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3篇
第一篇
一、运用多媒体拓展信息,有效地拓展历史教学空间
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历史教材包含的内容是十分有限的,这些教学内容很难满足现代学生对知识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去收集历史信息,并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选择一些对学生价值性更高的信息进行编写,制作成教学课件,从而做到为历史教学补充说明,让学生更加深刻清晰地了解历史原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通过图书馆利用纸质书籍进行查阅和收集资料,这样收集合适的资料是非常有难度的,同时这样的教学工作量也过大,教师难以吃得消。但是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资料与信息的收集,通过多媒体不但能够轻松地收集到信息,还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性强的信息,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开始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这一整个过程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网络上收集并下载一些比较全面的、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每一个战争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知道战争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用图表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对比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开展活动,有效地提升历史教学成效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利用新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去开展活动,利用一些主题活动来让学生把握历史课程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再现历史,使历史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例如,在学生红军长征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红军长征的主题活动,利用多媒体将长征的过程为学生再现,让学生感受长征的艰难险阻,看完之后让学生表达一下内心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学不但能够让学生的爱国之情更加浓烈,还能够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认识更加深刻,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历史这门学科主要就是将人类社会中的整个发展的历程进行讲述,并对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创造性历史文化进行传递和弘扬,让人们鉴定过往,知道未来,利用多媒体更加清晰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汲取力量的同时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郭晓霞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回民中学
第二篇
一、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就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这样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对历史学习是否感兴趣是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历史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本身是活泼而富有活力的。然而用文字来表述,形成书面的教材,这对学生来说是枯燥的。但是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把文字描述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带领学生一起穿越时空,与学生一起走进真实的社会与生活。
2.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来充实课堂教学。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课前忙着查阅各种资料,但是学校条件有限,可供历史教师查阅的资料有限,教师能收集到的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很少,教材是教师与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有了互联网,可以为教师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强大的信息资源库来收集各种材料,如文字、影视剧片断、图片、图画、地图等,丰富了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了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可以为学生与教师的主动探究赢得更多的时间,增大课堂教学知识密度与课堂教学容量。
3.积累丰富的表象,丰富学生认知结构
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学生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提炼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还包括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等多种渠道。传统教学以阅读教材以及听教师的语言描述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学生所获取的知识有限。将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于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与资料。因此,教师可以融合影视剧片断、遗留下来的字画、各地考古发现、各种研究等于一体,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来获取各类信息,获得更多形象可感、具体可知的感性认识。
二、将多媒体应用于历史课程教学中能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可以减小师生对课本的依赖性,扩大课堂教学容量
多媒体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依靠教材上的内容。如,利用古装片、古典历史片、纪录片、考古发现、历史故事会、历史小说等内容来结合教学的话可以扩大课堂容量,获得更好的教学效率。
2.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减轻教师板书负担,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需要把本节所讲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大量的板书占用了教师相当多的时间。采用多媒体可以提前将所要板书的内容输入电脑,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就不必所有文字进行书写,只需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将所要板书的内容清晰完整地显示出来。
3.内容丰富,可以在学生眼前再现历史
多媒体应用于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或网络知识,利用文字、图片、地图、声音和视频等信息将过去的历史知识再现眼前,以丰富的内容来讲解历史,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可以提高课堂气氛,启发学生
历史课程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对高中历史的作用特别大。它通过计算机软硬件,借助图、声、像、文等多种信息形式,将课堂变成一个互动的场所,不同于传统教学一样死板,它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同,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各有优势且两者能互相补充,我们只有本着实效性和高效性的原则,灵活运用两种手段,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作者:古再丽奴尔·麦提图尔孙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第三篇
1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利用现状分析
多媒体是新兴的信息技术之一,也是教学活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利用的现状进行阐述。2.1多媒体利用思想传统虽然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正确的多媒体使用观。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得到利用,是为了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与质量的提升。但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多媒体技术,他们觉得只要在课堂中使用了多媒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提高,教学创新度就有所提升。这些教师只是将多媒体当成一个现代化的黑板在对待,将板书从黑板上转移到多媒体屏幕上。传统的多媒体利用思想,使多媒体对于教学的促进作用得不到发挥。2.2多媒体利用方法落后多媒体技术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几经更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做更多的事情,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传达信息,可以利用多媒体制造课堂氛围,可以利用多媒体加强师生沟通。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教师,他们没有正确的多媒体应用方法。他们过于关注多媒体的作用,让多媒体成为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不仅有损教师的课堂主导地位,更剥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造成多媒体利用效率不足现象的产生。
2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利用策略分析
加强多媒体的正确利用,是促进现代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点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利用策略。
2.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高中历史导言课
绪论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教师会对课本的绪言进行讲解,但教师讲解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科学习的目标,明确历史学习的基本线索,让学生了解历史学习的内容。简单的阐述,会让高中学生觉得历史学习过于枯燥,让学生只关注历史学习内容的理论性,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学生没有学习过课本中的知识,只对绪言进行学习,并不能完全让学生明白历史课堂的意义。但是,加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利用,会让高中历史绪言教学变得一样精彩。比如在讲解有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绪言课。高中学生已经在初中阶段了解与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在这样的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历史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利用课件来呈现一些有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甲午中日战争的图片与视频,以此来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简单的介绍。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归纳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意义,从而为学生构建整本书的历史知识结构,自然地完成绪言教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历史学习内容,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2.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高中历史新授课教学
高中历史课堂的学习内容十分丰富,教师要在每一节历史课堂中,组织学生学习新的历史知识,复习旧的知识,做一些科学合理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课堂检测等。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任务是很多的,在高中历史新授课阶段,加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会让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优化设计,利用合理的结构与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紧凑性。比如在讲解有关于鸦片战争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结合性质,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课件中。在教学中,先呈现思维导图的核心,也就是鸦片战争。教师利用教学语言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像“说到鸦片战争,你们都会想到哪些事情或者内容?”学生会说他们想到英国,想到中国的清政府等。当学生可以概括出鸦片战争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思维导图的下一级内容,像战争暴发的原因、时间、标志性事件、结果、意义等。组织学生通过课堂自主阅读来找到答案,从而完成思维导图的第三级内容。同样,教师可以利用呈现空缺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提高教学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当代高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达成,以及高中历史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面对教学改革速度不断加快的挑战,当代高中历史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对多媒体技术进行科学的应用。笔者针对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几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法。希望更多的高中历史教师关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现代化。
作者:杨永强 单位: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4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