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愿分析

2021-05-25 5776 生态农业论文

一、分析模型建立与变量统计描述

以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不愿意赋值为0,愿意赋值为1。解释变量中,女性赋值为0,男性为1;年龄45岁以下为1,45岁及以上为2;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为1,初中为2,高中或中专为3,大专及以上为4;家庭常年劳动力1人为1,2人为2,3人及以上为3;10个影响因素的测评结果,非常认可、比较认可、一般、不太认可、很不认可分别赋值为5、4、3、2、1。根据数据及变量的特征。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愿平均值为0.8115,这表明,总体上农民是愿意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民对影响因素认可度较高的是邻居生产行为、产品售价高、国家政策支持,认可度均值分别为3.6757、3.5135、3.4595;然后依次是技术水平低、少用化肥农药、劳动强度大、经营规模小、减少环境污染、产品产量低、资金不足。这与前述的农民认可率与不认可率高低的排序基本一致。

二、模型运行结果与影响因素讨论

运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在模型中有5个因素对被解释变量影响显著。其影响的方向、具体影响程度及显著性分析如下:农民文化程度。农民文化程度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有正向影响,非标准化系数为0.641,显著性为0.012。即农民文化程度每提高1单位,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概率增加0.641单位。农民的文化水平属于农民自身的条件,属于知觉行为控制内在控制因素。文化水平通过影响农民的行为信念从而间接影响农民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并最终影响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行为意向和行动。所以,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可能发展生态农业。产品售价高。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有正向影响,非标准化系数为0.596,显著性为0.013。这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利益问题。目前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品质好,得到商贩的青睐和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农产品价格高,有经济利益。所以,生态农产品价格越高,农民越愿意发展生态农业。少用农药化肥。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有正向影响,非标准化系数为0.459,显著性为0.063。发展生态农业一般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不仅可以减少农民购买化肥和农药的支出,提高农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进而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这表明,发展生态农业农民不仅关注自身经济利益,而且与农民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相关。国家政策支持。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有正向影响,非标准化系数为0.250,显著性为0.097。国家政策是农民发展生态农业主观规范参考的重要对象。国家约束性政策工具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规范农民的生产行为;国家激励性政策和基础服务性政策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国家政策支持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较大,表明了目前农民的政策意识增强,只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农民就愿意发展生态农业。邻居生产行为。对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有正向影响,非标准化系数为0.204,显著性为0.074。一个人的意愿和行为既与他的态度和价值观念相关,又容易受社会环境尤其是周围人的观点和行动影响。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视野不够开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从众心理比较重。一般来说,周围的人种什么,如何种,很多人就会跟风效仿。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对广西366农户的调查及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有81%的农民愿意发展生态农业。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有多种,但影响显著的,主要是农民的文化程度、生态农产品价格高、少用化肥农药、国家政策支持、邻居生产行为。要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应高度重视这些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政策建议

1.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文化和农技水平。生态农业是在生态生产力观指导下,运用生态工程技术武装的优质、高效、集约农业。目前农户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农产品产量,要生产出卫生安全、质量达标的绿色农产品,需要农民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越高,视野越开阔,越容易掌握生态农业知识,越能发展生态农业。因此,要进一步抓好农村教育,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举办各种农技培训班,如“生态农业科技示范户班”、“村支书大专班”、“生态农业建设带头人班”等指导广大农民,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用生态农业理念武装头脑。

2.加快市场建设,扩大生态农产品有效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生态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市场价格不断提高。但目前生态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仍滞后,生态农产品的流通不顺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区农民推广生态种养模式,然而当把产品拿到集市上去卖的时候,很多消费者不会辨别什么是生态农产品,产品的真正价值还无法通过现有的市场体系得以实现,农民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加快生态农产品市场建设,首先是要完善生态农产品认证制度,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和食用。其次是完善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差价体系,对同一品种不同品质的粮食设定差价,以普通品种粮食为基础制定最低收购价格,然后对优质品种及生态粮食给予适当加价,合理拉开不同品质粮食差价。再次是理顺生态农产品的中间物流环节,推动生态农产品进入大型超市,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要求农民合作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的生产标准和企业订单,为农户提供合格的生态农产品生产原材料,并组织农户认真负责地生产,为市场提供合格的生态农产品。

3.创新激励政策,增强农民发展生态农业动力。发展生态农业承担着较大的机会成本,如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投入品和操作规程劳动强度较大、时间较长、产量偏低,而且风险加大。这会使一些农民对生态农业持怀疑和恐慌态度,农民缺少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然而,发展生态农业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因此,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促使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是合理与必要的。政府应出台农业生态投资补偿、生态农业优先贷款、优惠销售生物性肥料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引导农户、企业及社会各界向生态农业投资;财政投入适当向生态农业倾斜,并把生态农产品质量标准、生态农业科技推广等体系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区域性、公益性的生态农业建设科技服务网络,切实加强公益性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建设农技服务。

4.树立先行典范,引领农民共同发展生态农业。有学者认为,在我国一些地区,农民不愿接受生态农业并不是反对生态农业,而是有其他社会需求的考虑,如嫌农家肥脏、臭、不卫生,使用农家肥怕人瞧不起,靠人工防虫太耽误时间等。所以,要发展生态农业,应鼓励一些农户发展生态种养,为其他农户树立榜样,消除众多农户的种种怀疑和顾虑,增强其发展生态农业的信心。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生态农业试验区,建立一些操作性强、效益显著、辐射性强的“样板性示范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和引导更多农户发展生态农业。

作者:凡兰兴 樊卓思 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