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与我国古代文学论文
一、庞德发起过风靡一时且影响深远的“意象派”运动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文学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庞德作为意象派的创始人、理论家和组织者,极力反对维多利亚诗歌传统中堆砌形容词的华糜不实之风,主张以凝练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来革新诗歌。他和其他意象派诗人于1913年发表了“意象派宣言”,提出意象派诗人“三不准”和意象派诗歌创作“三原则”。“三不准”包括:“绝对不用任何无助于呈现的词;不要用多余的词;不要用无法揭示任何东西的形容词。”“三原则”包括直接处理无论主观还是客观的“事物”、绝不用任何无益于表达的词和节奏方面要用连续性的音乐性语言,而不受节拍的束缚。从这“三不准”和“三原则”以及意象派作品中可以看得出,意象派诗歌理论追求客观、具体,避免抽象,强调用精炼的语言准确而直观地呈现事物,杜绝任何解释、评判与说教成分,要求诗人把自己的感触和情绪全部隐藏在意象的背面,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感受,而是通过语言所凝练的意象暗示给读者,按照自然的节拍写诗,不要刻板地让诗“削足适履”,去迁就已有的节拍。庞德曾经悉心研究过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是个从中国古代诗歌及其理论获取艺术养分的诗人和理论家,可以说,他的成就是基于中国古代诗歌及其理论这块巨石上的。中国古代诗歌在语言品质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追求。“言、象、义”的完美结合被中国诗学认为是至高境界,也是无数代文人墨客殷殷追求的目标。庞德的理论主张以及对“意象”的命名和赋予含义,如果不是全部,也是绝大部分地对中国文学的借鉴和重构。这已是公认的事实。庞德作为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潜心研究者,在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曾经起过积极作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并在英美新诗运动期间掀起了极有影响力的“中国热”。海明威对庞德可谓推崇备至。对于庞德的一些主张,海明威欣然接受并落实于自己的作品中,并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为人称道的“海明威文体”,也为他能够得出理论性总结“冰山原则”提供提示。于是,“中国文化→庞德→海明威”的影响链构成,庞德自不待言,海明威作品在语言的运用上所追求的具体、简洁、客观等语言特征中具有明显的“中国元素”。
二、海明威主要创作思想与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些重要思想
存在惊人的相通与重叠。我们不能武断地认为海明威的创作思想来源于中国,但也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影响的可能性。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和对已有事物规律的归纳,文学理论同样是对文学实践及作品的总结提炼。不是理论家的海明威在阅读别人作品时尽管没有在理论上刻意进行系统探究,但是做出理论性思考和感悟是无法避免的。鉴于海明威与庞德的交情,庞德掀起的“中国诗热”应该说也影响到海明威,海明威阅读《华夏集》是在情理之中,通过对比《华夏集》语言与海明威语言发现两者具有其他人所没有的共同语言特征可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后话,在此不必具体分析。尽管《华夏集》在传递中国古代文化和诗歌精神中存在许多遗漏、误读和“误判”,但主要的特征还是得以大体表现,作为非常善于学习的作家,海明威在阅读中对隐藏在中国诗歌的英译诗中的规律性东西肯定做了一定思考并有所感悟,这刺激和推进其创作思想发展与成型。中国诗学讲究含蓄不露,追求一种“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语),以此激发读者想象与参与。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具有相近似的内涵,他在《午后之死》中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1958年,他在回答《巴黎评论》记者时,再次强调他的“冰山原理”:“我总是试图根据冰山的原理去描写。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其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这只会使你的冰山厚重起来。这是并不显露出来的那部分。”(《巴黎评论》1958年春季号,第84页)两相比较,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在内涵上与中国古代文论思想有着很大的相通视阈,对此,董衡巽先生做了很好的论述:“就像我们古代的好诗,炼字的功夫越好,越能体会‘空外音’‘言外意’,使人觉得词已尽而势有余,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以,按我的看法,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八分之七埋在水下的冰山原理,是同含蓄、精炼、留有想象空间等美学理念有关联的。”他还认为海明威的一些情景描写很符合我们古人所要求于画———“远水无波,远山无蹲,远树无枝”的标准。
三、除了语言和创作思想方面的影响外
中国古代文学的反战思想也促进海明威坚定自己的反战思想。庞德的《华夏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英译诗集,共19首,其中3首有关战争题材,包括《诗经•小雅•采薇》,李白的《古风•胡关绕风沙》《古风•代马不思越》。它们从不同角度有力控诉战争的残酷,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和士兵们生存条件的恶劣,对边关士兵们以及饱受战争灾难的劳苦大众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华夏集》于1915年在伦敦出版,一战爆发已经一年。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华夏集》中的战争题材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和时代感,广泛引起身陷战争漩涡中的英美读者的共鸣,取得他们的认同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反战情绪和对和平生活的迫切要求。反战思想是海明威作品中一大主题,主要表现在《永别了,武器》等作品中。但是海明威战争观有一个由支持战争逐渐到反对战争的变化过程,就像《永别了,武器》的那个从对战争抱有热情和幻想的青年变成一个逃避战争的主人公亨利一样,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并身负重伤之后,对战争进行深刻的审察和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产生了强烈的反战思想。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海明威的亲身经历、身体的伤痛、战争暴露出的残酷性以及当时人们厌战情绪的蔓延等都是促使其观念改变的重要因素,但是,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备受海明威尊重的大师庞德的思想肯定给他造成不小的影响,而反战思想正是《华夏集》的重要思想之一。以上梳理揭示一个客观的但尚未引起注意的事实,那就是海明威作品具有中国古代文学的一定“基因”。承认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深入地理解海明威的作品,特别是他在接受庞德建议后写出的作品。
作者:韦朝晖 单位:钦州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