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风险银行会计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形式
(一)会计信息失真
首先,资金充足率并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但是,该行为会导致银行会计信息失真,使得资金充足率虚高,而且对资金充足率估计虚高的现象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也极为普遍,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其次,商业银行资金质量较低。商业银行通过不良资金实现预期目标,利用增加贷款数量而提高整体资金,从而减少不良资金在整体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但是,未按规定严格执行发放贷款流程,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对于资金短缺的矛盾,商业银行通常选择消极对策来解决,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失真的程度,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通过信息失真程度得以体现。
(二)会计核算不实
会计核算在合规、及时、准确、完整、真实等方面都具有猪都问题,会计信息不能对资金运行的流动性、安全性等情况进行客观、真实、全面的描述,通过会计核算信息无法准确的了解实际情况,增加了会计管理和控制的难度。近些年,金融系内部会计核算失控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核算也为部分银行的严重违纪违规创造了有利条件,如虚报数据、造假账、篡改账号、账外经营、滥用会计科目等。
(三)会计监督乏力
由于会计检查力度不够,部分商业银行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实现考核目标,做出违反财务制度规定的行为,如不收取逾期贷款的利息费用、对存款应付利息进行多提或少提等,实现了对利润的人为调控。部分银行支行在季末、年末等结算时段内,通过汇票贴现、发放贷款等手段制造存款虚高的假象,或者利用通兑划款、汇出汇款等方式隐瞒存款,从而实现考核任务。
(四)会计风险内控体系不健全
尽管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充分认识到内控体系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完成了内控制度体系的建设。然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制度在操作性、原则性、资源分配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多数银行尚未建立完善的会计风险内控体系,无法按照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调整,从而引发了一些不协调、相互冲突和矛盾的问题。银行部分业务的处理方法、会计业务核算方法、管理模式和制度与银行举措不匹配,使得内部不同部门、业务流程和环节发生冲突。上述问题导致银行会计行业无法协调统内部控制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对策
(一)完善信息披露
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失真风险主要是由于会计信息披露不透明、不准确、不真实而引起的。只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采取有效的手段管控会计风险,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首先,严格遵循信息发布从内向外的规律,绝不在发布信息前泄露信息。会计工作中面临的最大的风险就是信息泄露。在制定信息披露制度过程中,要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指导,同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制定出适应于银行发展的规章制度。此外,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银行还应该按照国际标准调整考核体系,修改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制度,妥善解决信息失真和信息披露的问题,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行。
(二)建立健全商业银行的会计规范体系
建设法制银行是行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内,会计规范体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会计管理文件构成。商业银行在处理会计信息时,必须严格遵照会计规范,并不断优化和调整风险管理体系。要将职业道德融入会计规范体系之中,从道德和制度两个层面共同约束会计风险。要增强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追评,按照法律规范进行会计核算,明确岗位和职责任务,将责任和任务明确到个人。此外,要从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入手,合理制定操作规范,为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标准,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会计风险监督
对于商业银行来讲,要彻底改变内部审计的传统观念,采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模式。商业银行既要重视审计和财政监督,也不能忽视外部社会监督的重要性。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可以交友具有专业能力的组织、机构或会计事务所来承担,完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外部社会监督的职能效力。可以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建立会计部门负责人、单位领导、上级会计检查的事后监督,会计主管事中监督和基层经办人事前监督的内部监督体系。为了提高会计风险监督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可以搭建实时的、自动化、智能化的会计业务检监测系统,提高风险监测、应对和处理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会计风险预警系统
商业银行要全面评估内外部环境条件,有效管理和分析信息数据,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结构体系,并把财务指标形式的评估结果上交给银行决策层或管理层,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会计风险进行预警,并将会计核算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出来,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避免风险的出现,搭建起安全性高、可靠性好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信息网络平台。丰富化、完善化内部控制制度,自动化、智能化操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经营管理,将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的措施落实到实处,避免严重会计差错、舞弊等现象的发生。此外,要加加大会计工作关口的管理力度,对会计凭证进行定期抽查,总结并评价监督检查结果,增强内部控制能力和会计业务操作水平,避免会计风险的发生,切实保障银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从政治、经济、制度、管理等角度入手,建立健全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体系,将风险防范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出来,以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为参考,不断修改和调整工作模式,尽量规避运营中的潜在风险和威胁,确保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层面上分析,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既是银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经济水平提高的主要推动力。
作者:黄涛 单位:中国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
第二篇
一、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银行自身创新能力与业务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的工作除了包括基础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外,中间业务更日益发展,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
(二)政策环境不完善
只重视权责发生制而忽略谨慎性原则对防范经营风险极为不利,甚至直接导致风险。
(三)内部稽核不力
各银行没有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控制度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统化、程序化。一方面,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分散,未形成一套流水线似的防范风险程序;另一方面,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一些相容岗位没有严格分离,对主要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措施。
(四)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真正精通业务、懂会计电算化知识的人才匮乏,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会计管理的需要。
(五)银行会计的监督检查不力
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不够权威和独立,银行会计风险的监控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银行会计监督检查无针对性和计划性。
二、有效防范银行会计风险的策略及建议
(一)加强教育、管理、选聘、培训,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
加强会计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先进风险管理理念教育;强化“三基”教育和岗位培训;贯彻责权利结合、按劳取酬原则,推行有效激励机制,选拔、招聘、吸引、留住、管好优秀人才;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建立良好的行业文化,提高会计人员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夯实工作基础。
(二)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关系
银行要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效益的观念,坚决克服重业务轻管理的发展方向,决不能以牺牲原则作为业务拓展的代价。对业务新品种的开发和推广、金融服务新政策的出台、金融新机构的设立,必须以是否有效的内控机制作为前提条件,坚持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便捷快速的结算来促进存款的增长及其他业务的发展。
(三)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1.建立健全内控制度,调整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体制机制。
2、强化预算控制,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防范会计风险。
3、强化授权批准控制,各银行应明确规定涉及会计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的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内部所有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4、落实岗位责任制,单位内不相容职务、业务按照分离原则合理配置,确保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形成制衡机制,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
5、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作恰当分类,定期对各类风险的水平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评估,并检讨各项控制措施是否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和明确应采取的补救措施,以便及时应对。
(四)提高风险管理的技术水平,建立金融风险补偿制度
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要求,借鉴国际银行业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符合国际银行业标准的内部评级系统,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进行持续地监控和评估,全面系统地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采取外部措施建立金融风险保险制度,还可采取金融企业提取风险准备金的补偿机制,降低金融风险。借鉴先进的全面风险管理技术,创建适合于本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型,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信息化技术等进行风险管理。
(五)加强核算方法的科学性及核算制度的严密性
1.认真贯彻会计原则,灵活运用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真实性、及时性、权责发生制、谨慎性等基本核算原则。正确使用会计科目,严格执行会计业务操作规程,账户的登记应做到当时记账、当日结账,达到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内外账务全部相符,确保会计核算期间数据的真实、完整、合法。对于各种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还要单独设立账簿进行登记,准确反映表内表外业务。特别要说明的是表外核算,要派专人保管其业务的相关资料。
2.加强会计核算的监管完善会计核算监管制度,强化监督手续,加强检查复核,严格账务处理规程和会计核算责任,尽可能防范核算风险的发生。在会计监督中要强调独立、严格、及时、有效,尤其是重视会计业务的事前和事中监。
作者:李莉莉 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黑龙江省分行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