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金融会计论文
一、《金融会计》课程中案例教学的特点
在《金融会计》课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是为了培养和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金融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将已经发生或已经结束的金融经济事件作为个案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金融经济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一)《金融会计》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主导因素。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课堂、引导讨论并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前应该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具体的金融公司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中学到知识、锻炼才干。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具体的会计操作,引导学生发现会计操作背后隐含的东西,使学生能够用简练通俗的语言总结相应的会计学和金融学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
(二)《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教师应该布置任务,引导学习积极主动学习
《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金融企业实际的会计处理中去。要求学生真正从一名金融企业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参与过程,启发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单纯地进行金融会计理论讲授。《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把学生发言和表现也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方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金融会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其提高会计处理能力
《金融会计》案例教学法要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对金融企业实际的会计案例分析,和会计处理,促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锻炼自己的思想,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金融会计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运用会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金融企业会计问题的能力等。(四)《金融会计》案例教学立体透视案例,体现因材施教《金融会计》案例教学中,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解决金融企业会计处理的能力,培养的学生要符合广州工商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培养的不是金融专业的“知识分子”,但必须是“能力分子”。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工商学院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优势,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达到使学生具有在进入金融企业后立即就能动手处理会计业务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金融会计》课程中的优势
挖掘金融案件中的典型案例,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近年来,经常发生金融案件,伪造、变造票据,内盗、外骗、内外勾结等成为金融案件的主要手法。为了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金融会计处理技巧,防止会计处理差错,识别各种金融诈骗手段,防范金融案件,使学生更直接、直观地认识金融诈骗的危害,强化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我们收集并选取了部分典型案例配合教学使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并且引导学生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支票教学,应该从某支票案件着手分析,让学习通过案例来分析如何辨别真假支票,如何发现伪造支票,如何进行支票的交换和处理。从而防范由于审核支票不严、交换票据不符合规定而发生金融风险。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支票知识很重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的选择也是影响案例教学成败关键。在《金融会计》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事先进行全面的教学准备,采集能够突出金融会计特色,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案例。一般来说,所选择的案例应当尽量满足以下要求:一是代表性,案例应具有普遍的范例作用,能充分反映金融会计特点。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二是启发性,目为增加地方税收而提高税率,也不能制定过低水平的比例税率。要综合考虑本地房产的价值、纳税人税负轻重以及房产的具体用途等问题。做到多方面调研,制定更适合本地区房产市场发展的比例税率。
作者:潘瑞侠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2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