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工商管理论文
一、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造成上述社会责任意识偏差的原因固然很多,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社会责任教育缺失难咎其责。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往往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课程集中安排在大一大二学年,大三大四则安排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这就意味着大学四年有一半的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使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难以有机结合。此外,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看,主要课程有《毛泽东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法律基础》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非常必要,但均属于通识性教育,缺乏与学生专业的结合,学生难以获得感性认识、思想共鸣,以及对未来职业中责任意识的深刻思考。
二、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所开设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主要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资产评估、财务管理等专业,主要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熟悉企业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与其他专业不同,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角色是一个“管理人”,他们不仅支配自己的个人行为,还掌控着其所管理的部门、企业、单位等组织的组织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讲公民责任,更要讲企业责任、政府责任等组织责任。作为未来的组织管理者,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培育的意义非凡。
三、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社会责任培育中的角色
1.明确学生认知主体
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的认知主体应定位于学生自己,而家庭教育、学校培养、社会影响则是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不可或缺的情境资源。
2.重视家庭培育基石
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应倡导、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家长亦要以身作则,并从家庭责任入手,逐步放大到社会责任,加强学生责任意识培育,塑造健康人格。
3.发挥学校培育功能
大学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不少大学生由于刚刚脱离家长的管束,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校需要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因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学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催化促进作用,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师资、制度、文化氛围,抓住责任教育,不断落实、完善德育工作。
4.整合社会培育资源
如今的大学校园不再是不可企及的象牙塔,高校环境正逐步走向社会化,并体现出更多的公共性,呈现出渗透、开放、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中,大学生看到了真善美,也接触了假丑恶,进而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因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中,应大力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弘扬社会正气、完善监督约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的路径
在家庭、学校、社会三种社会责任培育资源中,学校对大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且在资源整合中发挥着最为有效的能动作用。因而,应以学校为基础培育情境,探寻工商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路径,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具体而言:
1.创新责任培育内容
一是要与时俱进,合理开发新课程,丰富课程设置,形成集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体系;二是要在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中融入职业责任教育。如在会计专业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角色认同和责任体验;三是要在课程进度安排上,根据大学生意识发展阶段,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从大一到大四将人文教育贯穿始终。
2.改革责任培育方法
一是要改变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及教育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情境,鼓励他们主动地去丰富自身的社会道德体验,并从反思、重建中,获得逐步深化的社会责任认同;二是要丰富责任培育方法,摈弃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名师讲座、专题研讨、文艺汇演、社会实践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和培育。
3.促进培育资源互动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服务功能,即学校应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发挥信息沟通、资源整合的平台服务功能,在为大学生营造社会责任认知情境中,应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有效互动;二是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诉求出发,创新资源互动手段。如建立家长论坛、邀请企业进行文化宣讲、组织社会公益活动等,并且要持之以恒,实现制度化、长效化,使大学生通过全方位的自我感受增进责任认知。
作者:吕雪晴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