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县农业推广论文

2021-05-25 17178 农业推广论文

1农业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在陕西省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指引下,城固县相继实施了以稻油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为代表的重大农业推广项目。特别是自2008年实施的水稻高产创建以来,连续6年取得了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创造了陕西省优质籼稻大面积集中连片单产历史最高记录。

1.1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根据不同区域资源优势和品种潜力制定技术方案,充分发挥了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推动了全县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增长。水稻高产创建活动,6年累计实施13.2万亩,项目区水稻平均亩产672.6kg,较全县增产22.3%,辐射带动全县水稻亩产由项目实施前的497.4kg,提高到2013年的562.7kg,增产13.2%。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5.4万亩,采集土壤样本3650个,分析化验相关指标项目2.1万项次,推广以秸秆还田、测土配方为主的沃土工程45.4万亩次,为粮食高产稳定提供了基础保障。

1.2技术集成创新有了突破

项目实施以来,针对生产中的主要技术障碍和制约高产的关键环节,累计引进高产优质良种30多个,引进示范稻茬麦油免耕、水稻机械化育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油菜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新技术5项,开展品比试验、水稻氮钾后移、病虫防治药剂等试验16项次。筛选出一批适应城固县种植的优质高产主推良种和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药剂;优选出最佳施肥配方及施肥方式。坚持了密栽培、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防种(插)、收农机农艺结合、秸秆还田配套为核心的水稻高产高效集成技术路线。强化主推品种、播(种)插(秧)时间、插植密度、肥水运筹和病虫害防治五统一。开展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特色农产品配肥研究与应用”等3个自选课题项目,分别获得省、市、县科技进步奖。通过科技转化应用,2008年博望镇周家堰村种植宜香1577,百亩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756.3kg,2010年文川镇文星村种植渝优35,2012年龙头镇新华村种植天龙优540,示范片平均亩产分别达到765.7和782.5kg,刷新了城固县水稻单产新纪录。

1.3减灾保产增效技术发挥良好

农业是露天工厂,城固县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干旱、低温阴雨寡照、倒春寒、洪涝、大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根据本地气候资源变化特点及不同年份间气象差异,在水稻生产上,针对丘陵山区,提出采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通过选用稳产性好、抗旱、耐病品种,适时早播,化学调控及病虫害综防等技术减灾保产。在农业基础条件好,光温资源充足的平坝区,选用突出优质兼顾抗倒伏高产的良种,达到提质增效。在小麦油菜生产上,引进示范稻茬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技术,不但实现了不违农时抗淋播栽,降低劳动强度,避免秸秆焚烧造成污染,在节本增效的同时还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

1.4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建立高标准样板田,以点带面,是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我们坚持“村有示范户、乡有示范片、县有示范方”的工作思路,为全县粮食生产树立了标杆。累计建立水稻高产百亩核心示范片2100亩,平均亩产755.4kg,较全县平均亩增产150kg以上,辐射带动周边乡镇17.36万亩水稻,亩均增产19.5kg,增幅4.1%,总增稻谷338.52万kg;建立麦油稻草覆盖栽培示范片3500多亩,带动全县年推广免耕栽培5.7万亩,节约生产成本500多万元;建立水稻机械化播种、插秧示范1400亩,均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展示带动作用。

2主要做法

2.1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

项目实施以来,县上成立了以县政府主管县长为组长、农技中心及项目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安排部署、组织协调和督导,并将其列为乡镇农业产业化考核的重点。其次是组建科技指导组,落实科技指导员。依托市县业务主管部门科技人员组成专家组,实行首席专家责任制,制定方案,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技术问题。从县乡抽调技术骨干100多人,建立包抓示范户制度。对科技指导人员从进村入户指导时间、实施成效、示范户评价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形成了“县有技术骨干、乡有技术标兵、村有技术能人”的技术网络。

2.2整合资源优势,狠抓关键技术落实

一是整合技术力量,形成合力。县农业局将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等业务站全部纳入项目实施小组,形成技术推广部门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强化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包村联户指导,各尽其能。二是整合项目资金,落实物化补贴。将水稻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一村一品建设等项目资金全面整合,向高产示范村倾斜,仅高产创建项目,累计投入资金520多万元,从良种、肥料、农药等方面实施物化补贴,统一供种、供肥,发放到户。保证了以项目建设,助推新品种、新技术的集成示范应用。

2.3创新推广方式,扩大技术宣传

采取“项目带动、企业参与、部门协作”的运作模式,广泛吸纳粮油专业合作社、粮油加工及供种企业等多方面参与,延伸服务链条,提高种粮群众效益。累计推行优质稻订单生产4.85万亩,订购稻谷3500多万kg,为农民增收700多万元。在项目村遴选科技意识强、在群众中有威信的村级农民协理员,培育科技示范户,作为工作联系和指导的重点。利用电视讲座、城固农业信息网、现场会、板报、专家大院等多渠道广泛宣传培训。2008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200多场次,培训农民8.5万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10.5万份;重要农事季节召开现场会30多场。大规模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有力的促进了关键技术落实到位。

2.4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多部门合作机制

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起点高、规模大,影响深远。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促动下,示范村围绕粮食产业先后组建专业合作社5个,培育专业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20个,依托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带动,确保水稻、小麦、油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县上协调科技、财政、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纵横联合,把有限的财政支持资金用到重点区域建设。仅2013年以新华、文星为代表的20多个示范村,共吸引各类涉农资金1280万元,累计建成“U”型渠道衬砌42km,硬化田间机耕道路65km,新建抽水机井32眼,配套输变电线路4km,改良土壤1.2万亩,预计年可增加粮食221.75万kg,油料37.5万kg,年增加种植业总产值738.45万元,多部门一盘棋、大协作的联动机制为粮食增产奠定了物质基础。

3启示与建议

农业农村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以来,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目标,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促进粮食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从目前情况看,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仍不如经济作物,短期内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的局面难以改善,农产品价格难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难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效率难以较大提升,因而必须以经济效益激发种粮者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其他政策扶持。

3.2加快经营机制创新

积极鼓励探索发展加速土地流转等多种方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和防止种粮副业化甚至土地抛荒现象发生。

3.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城固县36.4万亩基本农田,中低产田仍占到44.6%,旱涝保收面积也仅达到20.15万亩。为此,首先应进一步加大水利等基础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难题;其次是把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培育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作为挖掘增产潜力的重要途径;三要坚持标准化生产,严控面源污染,确保土地资源健康永续利用。

3.4突出农业科技支撑

相对照专家指导与农民习惯种植,以及普通大田管理和高产示范方比较,全县主要粮食作物产量至少有50~150kg的增产潜力,应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轻简化技术集成创新应用。同时稳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科技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技能。

作者:张娟 张恒伟 单位:陕西省城固县种子管理站 陕西省城固县植保植检站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