业资源所具有的综合利用率,将农业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基础性产业。为实现以上目的,各地应当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各具特色的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规划方案。为了让规划方案能够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可以按照方案的要求制定出具体化的项目储备库,可分成近期项目、中期项目以及远期项目。项目库应建有项目建议书,内含项目背景、内容以及方案,资金预算、项目建成后经济效益估算以及项目承担单位等。在有了项目库之后,既可面向社会实施招商引资,也可向上级部门争取所需基建资金,同时还可向社会发布该项目的相关信息。在此过程之中,积极培育与健全龙头企业十分关键。笔者觉得,培育龙头企业应当尽可能地做到因企制宜、精简高效、利益共沾,从而符合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之要求。
(四)调整农业市场中的资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融资趋向于己多元化。通过我国建设市场经济的实践,可以清晰地表明任何一个行业若想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融资多元性是解决问题的重点之所在。然而,当前我国农业资本偏小,农业资本市场之发育尚未成熟,而且是严重地滞后,信贷市场也不够规范,一些地方甚至在进行违法操作,由此而造成了我国农业资本的严重滞后与结构单一,导致我国农业结构转移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对此,应当深入分析市场潜力,积极改变固有的思想观念,积极运用资本市场以推动我国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五)运用市场导向开拓流通途径
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市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依据市场需求合理地安排生产规模以及产业结构。要结合当地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让这种资源优势能够转化成为产品优势以及市场优势,从而做到进一步地拓展市场。要以政府部门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要依据,以市场为主要导向,积极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之健全完善,从而更好地解决农产品生产和市场脱节的问题、农产品销售不畅的问题。要实施统一规划,更加合理地调整布局,积极健全配套性设施,进而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步伐以及管理能力。
(六)全面发挥科技进步优势
正所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转基因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农业生产方式产生了极大变化。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多达1500种。高新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以及挑战。因此,对农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高科技的重要作用,从而走出一条新型的科技兴农之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代表了更多机遇。通过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采取各种措施,一定能够让我国农业经济在新的时代大潮紧紧抓住时代的发展脉搏,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作者:张义之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