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公共心理学论文
1教师对公共心理学现状的认识
本文对4名担课教师(2名工作3年以上的老教师,2名工作3年以内的新教师)进行了无结构访谈,来了解公共心理学的存在问题。教师集中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1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少数学生在听课;一半左右的学生在玩手机、看小说、浏览空间;剩余的学生中,有的趴在桌上睡觉,有的聊天。对于公共心理学,有的学生甚至扬言:只要考试给60分,老师天天不来上课都可以。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作用认识不清。因为这门课程一般是在大二阶段开设,所以学生对找工作的现状还不是很清楚,对于未来工作的期待非常高,对从事教师工作兴趣不高。再者,课堂教学历来存在知识性和趣味性相互制约的矛盾:知识性强,趣味性会有所降低;趣味性增强,知识性又会受到牵制。由于大学生均已成年,所以课堂教学是在保证知识性的基础上提高趣味性的。最后,也存在部分大学生,自从步入大学,只为求得文凭,而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情况。
1.2教师主要精力不在教材研究
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无止境的过程,只有经过常年累月的学习、实践、进修、思考与钻研,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所以,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做教材的研究上。但是如同胥青山教授所指出的,当前高校职称指标数字化现象明显,这是高校追求“学术GDP”的体现,它使“教师”变成给科研打工的“匠人”,越来越脱离教师教学的本质,也脱离了大学育人的本质。这种模式下的高校教师没有时间去交流、去反思课堂教学,而埋头于自己的研究,所以考核评估压力和职称晋升压力所锻造出来的学校大师,仅仅是学术上的大师,而不是课堂上的大师。
2公共心理学的改革前景与展望
2.1公共心理学上升为高校大学生的通识课
本文调查也显示出,大学生普遍认为公共心理学开设的目的是为改进与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服务的。自2000年以来,大学普遍扩招,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但是大学生的文化程度提升了,心理素质却未得到相应的提升,反而由于心理问题带来的社会危害,像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当然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屡见不鲜。一位心理学家提出,青年初期最宝贵的心理成果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大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受择业、自卑、爱情等问题的困扰,常滋生人际困扰、人生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所以,公共心理学应该重新定位其开设意义和目的,需要上升为高校大学生普遍的通识课。
2.2教师自身做好表率
德高为师,行高为范,教师应该首先改变态度。教师需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专心研究教材,公共心理学教师本人应该成为应用心理学原理指导课堂教学的表率;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准备合适的教学案例库,及时更新储备的知识;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育技术,使课堂生动化;选用合适的教材,既充实又实用。程学超所提倡的将公共心理学的教材内容分为绪论篇、学习篇、教学篇、管理篇、心理卫生篇、教师篇与研究方法篇的理论框架将有助于公共心理学教师筛选合理的教学理论。
作者:孙丽平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5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