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影响国民经济论文

2021-05-25 7019 国民经济论文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有关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比较多,学者主要研究了农业的地位以及在具体国情下农业地位的相关变化。学者韦克甫( 1963) 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王亚军( 2001) 讨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创造农业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农业愈发展,一切事业就愈发展; 农业愈衰退,一切事业也就随之而衰退。[1]这些学者都充分肯定了农业的基础地位,看到了农业不可动摇的地位。也有学者认为要辩证地看待农业的地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主导地位和基础地位相互分离,虽然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工业占据了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吴祥玉,1999) 。也有很多学者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农业的重要性,陈永飞、孙波、( 2006) 用增长速度方程建模,论证了农业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证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从而提出要改进农业技术的政策建议。董舟、田千喜( 2011) 则进一步从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和方式入手,运用Lewis 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2]这些学者对农业作用的实证分析使得农业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具体化及数量化,使得分析更加具体和直观。学者还对如何促进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学者郑良泽( 2007) 认为必须推动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并从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转变农村经营模式等角度论证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本文将运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通过模型和数据具体分析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并试图提供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和扭转农业弱势地位的一些政策建议。

二、实证分析投入产出法是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行业的相互依存、制约关系

以及各个部门的不同影响力程度及诱发、依存结构。通过以上分析,基本能解释各个部门的重要性,以及其所处的行业地位,概括出整个经济的大致运行特征。对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的两个重要的方法是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用来分析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现考察我国国民经济一共为 17 个部门,分别用 Xi表示,其中 i =1,2…17。

( 一) 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2]假设国民经济一共有 n 个部门,则影响力系数 Fj的计算公式为:Fj= ∑ni = 1bij/1n—∑nj = 1∑ni = 1bij其中,bij为第 j 部门对第 i 部门的需求总量,分子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 j 列之和,分母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当 Fj大于 1 时,表示第 j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即各部门波及影响的平均值) ; Fj等于 1 时,表示第 j 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持平;Fj小于 1 时,表示第 j 部门的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对于影响力系数而言,侧重的是第 j 部门对各部门的拉动作用,这就需要用基于完全需要系数的公式进行计算。基于直接消耗系数计算的影响力系数仅反映了部门间的直接联系,而部门间广泛存在的间接联系被排除在外,所以在选取影响力系数的计算方法时应该从基于完全需要系数中进行选择。[3]因此,采取完全消耗系数比直接消耗系数更加合理、科学。完全消耗系数,是指第 j 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 i 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4]计算影响力系数要借助里昂惕夫逆矩阵,矩阵里的元素为里昂惕夫逆系数,记为 bij( i,j =1,2,…,n) ,也即为完全消耗系数,它表明当第 i 产品部门的最终使用增加一个单位时,对第 i 产品部门的完全需求量。则有里昂惕夫逆矩阵中的逆系数用表格表示为: 上表第一列为农、林、牧、渔业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由上表可以计算出农业( 农、林、牧、渔) 的影响力系数,分子为 1. 180,分母为 2. 008,从而得出农业的影响力系数为 0. 5875,小于 1,也即是说,农业对其他部门的波及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影响水平。

( 二) 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该部门为满足其他部门生产的需要而提供的产量。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越大,感应度系数越大的部门就越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5]感应度系数公式式中,分子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的第 i 行之和,分母为完全需求矩阵各行和的平均值。当感应度系数大于 1 时,表示该部门的需求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说明该部门所提供的需求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较大; 当感应度系数小于 1 时,表示该部门受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需要该部门所提供的需求越少,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较小。由表 2 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农、林、牧、渔也的感应度系数,为 1. 09,大于 1。表明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农、林、牧、渔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较大,且大于社会的平均水平,表明其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

( 三) 综合分析将所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计算出来

再对他们进行比较,我们得到如下表格: 可以看到,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是排名第一,这与实际也是相符的,但是农、林、牧、渔业的影响力系数为 0.58758055,排名为第 15 名,感应度系数为 1. 09051,排名为第 6名。表明农、林、牧、渔业虽然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比较大,但是其对各部门的拉动作用比较小。

三、主要问题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还有待提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先天不足,客观条件决定了其拉动作用的有限性,另一方面是后天缺失,我国对农业的投入不足导致其长期成为弱势产业。

( 一) 先天不足

1、我国农业生产率低

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且多山地、丘陵,导致耕地面积少且分散,我国的小农经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农业耕作形式,其他国家虽然有些也称为小农经济,但其实质是不一样的。我国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是一个经济奇迹,维持了几千年且养活了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但是不可否认,农业一向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弱势产业,靠务农为生的农民只能够满足家人的温饱,并无多少积蓄,一旦面临突发性困难,农民通常是无力抵抗的。尽管从 2006 年免除农业税以来,农民的收入一直有所增加,但是农民的收入与投入相对城市居民而言明显是极不相称的。

2、抵御风险能力弱

农业是典型的“靠天吃饭”的行业,气候、光照、水源等对农产品的生产至关重要,而且光照、水源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须恰到好处。一旦光照、水源等不合适,或者是遇到恶劣的气候,也就是遇上农民通常所说的“凶年”,农民极有可能会颗粒无收。此外,农民种植的农产品是作为原材料的产品,收购的价格通常比较低,而且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比较小,难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即使收成较好,农民的收入也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可见,农业是极度脆弱的行业,农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

3、农业经营粗放、附加值低

我国的小农经济维持了几千年,但是农业的技术进步却很缓慢,普遍实行粗放式经营。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的比较多,从事深度加工的比较少,加工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专门的农业产业链,农产品目前仍然扮演着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材料的角色。

( 二) 后天缺失

1、工业对农业的不断索取

虽然中央连续六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并且强调工业应该反哺农业,但是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却仍然是对农业进行“掠夺”。城镇化需要增加建设面积,但土地数量既定,要增加建设面积就必须减少土地其他用途的使用,而耕地首当其冲。首先被侵占的是城市郊区的耕地,这些耕地大都是水利排灌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良田,郊区农田利用殆尽便向农村伸手,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逐渐碰触着国家 18 亿亩耕地的红线。此外,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也使农村人口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的过程中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2、对农业支持保护水平低

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问题,但由于制约农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些政策诸如农产品的征购价格的非市场化、传统的户籍制度、农地产权制度等政策没有完全取消,国内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度相当低,长期实行负保护。20世纪 80 年代政府通过定价政策、农业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农村储蓄、利息倒挂等措施,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移出财政性资金约 1400 亿元; 进入 21 世纪后,尽管政府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进行了直接补贴,取消了农业税,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政府补贴政策的积极作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大大高于政府的直补。对农业保护政策的不完善,使投资过度向工业倾斜,农业部门投资严重不足,农田水利等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业抗灾能力小,农业基础地位脆弱; 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和各种不合理负担,使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投入能力削弱; 最终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生产能力水平的提高,从而加剧了中国农业的弱质程度。

四、政策建议

( 一)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改进农业技术

首先要对农业的各个方面进行技术开发,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重点集中在种子、节水灌溉以及农机方面。其次要做好农业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工作。我国农业科技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某些地区农业的生产率得到了有效地提高,但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仍然偏低,因此,可以成立专门的科技推广小组和学习小组,将国内外各地的成功经验进行推广。此外,农民必须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农民拥有祖祖辈辈的经验,且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应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 二) 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当前我国农产品的深度加工不足,导致农产品大都充当工业原材料,因此必须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首先,新建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增加农产品的产成品种类,如兴建面粉厂、牛奶厂、食品厂等。其次,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我国目前大部分农民还是进行家庭经营,组织化程度很低,导致个别农民没有能力兴建加工企业,只能将初级加工后的农产品出卖给企业。发展农业合作经营,将农民联合起来,就可以解决单个农民的困境。此外,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农业不是独立于其他产业的,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与市场为导向,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从而加强农业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

( 三) 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要加大农业基础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政府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且资金投入要逐年增加,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平衡推进,扩大投资面。其次,鼓励多种投资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社会资本、外资等投入弄个产业化经营,对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营组织,不论其所有制形式,一律意识同仁。此外,建立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投资资金,积极探索建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资金,各级财政安排并增加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作者:廖文敏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