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组织两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的中学生2112人分班级开展培训,其中男性1023人占49.33%,女性1078人占50.67%;最小年龄11岁,最大年龄15岁,平均年龄(12.76±1.48)岁。培训前发放《银川市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测试卷》2112份,回收2112份,回收率100%;培训后发放《银川市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测试卷》2112份,回收2112份,回收率100%。
1.2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心肺复苏技术(2010版),创伤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现场急救方法(烧烫伤、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狗咬伤、火灾现场逃生、气道异物阻塞)。
1.3培训方法
抽调高年资急救医护人员组建中学生参与式急救培训团队。培训导师具有“中国青少年急救参与式教学导师资格证书”“急救导师资格培训证”“基础/高级生命支持导师证书”。培训采用中学生参与式教学方式,通过情景再现模拟伤害现场,使同学们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主动学会避险、自救、互救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现场自然分组法把学生分成4个临时生存小组,每位同学在导师的指导、示范下练习和体验急救操作技术,并开展小组之间的操作竞赛,巩固学习成效;通过重点突出、活泼生动的PPT演示课件,把复杂的急救理论讲解变成简单的视觉演示,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
1.4定量评价
培训团队根据授课内容讨论制定了《银川市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测试卷》(全部为单选题),统一用于培训前后效果的定量评价。培训前后测试使用同一试卷,测试时间相同,且当场收回。总分100分,<60分为不及格,≥60分<80分为及格,≥80分为优秀。
1.5质量控制
“急救场景设计、多媒体演示课件和现场演示道具”均由培训团队的导师共同制作完成,培训导师在正式培训前完成多次试讲,确保培训的内容统一、方式统一、技能操作手法统一、评价方法统一。所有数据采取双人录入法,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每次4课时的集中培训,只安排一个班的全部同学参加,每班40~50人。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所有需要统计处理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测试成绩比较
培训前不及格人数为1911名(90.48%),培训后不及格人数为22名(1.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56,P<0.05);培训前及格人数为201名(9.52%),培训后及格人数为1768名(83.7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5);培训前优秀人数为0名(0.00%),培训后优秀人数为322名(15.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73,P<0.05)。
2.2急救培训的必要性
2045名学生(96.84%)认为有必要,16名学生(0.74%)认为没必要,51名学生(2.42%)认为无所谓。
2.3心脏骤停、创伤、呼吸道异物阻塞、中毒、溺水、电击、烧烫伤等急救试题的结果
心脏骤停、创伤、呼吸道异物阻塞、中毒溺水电击烧烫伤的急救知识培训前不及格人数分别为2112(100.00%)、1759(83.28%)、2090(98.96%)、1682(79.65%),培训后不及格人数分别为19(0.92%)、34(1.60%)、16(0.75%)、19(0.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851.82、4.82、17.10、607.73,P<0.05)。对培训前后及格人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95.85、1.505、668.53、3.46,P<0.05;);同样,对培训前后优秀人数进行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78.93、116.69、51.61、106.46,P<0.05)。
2.4培训前后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情况
培训前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术、创伤急救术及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术考核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00.00%、94.29%和96.36%,培训后分别为2.47%、4.63%、1.24%和3.19%,对培训前后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2.32、2.64、175.75、66.92,P<0.05)。培训前胸外心脏按压术、人工呼吸术、创伤急救术及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术考核的合格率分别为0.00%、5.71%和3.64%,培训后分别为97.53%、95.37%、98.76%和96.81%,对培训前后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6.38、553.94、538.74、154.68,P<0.05)。
3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培训前中学生急救知识平均及格率仅为9.53%,优秀率为0.00%;平均及格率低于曹若湘关于北京市中学生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平均及格率为32.0%)的报道。中学生在如何拨打“120”电话、火灾现场逃生、烧烫伤急救、煤气中毒急救方面知晓率相对较高(为48.45%),但在心肺复苏、溺水急救等方面的知晓率相对较低(为16.63%)。此结果显示,我市中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相对较低,中学生急救技术掌握情况不高,考虑与教育部门没有将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纳入教学大纲,中学生获得专业培训的机会和途径相对较少有关,这一点与荷兰、美国等国家中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教育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加强中学生早期急救意识的普及培训,提高中学生对意外伤害事件早期的自救、互救技能则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心脏骤停、猝死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一种非常危险、急迫的急症之一,它可能随时出现在学校、家庭及其他任何场所。有研究表明,在4min内给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有50%的患者可能被救活;在4~6min开始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有10%的患者可以被救活,超过6min的,复苏者存活率仅为4%。因此,一旦遇到心搏骤停、猝死患者,心肺复苏开始越早,患者存活率就越高,这也就是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强调的发挥第一目击者作用。第一时间实施心肺复苏术是无可替代的急救术。本组资料显示,有96.74%、93.86%、97.16%、和95.93%的中学生认为进行心脏骤停、创伤急救、呼吸道异物阻塞急救和中毒、溺水、触电急救相关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有必要;有1.02%、2.73%、0.84%、和3.01%的中学生认为没有必要;有2.24%、3.41%、2.00%、和1.06%的中学生认为无所谓。说明大部分中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是迫切的,认为培训是有必要的。但是,仍有一小部分中学生急救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缺乏,考虑与中学生在急救认识方面存在误解,认为急救技能是医生护士的事、是大人们的事,与自己无关,学与不学关系不大。另外,当今社会在“扶”与“不扶”的争论上对中学生的道德底线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些同学因担心施救其他人而被牵扯法律官司,而不愿意、也不敢参与施救;还有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学校、家长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率,没有将急救知识技能纳入到中学生的素质教育中,部分教育者也认为,类似培训对于学校紧张的学习来说可有可无。本组资料显示,在急救技能方面,培训前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方面操作均为不合格,在打开气道操作手法、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方面操作也均为合格;低于殷晓箐关于上海市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合格率为0.7%)的报道和梁智敏关于海珠区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合格率为12.55%)的报道及刘冰关于吉林省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合格率为1.8%)的报道。在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术(海姆立克手法)操作合格率也较低为3.64%,高于刘冰关于吉林省中学生海姆立克手法(合格率为2.2%)的报道。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方面知晓率5.71%。以上数据说明,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术和气道异物阻塞急救术(海姆立克手法),均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要求,不经过专业培训一般不易掌握。中学生没有医学方面的知识,从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在网络媒体、电视等宣传中也很少看到此类的专题讲解。虽然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方面的急救技能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是能够碰到和经历过,但知晓率依然很低。培训后,心肺复苏操作合格率由0.00%提高到了97.12%。与殷晓箐关于上海市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合格率为97.9%)的报道相似,高于梁智敏关于海珠区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合格率为62.88%)和刘冰关于吉林省中学生心肺复苏术(合格率为72.2%)的报道。中国急救专家李宗浩教授提出,急救强调的是“第一时间”和“第一目击者”,中国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将急救知识向社会公众普及。如果第一目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患者施以必要、正确的急救措施,患者的病情就会得到控制或解除,甚至还会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这就要求大家必须要掌握相应的急救常识和急救技能。国内研究者认为,从初中阶段就开展急救知识、技能的素质教育,收益更大。调查显示,中学生群体拥有熟练应用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能提高中学生自救、他救的成功率,也能提升社会整体安全应急能力。青少年是意外伤害的高发人群,对中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培训,重在提高他们的急救意识和避险防范能力,在意外发生时能够施以援手,能够运用掌握的技术开展正确的自救、互救,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中学生因意外伤害造成的致死率、致残率,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为社会公众道德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项目研究为今后培训课程的设计提供了充分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证实中学生参与式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的模式效果明显,值得在全国推广应用。
作者:韩自华 田纪安 马晓飞 朱瑾 乔毅 李海艳 胡莉 张雁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