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教学学情的小学语文论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把握学情的原因
在学生和教材间有一片不确定的开阔地,教师的职责就是衔接、引导,寻找结合点,让学生借助教学资源主动获得发展。教师始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使课堂教学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性向等情况有明确的评估,使课程资源开发具有明确的指向,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直接效益。这里所指的“学生”不是宽泛的概念,而是指“我教的这个班的学生”;不仅是有共同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的学生,而且是知识背景、生活背景、个性特征各不相同的学生。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目标,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
二、如何了解学情
(一)了解学生对语文教学的期望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不同学段和年龄段的学生所具备的母语水平不一。小学生在学龄前已经在母语口头表达和语言运用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甚至通过电视等媒体,部分小学生已经认识一些汉字。在这样的情况下,低年级小学生语文学习并非“零起点”。通过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小学生识字量和语文能力更是飞速发展。小学生除了渴望识字而独立阅读外,更希望语文课情趣盎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母语水平进行调查,通过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期望和需要,加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和生活视野
语文教师除了根据学段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书本知识外,还须分析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生活视野。这里所说的知识视野主要是学生课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知识范围。这里所说的生活视野,则是指学生从其生活环境中可能得到的知识范围。
(三)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败,分析学情时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任何教学都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重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突然革新”,而应基于学生已有的基础,顺应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中积极的方面,使自己的教学为学生所认可。同时,有意识地、循序渐进地矫正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分析学情时,必须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或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了解学生对特定单元主题的兴趣和理解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围绕一定的主题编排的,同一单元内的几篇课文或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或在形式上有相通之处。教材中的每一个单元其内容都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
三、教学中如何把握学情
(一)把握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对学情的把握。例如:我们在上《秋天的雨》一课时,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油亮亮、杨树、丰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4、积累好词佳句。
5、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6选择文中秋天的一处景色,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不难看出,前面五点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目标,而第六点是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是老师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体现了把握学情制定教学目标的特点。
(二)课堂授课要把握学情
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予他们更多训练机会,老师从旁为他们及时纠正错误,通过反复强化训练达成巩固。在上课时,要保证在同一节课内,既要面向全体的总要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区别要求。分类自学、分类质疑、分类指导、分类练习;集体讲授、集体归纳;记录本课心得。这样总体要求,区别对待不但自然地融进了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而且做到优、中、学困生兼顾。对学生学习要求要有不同的梯度。对低层次的学生着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对高层次的学生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提问上,问题的设置要顾及各个级别的学生,让大家都能回答,有话可说,只是在回答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差异。在学法指导方面,在对全体学生普遍施以最低层次和基准层次的学法指导内容的同时,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施以较高层次和最高层次的学法指导内容。这样各层面的学生,在同一课堂上,学生们都积极表现自己尽显才华,学得兴味盎然。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一直处在积极探索新知的激情中,他们不断为不同层次的知识思索、讨论、归纳、获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全面调动了。例如:在上《给予树》一课时,我们可以把问题分为三类来提出:第一类:《给予树》这篇课文有几段?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都是谁?课文中的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的;课文中有哪些量词、成语、词组是你喜欢的说说喜欢的原因等,这些问题可以提问学困生。只要他们能认真读文就一定能回答。这样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类: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的意思。这一类问题属于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理解内容,段落间的联系文中有哪些语法知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你从课文哪儿找到的。文中的哪些段落,是我们历来习作时常见的类型题,谈谈你的理解等这些问题是不会难住中等生的。而且回答对问题也需要勤动脑。在中等生回答时,穿插优等生和学困生的补充或回答,这样相互帮扶启示,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在运转,把优、中、学困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起课来事半功倍。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第三类: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金吉娅的看法,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怎么学习。这一类问题属于文章发散拓展思维类的拔高题,就要优等生挑头回答了。在优等生回答的基础上,穿插中等生与学困生的补充回答,再次做到优、中、学困生兼顾。让每个学生都满怀兴趣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课堂不可缺少他们任何一个,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学生在不同层次知识点的认知上,自己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评价标准与学情相结合
改变以往将评价作为教学工程中的终了环节,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模式。布卢姆认为:“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的最高水平的学习条件。”教学评价的改革就是其中一个,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各类活动中,要及时给每个学生随机的评价,做好平时的资料记录,评定等级;根据学生的平时等级,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评价类型,再评智力或能力等级。两项相加即为学生的最后评价结果。例如:在课堂发言积极,思维敏捷,语言流畅,观点又新颖又创新的学生,以平时的表现记“甲”。记“甲”等的该类学生在考试时可以避轻就重,有选择性的去考,甚至可以免笔试或只进行口试来得智力或能力等级。那些平时表现比较普通的学生,平时的记录等级为“乙”。记“乙”等的学生,可以选择基础知识的笔试考试或选择部分发散思维题型、拔高能力题型的口试,来为自己的考试得智力或能力等级。其他平时考评“丙”等的学生,选做一定量的基础知识,除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发散思维题型的口试,来为自己的考试得智力或能力等级。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有可观的成绩分值,起到考评作用,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奋进。可谓一举多得。评价等级平时表现加考试成绩的新颖设计有坡度,使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这样的设计可以减轻学生的厌学情绪,特别是成绩不好的学生,他们有了新的目标,争取以平时好的表现,得到老师好的评价。(四)根据学情安排作业因材施教是长期被公认的我目教育的优良传统,是整体提高目民素质的重要教育原则。作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消化,是教师授课的信息反馈,因此,设计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即基础较差的学生布置基本作业——完成教学起码要求;中等生布置优化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刻程度;优等生布置强化作业——注重通过作业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在《长城》一课的作业布置上,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差异来布置:基础较差的同学,熟读课文,默写课后生字,给每个字组两个词,并解释其意思;基础中等的同学,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课文插图中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优等生,谈谈从这篇课文中懂得了一些什么道理,并以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为题,写一段自己的看法。通过给学生分类布置作业,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根除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促使全体学生各有进步,整体提高。
(五)根据学情安排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多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学生预习。这一点对高年级的学生尤为重要,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在下放预习题提纲时不会层次,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以试着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例如:在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预习时,按照学生自学能力的强弱,分别制定预习任务: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预习时主要要求,了解课后生字新词,查参考书标注“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成语意思,并通读课文一遍;自学能力中等的学生,预习时主要要求,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指出哪些句子说明了中华不振。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主要要求,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对周恩来做一定的了解。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期推进的目的。
四、如何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实现有效教学
(一)美化教学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工具。它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者应着力抓好导入语和高潮渲染语的精心设计,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课堂随机的“碎语”“插入语”等鲜活的语言美。
(二)整体教学设计,强化“板块教学”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能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规律,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具体化、序列化,整体统一于每篇课文之中。
(三)注重教材开拓,激活学生思维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培养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着眼于本节课内容,要用活教材,要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拓展与延伸,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能力,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深藏心底的求知欲望。
五、课外拓展延伸,培养学习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注重课外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起着重要作用。总之,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从把握学情出发,达到教学有效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强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不断落实有效教学,努力增强教学效益。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