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中医研究论文
一、《内经》“治未病”学术思想
“治未病”的思想来源于先秦诸子百家的防患于未然的哲学思想。经典的未病思想源自于《黄帝内经》及《难经》。《素问•四气调神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末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渭“未病”、“木乩”就是指疾病前状态或某种疾病的征兆,是质变为疾病的量变积累过程,《素问•刺热》:“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末发,见赤色各刺之,名日治未病”。此处的“未病”应指先兆,属慢性疲劳综合征。《素问•序》中有“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此处的“未兆”应指未有明显的疾病征兆,“赢劣”当指虚弱或不太健康,可认为是慢性疲劳综合征。《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此处的“未病”指未病的脏腑等,但对整体来说已处于疾病状态,是已病防渐,防止疾病继续发展,保护其他未受邪的脏腑。《内经》“治未病”学术思想包含了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未生”相当于健康未病态,指机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状态;“未成”包括潜病未病态和前病未病态,前者指机体已有潜在病理信息,但还没有临床表现,后者指机体中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出现了先兆症状和特征,但还未具备确诊疾病的条件;“未发”指发作性疾病和一些慢性疾病的缓解期以及疾病的潜伏期;“未传”指传变未病态;“瘥后防复”指疾病新愈,容易复发或产生后遗症的虚弱阶段。“治其未生”能节省医疗费用,维护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二、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认识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大、极度疲劳、失去食欲、复发性上呼吸道感染、小肠不适、黄疽、焦虑、忧郁、烦躁及情绪不稳、睡眠中断、对光及热敏感、暂时失去记忆力、无法集中注意力、头痛、痉挛、肌肉与关节痛。这些症状与感冒及其他病毒感染相似,因此容易误判。通常医师会误诊为臆想病、忧郁症、或精神引起的身体疾病。尚无对付此病毒的药或疫苗,辨识此病并不容易,而且其症状变化很大。中医辨证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劳逸损伤、七情内伤等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一系列的症候群,不同于某些没有自觉症状的未病状态,并不是“无症可辨”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易感性,不同的症状表现,不同的生理功能紊乱程度。其症状表现,几乎肝、心、脾、肺、肾五脏都有涉及,主要的表现是疲劳,临床表现以虚证为主,虚中夹实,而脏腑气机失调是关键,所以病机以心脾两虚或肝郁气滞为主,亦有脾虚湿盛、肝郁脾虚、肝肾不足、痰湿内生、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等证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现代高效快节奏生活方式下出现的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包括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为主要突出表现的全身性症候群。并可伴有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低热、肌肉、关节疼痛和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其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机体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的疲劳,其基本特征为长时间极度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理化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其病因是长期过度劳累(包括脑力和体力)、饮食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等精神环境因素以及应激等造成的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运动等系统的功能紊乱。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主运化水谷精微及水湿,饮食不节或思虑过度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乏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四肢肌肉失养故见四肢酸痛无力、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三、“治未病”理论在防治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应用
(一)调整情绪,平衡心理
心理保健中医认为“形神合一”。形与神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相互作用的。神情之伤是形体病变发生的先导。因此,中医非常重视心理的养生保健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主张以“恬愉为务”。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情,荣辱不惊,使情感波动不过于激烈,保持气血调畅,脏腑功能不受影响。如果出现心理平衡失调,也可以采用“五志相胜”学说中的以情胜法,比如“怒胜思”,有人思虑过度而不能解脱,医者可以用行为或其他方法激怒,使他的情感发生变化是转移病人情感和注意力的方法,使病人从某种过度的情感中解脱出来。总之,心理保健关键要进行自我修养方面的锻炼,自我提高调控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淡化和松驰自己的情绪,正视现实,多找乐趣或改变环境,与人交谈等多种方法,正确处理邻里关系、家庭关系,从而保持心理平衡。
(二)顺应自然,四季养生
《黄帝内经》里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长寿的法宝。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在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也随着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因此,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故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这就要求人们凡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等都要根据四时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节。在作息时间上,也要顺应四时的变化,做到“起居有常”,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在饮食五味上,摄取更要有规律,过饥、过饱或饮食偏嗜均能伤害脏腑,影响身体健康,蔬菜瓜果的食用亦有一定的季节性。人们必须“顺时养生”,去适应自然;同时,又要利用自然,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三)辨证施治
中医辨证认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劳逸损伤、七情内伤等导致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亚健康状态的表现是一系列的症候群,不同于某些没有自觉症状的未病状态,并不是“无症可辨”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易感性,不同的症状表现,不同的生理功能紊乱程度。其症状表现,几乎肝、心、脾、肺、肾五脏都有涉及,主要的表现是疲劳,临床表现以虚证为主,虚中夹实,而脏腑气机失调是关键,所以病机以心脾两虚或肝郁气滞为主,亦有脾虚湿盛、肝郁脾虚、肝肾不足、痰湿内生、湿热内蕴、阴虚火旺、气血亏虚、脾肾阳虚等证型。治疗上关键在于理气健脾、疏肝解郁,以及养心安神、健脾和中、滋阴补肾等为主,多用四君子汤、四物汤、归脾汤、六味地黄丸、参苓白术散、养心汤、甘麦大枣汤、杞菊地黄丸、逍遥散、逐癖汤、香砂六君子汤、二陈汤、三仁汤、二妙丸、知柏地黄丸、人参归脾丸等加减中医药调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优势在于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
(四)饮食起居
“养生之道,莫先于食”,饮食不仅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还是治病的良方药王孙思邈说“凡欲治病,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药尔”。在讲究保健与健康生活的今天,食疗的意义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重要,食疗安全、经济、简便易行、无创伤痛苦、无毒副作用,是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重要疗法。起居有常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作息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晨昏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要持之以恒。《黄帝内经》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起居有常,作息合理,主要作用就是能够保养人的精神,使人精力充沛,面色红润,目光炯炯,神采奕奕,所以清代名医张隐庵称:“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因此要保持身体健康,一定要保证正常的生活规律,保证基本的睡眠和休息,戒烟、限酒,避免夜生活过度等。
(五)劳逸结合
传统保健“劳则气耗”,无论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的时候,都不能过于疲劳。否则,便会生病。所谓“不妄作劳”并非什么都不做,古人提倡的是“常欲小劳”,不仅要“学而不怠”。而且常宜尽可能作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传统保健是通过形体、呼吸、意念的训练,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导和激发人体内在潜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吕氏春秋,达郁》日“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指出“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现代研究表明运动可舒缓压力和减轻疲劳,因为运动可活动筋骨,使平时较少活动的肌肉得以松弛,消除局部疲劳。而运动恰恰就是现代人最缺少的一课,出门依赖交通工具,上下楼靠电梯,没有机会运动,“四体不勤”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更主要的是许多人从来没有主动运动的习惯,每天能量的消耗都集中在工作上,难怪体能每况愈下。所以,建议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能活动,如爬楼梯、散步或打扫卫生,比完全不进行体力活动的人能减少27%的死亡风险;平均每天运动1小时,可延长两小时以上的生命。
(六)针灸按摩
中医经络学说是针灸与按摩的理论基础。经络是人体内脏与体表联系的通路,它能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通上下。经络具有传导感应、调节气血、调节虚实等功能。运用针刺、艾灸、推拿手法作用于相应的穴位以调整阴阳,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调整脏腑功能,沟通内外上下,使人体恢复阴平阳秘,脏腑功能活动协调的状态按摩是我国传统的保健方法,通过各种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关节、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处,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肌体的自然抗病能力,调节阴阳,增强脏腑功能,消除疲劳有研究证明,经常接受推拿按摩治疗,能够增强心肌功能,加速血液运行,使代谢旺盛,促进血氧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使心脏得到充分的营养,预防冠心病及肌肉僵直、手足麻木、痉挛和疼痛等症状,调节神经功能,改善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等按摩还可以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平时也可以经常按摩或艾灸足三里、太阳、风池、大椎等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和胃、强身健体、醒脑开窍、增强记忆力等作用。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