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新式教育思想论文

2021-05-25 5277 教育思想论文

一、袁世凯新式教育思想内容简述

1.废科举

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对中国封建传统教育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但其弊端也越来越大。1903年10月,袁世凯联合两江总督张之洞,奏陈递减科举中额办法,指出“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学校不能大兴,将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于各国。”[1]他将“废科举”与“兴学堂”看作富国强兵的本源,针对守旧势力强烈的反对以及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提出即使科举不能立即废除,也应加以变通,分科递减。袁世凯试图通过这一办法,“务期科举逐渐而尽废”,[2]直到最后完全废除的办法。清政府虽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但十年之后才得到完全废除。1905年夏,袁世凯与赵尔巽、张之洞等一起联名向清廷递呈《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折》,反复强调废除科举的紧要性。在督抚大员们的强烈要求下,1905年9月2日慈禧太后为挽救清朝政府下旨“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3]袁世凯“以后经常谈论这件事,他说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慰的事情。”[4]至此,科举制度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寿终正寝。袁世凯此举功劳甚大,不可磨灭,其他人难以比肩。且不论他最终动机何在,但废除科举制度的确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

2.兴学堂

袁世凯清醒地认识到,日本及西方诸国实力之所以如此强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教育制度极其完备,尤其是一些教授科学知识的新式学校相当健全,造就了大批优秀人才,这是他们所向披靡的关键因素。因之,大力创办新式学堂乃当务之急。1901年4月25日,袁世凯向清延递呈《遵旨敬抒管见上备甄择折》,在该折中系统性提出了10条新政建议:慎号令、教官吏、崇实学、增实科、开民智、重游历、定使例、辨名实、裕度支、修武备。其中6条建议专为变革教育而提。袁世凯在山东巡抚任上,就适时拟定了《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折稿》,上奏光绪皇帝“必须兴学以培才。”[5]袁世凯看到,国家的强弱、人才的多寡和学校的兴办是紧密相连的。同时,袁世凯还认识到开办新式学堂不仅可以培养专门的新政人才,而且对近代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乃至最终实现国富民强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他提请先在省城设办大学堂,分斋督课,其中专斋相当于大学,正斋相当于中学,备斋相当于小学。获准后,在山东首先办起了一所官立山东大学堂。在离任前夕即1901年11月4日,他制定了《山东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该章程颇受清延重视,成为以后制定学堂章程的蓝本。尽管学堂仍摆脱不了封建残留保,如尊孔读经,打躬作揖等,但与早前学制相比,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袁世凯对学堂教育的重视和倾力,对后续几任山东巡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周馥、杨士骧等都极力开办教育,山东教育的近代化历程藉此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同年,袁世凯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积极创办新式学堂,在此类活动中身影繁忙。到任后,通过多种途径筹集办学经费,为解决办学经费问题,袁世凯首先增加税收,其做法是垄断盐业经营,提高盐价;加征烟酒、印花税;征收户捐和地亩税等。其次发行公债、兴办实业,从中获取利息。再次,鼓励个人捐资助学。他亲自捐款两万两作为私人办学的资金。在他的带动下,官吏乡绅纷纷响应。对捐资兴学者,袁世凯均奏报请奖,给以鼓励。在此施政影响下,直隶省已然成为新政期间的“模范省”,袁世凯本人也成为地方督抚中的“政治明星”。此后,学堂的发展更为迅速。就整个直隶而言,据学部《光绪三十三年教育统计图表》统计,有专门学堂12所,实业学堂20所,优级师范学堂3所,初级师范学堂90所,师范传习所5所,中学堂30所,小学堂7391所,女子学堂121所,豢养院2所,共计8723所,学生164000余人,位居全国第二,而直隶学务资产480万两,名冠全国。成绩之大可见一斑。在直隶教育的示范带领下,中国教育开启了快速发展模式,各类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在校生数量成倍增长。据不完全统计,至1909年,直隶地区就有各类新式学堂及教育所11201所,拥有教职工242247[6],据清政府学部统计,1912年,全国各类新式学堂有87272所,学生总数达到293万多人[7]。它们是洋务学堂的延续和发展,是为袁世凯新政服务的。客观上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

二、结语

考察袁世凯的教育活动,我们发现他在教育方面的许多举措,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在教育领域的许多创见开中国风气之先,这对于一位行伍出身的封建官吏来说实属难能可贵;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他能应社会发展之大势,顺时而为,致力发展新式教育,体现出了那个时代上位者少有的进步性。袁世凯的教育活动新式旧规杂揉、进步保守相侪,表现了其思想的矛盾性、依赖性和不成熟性,但这并不能抹杀他在教育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只有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才能真正把握住文明的脉络,才能从历史中吸取有益的养分,为当今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吴世勇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社科处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