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赏识教育论文
1高职大学生赏识教育现状
赏识教育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目标,以赏识鼓励和情感熏陶为主,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与情趣,保护学生自尊心,调动学生进取的动力,发展其多向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得到信任、尊重、理解、鼓励、宽容、提醒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从而形成积极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发展,赏识教育的手段也越发灵活多样,如开展各种培训、举办展览、庆典、文体娱乐活动、主题班会、实践活动、心理咨询等。除了运用口头赞扬、书面信函、心理暗示等传统方式开展赏识教育外,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借助电子通信工具、网络等媒介开展赏识教育。教育手段多元化为赏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和发展空间。
2对高职大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原因分析
2.1独立的个体意识
增强大学生在生理发育上已具备成人的特点,心理成熟度和社会成熟度也达到了较高水平,独立意识强烈,他们希望摆脱日常的监督和管教,已具有产生自信心的生理基础、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赏识教育是保护和引导大学生塑造良好个性和优良品德的必要环节。
2.2自我体验的不稳定性
赏识教育是大学生自我体验趋于稳定的先决条件。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大学生自我认识水平的提高,使大学生的自我体验更加丰富和深刻,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其称为“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对自我、他人和自然地接受,自然地表达自己,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社会情感丰富。但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处在不断进行中,个性还不够成熟和稳定,也缺乏驾驭情感的意志力量。当自我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为别人所悦纳,或客观事物符合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格倾向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否则会产生消极、不愉快的体验。
2.3情绪和需要的渴望
赏识教育是满足大学生情绪和需要的重要途径。基本情绪是指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现代心理学将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看做是人的基本情绪,在此基础上可派生出众多的复杂情绪,并被赋予不同含义,如悔恨、羞耻这些情绪包含着不快乐、痛苦、怨恨等复杂因素。社会情绪是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绪反应,表现为较为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例如人的善恶感、责任感、羞耻感、内疚感、荣誉感、美感、幸福感等,社会情绪是在基础情绪上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基础情绪表现出来。情绪与需要又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既决定情绪发生的种类,又决定情绪发生的水平。需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或受到某种刺激,特别是受到强烈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有机体特有的一种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的心理倾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为突出某种需要的结构。大学生希望获得尊重,当得到他人称赞时,会产生荣誉和喜悦感———因为满足了自己的自尊和成就需要;当受到他人的冷落时会产生失落和孤独感———因为自己被接纳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赏识教育中存在的矛盾
一是过分强调功用性。一些人把赏识教育的功能夸大,崇尚“万能论”,认为赏识教育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迎合,不因学生个性特点、个别差异区别对待,也不因事物发展规律、问题程度不同分别研究,一律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使教育的辨别系统失灵,一旦效果不如意,他们便降低甚至失去实施赏识教育的信心。二是赏识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割裂。一些人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太过于“机械化”,认为赏识教育是“全新”的,是对原有教育方式的否定,因而不能将新旧教育理念、方式科学合理融合,使赏识教育失去了基底,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一味的赏识、激励、表扬,会使学生处于飘飘然的状态,产生执拗、任性、盲目自大的心理,甚至是逆反心理。三是奖励与惩罚脱节。一些人将要赏识不要批评作为教育准则,对学生的一切都赏识,摒弃了批评,割裂了奖与惩的关系,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赏识和表扬的“顺境”中,产生“心理饱和”,心理承受能力蜕化,对“逆境”挫折反应变大,耐挫能力变小。
4有效运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是理性对待。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层次、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家庭背景、情感倾向、性格气质以及非智力因素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这种情况是否适合采用赏识教育?适合公开表扬式赏识还是个别谈话式赏识?等。分析方法可采用5W1H法,即什么人、因什么事、何时、为什么、怎么样。二是把握时机。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时机把握,恰逢其时地赏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学生成绩外显,感觉良好,喜形于色时,给予赞扬性赏识;在学生表现欲展露,希望在同伴面前展示才华时,尽量提供机会,对其勇气与态度给以肯定性赏识;在学生受挫、情绪低落时,努力寻找其优点,发掘闪光点,给以评价性赏识,唤起信心,振奋精神;在认知重现时,给予后进生发言机会,鼓励其大胆回答,加以赏识与评析;在新知探求时,适时肯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其思维层次与能力;在课后,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给予关心,及时鼓励。三是软硬兼施。在赏识教育中批评与表扬并举,两种措施配合使用,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过多的软措施会使学生丧失原则。“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有些学生无纪律观念、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甚至犯了错也意识不到错误,还当着同学面鼓吹着:“犯错误没事!反正老师不会批评。”“不上课没事!反正也不会处罚。”“挂科没事!反正也会让毕业。”造成极坏的影响,必须采用批评、惩罚这一“硬”措施,“软”方式会助长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四是心理学与修辞学兼用。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赏识教育中应用心理学和修辞学有关原理,使赏识教育达到最佳效果。赏识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赏识时要充分尊重被赏识者的人格尊严,体察其心理感受,注意赏识对象的心理平衡与稳定。要善于应用修辞学知识,增强语言表达效果,不仅让自己的话被对方接受,而且要让对方心悦诚服。
作者:范新景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