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树人论文网首页 > 期刊汇频道 > 语文论文> 正文

国文语文论文

2021-05-25 27560 语文论文

一、“语文”学科几度更名之历史追溯

(一)“国文”改为“国语”

1910年,资政院正式成立,议员江谦等人在《质问学部分年筹办国语教育说帖》中提出“官话课本”名称不合适应当改为“国语”。教育部公布的转变,“国文”改为“国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1919年率先推出了“新体国语教科书”之前,第一次普通话筹备会议统一大会通过鲁迅,刘半农,胡适等人的“国语统一计划”,提到“如今打算把‘国文读本’改作‘国语读本’,国民学校全用国语,不杂文言;高等小学,酌加文言,仍以国语为主体。随着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深入,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指令,国民学校统一改“国文”做“国语”,高等小学则“国文”与“国语”混合教授。这是政府第一次明确地形成在我国历史上“国语”的主题名称,这样明确了“共同的语言学习,开拓发展思路,并激发他们的道德和智慧,能力”的要点。更名引起了争议,有人质疑“国语”是否是一个合理的学科名称。1923年,由国家教育协会颁布了新的学术课程标准继续沿用“国语”这个名字的。“高中通用国文暂行课程标准”颁布于1929年,从“国语”“暂行国文初中课程标准”又将主题名称改回“国文”。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在1929年公布的“中学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统称为“国语”,中学叫“国文”。这一转变过程,确立了白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推动了全国语言统一的进程.人们开始对演说、论辩、会话等属于口头表达的项目进行实践、研究。

(二)“国语”改“语文”

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主编及出版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初中语文课本”,正式成立“语文”的名字。“语文”这门学科的名称的最终确定,叶圣陶先生的经典话语曾经说过:““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的华北政府中小学教科书选书委员会,“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这段话,既说明了”的意思的语言,也解释了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同时也说明了语言教学基本要求。

(三)“语文”改为“汉语”“文学”

20世纪,中心就变成了文学教育的课程纲要,当文学成为主要的教科书,有学者主张这门学科分为两个家族,并命名为语言和文学,但由于教学目的的混合原因不明,教学效率变低,而且由于苏联有理由去学习,所以在1953年,毛泽东主席批示和有组织的劳工,“语文”,“文学”教材。中国教育部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草案)”,“中学普通中学进入中国语文教学,文学二级学科,并使用新教材的通知”,“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初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文学“的制定相对应,”语文“,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文学“,”语文“官方特色学校”语文“更名为”文学“和”语文。“这次更名被指为引发了语言、文学之间关系的思考。此后,一直沿用“语文”,有没有可能实现“国语”、“国文”或者“汉语”的复归很难说,“语文”二字已由简单的名称变成一个特定“概念”了,实现母语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复归重要的还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目的和目标的明确,和语文课程性质的正确定位。从“语文”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从注重语法修辞语言技巧,注意过渡可以看出阅读文学作品,然后把重点放在书面语和口语的训练。由语言名称的演变可以看出,定义的语言课程本质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语言课程的人的认识水平。汉语文课程名称的演变,不仅是概念的更新,同时也是汉语文教育思想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时代化变化。

二、“语文”几度更名的影响和意义

在我国漫长的血缘宗法专制社会里,中国语文教育和历史学,哲学,经典,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呈现一种综合性趋势。废除科举制之后,新式学堂教育制度的建立,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新型的科学文化教育实行,汉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为了考试、为了“造士”,而是面向社会强调实用,突出基本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具备“爱国爱类之心”,要教会学生“论说文字”,懂“浅显书信记事文法”。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教育部公布了“教育宗旨”:注重道德教育,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从清末到国民初期的学校教育中,汉语文课程定位非常明确,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以人的个性人格化的人性教育和民族文化精神情操品格教育为根本目的。将“国语”课改成“语文”课,不单纯是一个名称的变动,而具有生存学意义和政治学话语语义。百年来,我们的“语文”科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名称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似乎并不完全使整个国家的教育趋向良性发展,整个国民的素质得到完美的提升,因为整个社会,整个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唐代兴教授曾对“中国教育缺乏开放性,缺乏对教育主体的开放胸襟和态度;教育过分强调实用,以知识为中心,缺乏传创精神”感到深深地忧虑。唐老师义正辞严地指出: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学生个体个性的关注;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教育缺乏对学生自由意识、自由精神的培养;整个国家的教育片面强调社会主体教化,而个人本位空位;以公正、平等、博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道德教育贫弱,政治道德教育无限度化。那我们扪心自问,自己是被不恰当的教育禁锢和僵化而不会自由思想,人云亦云的人吗?我们是不会创造性思考,喜欢抄袭、复制、不劳而获的人吗?我们是缺乏个性独立,喜欢服从大众的人吗?

我们是自私、冷漠,不懂爱和被爱,丧失公正和正义精神的那一类人吗?多数时候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原来我们的教育真的是存在着诸多问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中普遍存在,首要的问题正如唐老师在书中指出的“对人的塑造”,培养健康的人,有德性的人,有灵性的人,他以生态综合性眼光提出要教会学生学知己,学知人,学做人,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关爱每个生命;要引导下一代获得一种大地精神、地球情感和世界关怀品格和力量,全面培养人在世界范围内的合作能力,生生不息的过程能力,终身为学的博学能力;培养人整体生态的把握人类文明精神、智慧、方法的能力;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能力……这样博大的境界有点让人望尘莫及,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中怎样去给学生灌输这些呢?教材编写是难得,教师教学是难得,但这是合理并且对未来有益的方向即使很难我们也要努力去探索实现的途径。现在的教育有时候就是扼杀人创造力和个性美的,小学能把聪明人教笨了,中学能把笨人教蠢了,大学能把好人教坏了,终身在获取所谓的“有用知识”,去投机取巧,谋取利益。由此,不得不说,语文教育中人文性的丧失在某种程度上引起了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多的道德沦丧现象的产生,导致了我们的母语文化轻易被外来文化的冲击而逐渐被边缘化。那些嫌弃人文精神没有用的人,只看到现实功利的人是不会理解这种人文精神所焕发的自由博大之境的,他们也不屑获得,所以当他所拥有的现世的物质享受被剥夺的时候,就很容易灰心丧气很容易绝望放弃生之希望。我们的教育研究者们一部分人搞基础研究,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生存的技能,获得知识,追求现实的利益,一部分人搞理论探究希望通过对学生知、情、意的引导,培养他们成为真、善、美的健康的人,这里没有优劣,缺一不可,存在偏重性的问题,所以语文教育界一直对汉语文定性问题争论不休,普遍承认的还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语文教育中人文性情操培养是重要的,社会培养一个有德性知善美的人远比培养出一些高智商的危害社会和人民的人要好得多,另外我相信一个人如果能分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即使他没有知识也会去主动去获取知识完善自己,并且还会获得有益的知识,因为它内心已经存在的价值判断驱使他不自觉的那么做。

作者:王晓琴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