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发展下创新教育论文
1.为学生营造创新的和谐氛围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在求知和好奇的驱使下,继续探索,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和谐求知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教育家陶行知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班级工作和班级建设中,应充分发扬民主,这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障。笔者在班级管理和班集体建设中,努力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对于班级公约和各种规章制度,师生民主协商,共同制定,这样就达到了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空间与氛围的目的。
2.积极鼓励学生,丰富学生的创新生活
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主动探索、自觉实践,努力营造创新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笔者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其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班主任赢得学生尊重的基础是自己优秀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思考时,不要急于给学生提供帮助,而是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失败感和短时焦虑,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自身各方面能力去自主探索、自主解决、自我发现,最终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其二,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当学生碰到难题时,我总是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正确看待学生提供的不同观点,主动接纳学生的错误与失败,提示并帮助学生了解错在哪里,让学生在关心和支持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学习机会和启发,对于在参与班级管理中的创新设想、标新立异的措施总是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此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自主管理的观念和能力。其三,鼓励学生善于提问和钻研。物理学家李政道对学生说过:“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提出问题,否则将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新问题,为创新作铺垫,为研究注入新动力。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班级管理中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仔细分析、及时鼓励,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知识,向成功迈进的机会。不仅如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的同时,还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工作中,我结合科普宣传、广泛组织学生展开集灵活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技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把设想、创造、发明变成现实;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和“职能部门负责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民主选举班委会,第二步是学生自主设立若干班级职能部门,如主管学习的“学习部”,主管班纪班风的“纪律部”,主管班级内部同学之间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班级同学与校外人员之间不正常交往的“侦查部”,主管班级卫生、宿舍卫生、包干区卫生的“卫生部”,主管班级文娱、体育活动的“体育部”,主管班级与各科任老师进行及时沟通的“公关关系部”等;第三步是建立一整套相应的评估、反馈系统,进行定期的民意测评,辅之以班干部助理的轮换和替换管理机制,充分发扬民主,激发学生的创新管理能力。真正体现和贯彻“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班级口号。事实证明,实践活动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最好舞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但表现了自己的水平,培养了创新能力,而且增强了合作能力、全班也得到了全面和谐的发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必须进行创新的专门教育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收集整理了相关知识,分组分期在班级黑板报上出版,让各组之间形成竞争,激发他们的动力和创新能力,并以黑板报为媒介,较为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内涵、形成和特点。同时积极向同学们推荐有关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和传记,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和掌握技能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同学们敢想、敢做、敢于创新。作为班主任,也非常有必要学习“创新教育”的有关知识,并尽可能的利用教学和班级管理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品格等方面的教育。
4.总结
迈入新世纪,知识经济呼唤着人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人的感情的解放,人的思想的解放,人的创造力的解放,进而赢得中华民族创造力的真正解放和社会的真正和谐。让我们的教育从爱教走向爱心,从爱心走向创新,从创新走向和谐。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和谐教育并达到和谐发展。
作者:顾鹏 单位: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