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论文

2021-05-25 12442 文学素养论文

一、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的文化底蕴,加深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

高中语文教学,一段一段的读,比如第一段作者是按照先描写景,再阐述事情顺序开展,其中还掺杂了作者心情的转变,所以要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在刚开始游赤壁时,景色是如何,心情又如何,是如何体现的?后面心情的转变又是如何体现的?当学生按朗读和思考的流程学习完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整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来说说跟《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之处,从而达到更加层次的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和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通过欣赏文章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朗读能实现学生对文章的了解和初步掌握,但要想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语言特色,写作手法或是重点词句,尤其是千古绝句,就需要加以揣测,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比如在学习《江南的冬景》时,这篇散文语言清丽明快,在写作手法上作者郁达夫并没有从正面刻画江南的冬季美景,而是通过古人的诗句来体现其美景的意境,而且诗句都是极其富有想象空间,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特点。这时培养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的和自我学习,能学习到在写散文时,可以采用引用诗句,多用色调来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而且适当的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也能让文章所描述的景物更具有特点和符合文章的要求,加上情感体验,审美感的融入也能为文章更添色彩。除此之外,同样是描写雪景,但是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却又是另一种写作手法,也给读者描绘出了冬天美丽的雪景,教师就可以节选出一段文章来让学生进行自我鉴赏,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

三、通过融入自身情感进行阅读,加强语文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

正如前文所述,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其中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加上学生对每篇文章的感受和反应也是不同的,所以带着情感去阅读,欣赏文章,融入自身情感,能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也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要想学生与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其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叩击学生的心弦,激发共鸣。比如《我的四季》这篇抒情散文,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比作成一年的四个季节,通过四季变化的不同来反应自己的一生和对人生的种种感悟,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作者的种种经历,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探讨,说说这些感悟给自己什么样的启示。经过讨论发现,有的学生认为作者人生之春给她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通过用不毛之地,细瘦的胳膊,以及土地里的石块和树根还经常磕绊着她的犁头等词汇和句子,可见他的童年生活较苦,但是他也没有怨天尤人,做到了对自己负责。有的学生则认为通过作者所遇到的困难,启示自己以后遇到任何困难都要靠自己,犯错误之后懂得如何自检。再比如学习《乡土情结》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则可以询问学生什么是乡土情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回答,答案可能各有不同,当对这个问题探讨完后,再让学生带着自己对乡土情结的理解来阅读文章,看看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和跟自己想象的有什么区别,包括写作手法,表达形式以及语言运用上都是怎么样的,如果是自己来写乡土情结,又会采用哪种方式来阐述和表达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又能体味散文的语言艺术,鉴赏文章的意蕴美。

四、通过语文的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实践活动大体上就是分角色朗读和角色扮演,在进行分角色朗读时,情感要求是必须的,所以这种措施能很好地让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思想情感,并与自己的体会相结合,从而达到共鸣的作用,比如《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教师可以找四个学生进行朗读,文章第一节学生朗读是需要富有沉重感,第二节需要急促的情感,第三节需要表现出抑扬顿挫,而第四节则需要语速加快,将情感推向高潮,这些都需通过学生对文章的体会得以实现。对于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和场地问题,所以尽量挑选一些简单地,易扮演的作品,比如《最后的长青藤叶》可以找学生分别扮演琼姗,苏艾,贝尔曼,让学生根据对文章的解析,对各自扮演的角色做自我介绍和性格分析,教师从中可以设计问题,类似于为什么琼姗把最后的藤叶看的如此重要,这种心理状态是怎么样的,通过表演怎么体现等问题,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入,同时也能使他们领会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五、结语

总之,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的文化底蕴,欣赏文章的语言,融入自身情感进行阅读,以及语文的实践活动都是能有效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措施。

作者:王猛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八义集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