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构建设过程中养成教育论文
1.养成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养成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学生进入高校时基本已步入成年阶段。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个人性格方面虽然还存在一个成熟、稳定的过程,但由于经过近二十年的成长,其很多行为习惯已经固化,要想让其一进入高校校园就能够改变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教育实践发现,要想通过强制性的教育或说教来改变学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则是徒劳无功的。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还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对大学生们的习惯进行纠正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既然通常的课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均无法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那么该怎么办呢?文化是一种上下传承的内在软实力,一所高校如果没有一种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文化是很难大批量地培养出具有这种品质的学生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非常有必要考虑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既要在顶层设计中进行充分的贯彻体现,又要以合理的路径进行长期的坚持。
2.在校园文化构建过程中体现养成教育路径
养成教育需要靠高校的特色校园文化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具有了学校文化的特色,无论其将来走向社会的哪个方面,都能体现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烙印。然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却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尤其要做好文化构建的顶层设计。在学校硬件建设上要体现文化特色。如绿化建设中选择纯洁的玉兰、傲寒的梅花、高洁的松柏、挺拔的翠竹等能够体现清爽宜人效果的植物,如此涵养学生的性情,净化其心灵。学校的建筑也不能千篇一律,要蕴含审美的人文文化品位,校园建筑的造型与布局要尽可能地表现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追求。学校制度的顶层设计中要体现养成教育。学校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学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结构、发展规划、教育组织形式、目标、传统与习俗,乃至心理氛围中。因此学校在制定文化建设长期目标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历史沿袭实际,提出自己的特色文化,并长期坚持下去。学生日常德育中体现养成功能,这是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明确的顶层制度规定下实现日常德育中的养成功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要体现民主、平等、以人为本等观念。如充分调动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形成一种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理论文艺并重的特色。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这些体验让学生们体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使其养成服务大众的良好品质。
3.总结
本文从高校管理者与教师的角度对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养成教育为基点建设校园文化的思路,并对该思路进行了路径探析,提出了一系列实施手段和方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当前高校尤其是省级以及民办普通高校建设校园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荣誉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