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语言艺术的现代文学论文
一、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首要因素。作为整体的文学有两个大的构成系统,一是反映生活、抒发情感的意,二是结构形式,这两部分共同组成文学。传统观点认为,“文以意为主”,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辞章是次要的。现代文学理论则过多地讨论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总是对抗多于统一。文学语言较之普通语言二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迥然不同的差异。作为普通语言的强化,文学语言超越了生活,进入文学实质,成为文学难以割舍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我们在接触到文学语言的时候,就进入了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从字里行间里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心理状态。因此,一部优秀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感觉和情绪是融合在形式里的,二者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东西。人类的心理与语言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文学语言以文学的实质形式出现,表现的是人类的思想与情感,从语言中人们看到文学所要表达的内容。人类的思想因语言的丰富、细腻而不断地改进、优化,而优化的思想又对语言有了更多的、自觉的创造与追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现实生活不断地衍生出新的词汇,新的词汇反过来影响生活。中国的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也是这样,从西学东渐后出现的翻译词汇和新造词汇,到学者、政治家对白话文的尝试,接着是“五四”时期对白话文的提倡,到后来白话文的最终定型成为文学主流,文学的发展与语言的进步密不可分。从明朝末期起,西学传入中国,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并没有受到重视与关注。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西方书籍的翻译在中国也兴盛起来,各种翻译词汇的涌入使中国人民接触到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在人们的思想上也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变法思潮首先在政治领域引领了语言的变革,学界开始初试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白话、文言二者并行的语言观出现在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白话文得到大规模的提倡,最明显的就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分歧、争论、交锋,每一个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学界同人们关注,变与不变同样关系到民族身份的焦虑。晚清时期的“言文合一”为五四“文学革命”提供了基础,新文体的大量输入,新词语的大量使用,对晚清时期白话文做了弥补。五四时期文学观念的变革才是晚清时期所没有的。晚清时期的白话文仅仅是作为启蒙大众的工具,五四时期确立了“白话文为正统”的观念,白话文名正言顺地取代了文言文,鲁迅、胡适、钱玄同、钱钟书等人对白话文成为现代文学最主要的书写文字功不可没。进入当代,我国开展了文字改革和汉语规范的活动,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运用有不同程度的规范。此后的韩少功、于坚、贾平凹等人共同继承开拓了中国当代文学语言本体论。
二、文学语言的艺术特性
如果把文学作品比做是一幅生动的图画,是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那么文学语言就是画笔,是传达审美意识形态的手段。为了满足文学审美的需要,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就占据了突出的地位。文学语言指向的是自己自身的内在,它可以天马行空任由作者想象发挥,不需要与生活现实相符,可以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感受就可以了。可以说文学语言的审美艺术性把它区别于生活语言、科学语言,这也是文学语言最显著的特征。
(一)文学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与科学语言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科学著作的主要手段是判断推理和逻辑论证,其特点是高度的思辨性。这一特点就决定了科学语言的抽象性。而文学语言的主要手段是形象的描绘,其特点是感性、具体。因而文学语言要能够绘声绘色、逼真描绘现实生活,要能使读者在读到作品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情绪。其次,科学语言的特点是逻辑性,是把客观世界当做理性的实体来看待。因此,科学语言具有严密、严谨的特点。而文学则不同,每个读者在阅读作品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文学所要传达的信息因读者的理解而有差异,这就是文学语言所发挥的作用。它给读者带来的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的体验。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总特征。
(二)文学语言的间接性
文学语言是传达作者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它与舞蹈、音乐、电影、绘画等艺术作品不同,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直接感知,文学通过语言来传达作者的思想,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加上自己的想象、联想、生活经验,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艺术形象。这也是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的不同,科学语言讲求的是准确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会产生歧义、歪曲原作的理解,而文学语言则不同,它通过文字给读者带来的是不同的情感体验,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想象能力都有着差异性,因此,即使同样的作品在不同人看来也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在现代文学语言中,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追求一种陌生化效果,即使对象变得陌生,让读者在阅读时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此在阅读中理解也有所困难,这也让读者读来不是索然无味,更增加了读者的探索精神。
(三)文学语言的情感性
情感性是文学语言的又一重要表现。科学语言重在理性、客观的描述,它不需要过于华丽的辞藻去表现,而文学的主要功能就是表现作者的情感,表达作者的主观态度,只是在表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手段有所不同,在现代文学语言中,形式可能也会参与到作者的情感表达中。例如,老舍先生说过:一篇作品有一篇作品的情调,语言须为配合作品的情调而生,或悲哀,或激昂。例如,我们要想表达悲哀的语境,那么就要选择那些低沉、哀伤的字,句子的长度也能增加悲壮的氛围,读者读来需缓慢,这样悲情的感觉就呼之欲出。反之亦然,抒情性作品表情达意更加直接、明显,而与之相对的叙事性作品,我们可能要花工夫去体会、捕捉作者的情感脉络。要想得到作者所表达的意,我们不能只局限在文章内,而应该体会文章的言外之意。就像阅读海明威的作品,我们要能把握住他的“冰山理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仅仅是冰山的七分之一,剩下的就要我们自己去体会。
(四)文学语言的个性化和自由化
语言的个性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就小说看来,小说成不成功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联系。现实主义作品强调人物和环境的典型化,人物语言也成为典型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譬如我们所熟知的《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多典型的人物,比如说到吝啬鬼,我们就会想到泼留希金,想到葛朗台,想到严监生,这些都是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其次,作家的写作风格也极具个性化。比如鲁迅的沉郁含蓄,郭沫若的浪漫奔放,茅盾的严谨细腻,很多作家的写作风格已经是我们所熟悉的了,闻其文便能推知其人。文学语言离不开人类的语言系统,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语言本身而言是自由的,但作为文学语言也有着它的身不由己,文学语言要告知读者的不仅仅是文本以内的,更多的是要让读者去体会文本之外的言外之意,而语言之外的就是各种权势话语。这里的权势话语,是因为其压抑文学语言的独立性,扭曲语言的本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语言本身的符号性和文学表现的历史性。作家和读者都是生活在现实中的活生生的人,也必须受到现实的约束,因此文学语言的自由性受到挑战。
(五)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音乐性是和形象性、情感性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语音形式特征,体现在丰富、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上,这种节奏能使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能给读者造成强烈的感官效果,尤其在读现代诗时。以我们所熟悉的戴望舒的《雨巷》为例,诗歌具有韵律美,诗中多数押ang韵,读来朗朗上口;诗歌具有反复美,ang和ou交替出现,巧妙地运用了声乐练习中的练声方式,符合语言的音乐性;诗歌富于节奏美,长短句的交错出现,短促中流露出旋律美,长句富有深情,短句则更显节奏感,整首诗高低交错,抑扬有序,读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余韵无穷之感。
三、结语
语言的发展对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起着很大的作用,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定型与之密不可分。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科学语言虽有联系,但更多的是区别,文学语言所具有的艺术特征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现代文学语言在形式上的创新使其能更好地实现文学的艺术性,让读者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情感深意。要想较好地阅读、欣赏文学语言,唯有正确、深刻地理解和领悟其中的情感表达,只有这样才能有所创新,才能促进现代文学语言的发展。
作者:王韦皓 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4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