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教育思想论文2篇
第一篇
一、“疾虚妄”而“归实诚”
有一些人认为真实的事情太不显眼,只有那些经过夸张修饰甚至捏造的“异事”才能使人惊讶,让人关注。所以,不少人投其所好,每次言说或笔录的时候,不惜夸大事实,甚至胡诌编造故事,为虚妄之传。这样一来,听到的人都信以为真,阅览到的人都以为是事实本身。以讹传讹,最终导致天下到处都是奸伪、虚妄的言说和书本。在这种情况下,王充提出“疾虚妄”,主张“归实诚”之学。《论衡》一书就是这个目的,“论衡”就是要改变世俗的成见,对古往今来的重要学说重新考其真伪、铨其轻重。“疾虚妄”就是要把虚妄当作一种疾病,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反对、批判虚妄的言说。王充将当时的虚妄现象归纳为“九虚”,即书虚、变虚、异虚、感虚、福虚、祸虚、龙虚、雷虚和道虚,并一一加以辩驳。除了“九虚”之外,王充还批评了当时的“三增”现象。“三增”指的是语增、儒增和艺增。“增”的意思就是增加的意思,在这里引申之意为夸张、附会。“三赠”针对当时一些言论和书籍所普遍存在的吹嘘、浮夸的恶性风气。王充从细节入手,一步步论证出那些书籍言论的荒谬之处。王充用来批判“九虚三增”的武器是“实诚”。“实诚”就是说无论立著还是言说,都要实实在在、真实可靠。“实”与“虚”相对,是真实、客观的意思,要经得起检验,能够被证实。“诚”与“妄”相对,是诚实、忠诚的意思,要诚于己、诚于人、诚于天。只有做到了“实诚”,人们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去除虚妄的言说。
二、对当今教学实践的启示
1.教学实践强调后天教育作用
人所取得的知识和成就,绝对不是自然赐予的,必须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才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人如美玉,需要经过细敲精磨,才能变成宝贝。“夫性恶者心比木石,木石尤为人用,况非木石”。人的天赋可能出生时各有不同,但是后天的教育可以改变,使恶者转变成善者,使善者转变成大善者。当然,如果教育不当或任由发展,好的也会变成坏的,坏的变成更坏的,所以要注重后天的教育方法和手段。王充认为教育既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简练于学,成熟于师”。人将来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只要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培育,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的事业,“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绝不能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就废止。教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发挥人的才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使人成为有用之才。“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社会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给国家提供具有高尚道德、诚实守法、多专多能的人才,为社会创造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人类发展。教育不仅可以决定人的发展方向,还可以实现人自身的价值,对社会也具有一定的贡献作用。因此,我们务必要重视教育、重视学校的发展。
2.教学实践培养独立创新人才
王充根据当时社会的人才情况,将人才分为四个等级,“故夫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授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最低层次的是儒生,只有一些皮毛知识。第二层次的是通人,能够阅书千篇以上。第三层次的是文人,博学强识,能解决实际问题。最高层次的是鸿儒,具有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他们能够著书立说、标新立异,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一类人,这是王充最为推崇的培养目标。着眼当今实际,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我们只能反复诵读前人篇章,却不知思索,不结合实际用以实处,那么社会也不会进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衡量人才素质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大力倡导独立创新精神。虽然现在也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学校和社会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革新政策,对不同个性和不同资质的人进行有重点分门别类的教育,这样才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将其用之实处。
3.教学实践鼓励理性批判精神
王充提出“距师”、“问难”等概念,“距师”就是说学生要与教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对老师说的所有知识都深信不疑,要消除唯师是从的心理。“问难”是指敢于问难,敢于对任何权威之言提出质疑。“凡天下之事,不可增损。考察前后,效验自列。自列,则是非之实有所定矣。”无论在教还是学的过程中,我们都应该秉着理性批判的精神,不要跟风盲从。今天的我们学习圣贤,不是将他们神异化,而应该学习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这就要求人们在认识、判断的时候应“任耳目以定实情”,一定要具有敢于质疑、提问的精神。在现在的学校里,很多学生遇到问题不假思索,直接索要标准答案,凡是都不询问为什么,即使觉得有问题也不敢说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多加思考,大胆怀疑标准答案,不能只是一味的接受,带着一种疑问的态度去主动探索、主动学习,达到一种“知一通二,达左通右”的境界。王充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破除恶劣教风、学风。遵循实事求是,营造良好教学氛围。我们要发扬和鼓励批判精神,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人类能够理性客观地审视身边的一切,不拘于权威,能对历史和知识作出正确的理解。我们要反对盲目被动的恶劣学风,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真务实,要独立思考,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者只有突破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具有理性批判的能力,学习才会有发展。
4.教学实践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王充认为教学不能离开实际,必须书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客观事实去检验知识的真伪,能够行得通的才能是真知识。“凡论事者,违实不引效验,则虽甘文繁说,众不见信。”作为一名教师也好,作为一名学生也好,如果讲课说话缺乏一定的事实根据,就算讲得再动听别人也很难相信。对任何一件事件都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的检验后才能为自己所用。无论是认识还是理论,都要符合客观实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必须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王充提出获取知识时,首先要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先要靠“耳目”来感觉和认识事物,然后要用“心意”去认真思考,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最后还要通过“效验”、“有证”的方法,用客观证据或事实来论证,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同时王充主张学以致用,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他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用来贡献社会。“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知识和学习的积累就是要用到社会中,否则再好的知识、再深的学习都是没有价值的。国家和社会发展教育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每个人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不断是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解决社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造福人民、造福社会。学到了宽泛的知识,解决社会中的问题时就可以得心应手。人类文明的进步必须依靠知仁义、通古今的人才来实现。
作者:张菁菁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二篇
一、王充的教育思想
1.培养目标———“文人”和“鸿儒”
王充分人才为四等,他在《论衡•超奇》中指出“: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固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愈通人,鸿儒超文人。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这就是说儒生虽能掌握一种儒家经书,但知识面狭窄,不可重用。通人虽博览古今,但他们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缺乏任事之才,也有较大局限。文人有渊博的知识且能融会贯通,能运用知识于社会实践中,把他们任命为管理人员,他们肯定是称职的。鸿儒是人才中的顶层,可以通过“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兴论立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现存的社会知识,且不受前人思想框框的束缚,创新知识,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学术人才”[2]。可见,王充追求的教育培养目标是“文人”和“鸿儒”,即把培养优秀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之最高目标,在我国教育史上他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问题。
2.教育内容———博览古今,通百家之言
汉代自武帝起确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以来,儒家的《五经》成为官学必读的教材。而经师对经典的讲解多为章句注疏,脱离实际。这样培养出来的儒生仅为“守信一学,不好广观,无温故知新之明,而有守愚不览之暗”的“腹为饭坑,肠为酒囊”之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充提倡扩大教育的内容,广览古今,通众家之言。学习范围不能囿于儒家经典,而应包括法、墨、道等诸家的学说。即“圣人之言,圣人之语,上至黄帝,下至秦汉,治国肥家之术,刺世讥俗之言。”[1]206凡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所积累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该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其于道术,无所不包”。王充特别强调博通古今的重要意义。他以大海为例,认为人们在学习时,只有像大海一样敞开胸怀,汇聚百川,广纳众家,才能避免肤浅狭隘,处理实际问题时才更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他说“: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夫人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1]2064.学习的态度与方法———学为世用,质疑、问难。王充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他说“:圣人作经艺,著传记,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1]441如果所学的知识完全脱离社会实际,即使这种知识再多也毫无价值。所以他说“:盖寡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1]453汉代独尊儒术以后,教育界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即迷信古书,迷信老师。认为儒家经传是先圣所撰,绝对正确,不容置疑。老师讲解的经传是权威的,必须一字不能出入地加以背诵,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能提出疑问。对此,王充予以批判“: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难问。”[1]135他号召人们以“求真理,正是非”的科学态度,对前人的经验和知识,敢于质疑问难,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标新立异。即使对孔圣人和儒家经典也应有如此之态度。他说“:苟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说,何逆于礼?”[1]136这种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问难的精神是获得真知并加以创造性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王充教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王充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是对前人优秀思想成果的继承,又是对现实需要的积极思考,同时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首先,前人的思想积淀。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的时期,社会的大变革,需要思想的支撑,这就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为了能广布自己的学说,扩大影响,纷纷广收门徒,开办私学。孔子、孟子、荀子等即是其中的著名者,他们在教育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诸如教育的作用、教育的目的、教育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观点。王充的教育思想就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现实的需要。汉代自武帝确立独尊儒术的政策后,儒家的重教思想遂为统治者所遵从,并把其作为立国之本。不仅大办中央官学、地方官学,而且鼓励民间办学,从而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因而一些思想家积极开展对教育理论的探索。正是在此背景下,作为思想大家的王充也加入到了思想探索的队伍中。再次,个人的努力。王充自幼聪明好学,6岁开始读书写字,8岁入小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青年时前往全国的最高学府京师太学读书,他学习非常刻苦,因“家贫无书”,业余时间“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因而得以博览群书。“后归乡里,屏居教授。”[3]1629正是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勤于思考,使其得以撰写出包含丰富教育思想的名著《论衡》。
三、王充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王充提出的一系列闪烁着智慧和光芒的主张,今天仍有着弥足珍贵的价值,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启示之一:教育要面向全体国民。王充认为人性可以改变,只要施以恰当的教育,善的可以变得更善,恶的也可以变善。这实际上是承认世界上无不可教之人。对于我们当今的社会来说,就是教育要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终身”的方针,使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每个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然而现实的状况令人担忧,在广大的农村,儿童失学、辍学的现象依然存在。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切实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建立起一种法律责任和制度约束机制,对连续多年不能保持“普九”各项指标要求的,必须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民的教育,使人人都能受到教育,从而使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启示之二: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王充提出教育培养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又善于实践,敢于创新的“鸿儒”。这和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培养创新人才之目标是一致的。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努力,我国人才匮乏的状况已有很大的改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创新人才的不足导致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培养创新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将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启示之三:教育的内容应以多样化为特点。王充提出学习要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应该像海纳百川一样,兼容众家。在当今的中小学教育中,既有自然科学知识的科目,也有人文基础教养科目,可以说教学的内容较为丰富。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则存在着主课、副课的区别,语文、数学、英语被作为“主课”,学校从师资、设施、教学时间等都向其倾斜。而历史、地理、政治、音乐、美术、体育、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劳动技能课,则被当作“副课”。不仅缺乏必要的师资配备,课时设置较少,而且连这少得可怜的课时也难以按计划完成,经常被“主课”所挤占。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知识面狭窄,而且缺乏必要的动手实践能力,根本谈不上具有创新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所谓的副课提到与主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从师资匹配、课时安排等方面予以强化,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得以改善,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启示之四: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与进步的主要方式。传统教育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授业者,学生被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师生关系处于不平等中。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缺乏必要的思考,被动接受,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需要更新观念,调整师生关系,使课堂成为一个宽松的、允许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天地。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消除迷信权威、依赖性强等消极心理倾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者:郝建平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8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