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讨3篇

2021-05-25 17746 资产管理论文

(一)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账目不准确,随意性较大

据调查显示,因实际工作中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账实不符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岗位变化频率非常的大,加之岗位交接过程中没有做好交接工作,以致于很多账目不准确,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其次,固定资产分类方法相对比较单一,以致于后期分类、及其核算工作难度加大;再次,数量较大的一些物品、耐用品等,并未列入到固定资产的范畴,因此没有按照固定资产对其进行管理;最后,对于单位已经出租的固定资产,未进行准确的登记、审查,尤其对一些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也未及时办理相关入账手续,以致于大量的固定资产没有形成统一、准确而又全面的账目,没有将无偿调入或捐赠所得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二)固定资产的购置计划性差、盲目性大

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固定资产分配约束机制或者标准要求,加之固定资产自身的购建资金来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导致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方面。此外,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任务量与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量,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现象,而且各单位固定资产分配水平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公平现象,比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连最基本的管理机制也不健全,以致于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因审批、监管机制匮乏而出现严重的购置行为盲目,或者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宏观调控难以进行,导致在固定资产的采购过程中出现重复采购、攀比采购和盲目采购的现象。

(三)重复建设与购置行为,严重浪费了单位资金

从当前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运行实际情况来看,往往存在着很多重复建设、重复购置等行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资源、资金浪费。就目前情况而言,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大多数是来源于国家政府的无偿调拨或者是财政拨款,导致有些行政单位觉得是财政资金,不用白不用,就盲目进行重复购置以及重复建设,且不考虑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益,使得部分资金被长期闲置,造成了严重的流失浪费,相应的管理部门针对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没能执行有效监督以及考核约束,使得管理出现了漏洞,固定资产没能得到很好地利用。

(四)固定资产的处置缺少规范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固定资产增、减行为管理不到位,不规范行为屡见不鲜。据调查显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理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首先,单位新增资产不及时入账,而且已经处置过的资产也不及时的进行报批,甚至在未经相关部门审批、评估的情况下,擅自冲账;其次,缺乏健全、高效的出借与出租管理制度。由于缺乏有力管理而导致这两种情况的出现,极易造成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实践中可以看到,部分单位岗位职责内容并不明确,甚至出现了物资、账目一人管理等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监守自盗等现象,因此固定资产很可能会严重流失。

(五)忽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与维护

一些单位中,固定资产的使用者和维修人员因缺乏责任心,对固定资产不注重日常维护,因此造成单位现有固定资产应用寿命明显缩短,甚至过早的报废、退役。从长远来看,这种加速折旧的现象,很容易造成单位固定资产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六)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验收制度缺失或者是不执行验收,难以确保购置物资质量,特别是一些物资购进以后,根本不是单位所需,因没有相关机制,所以难以落实责任。登记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实践中可以看到,由于对进出物品的记录不准确,可能会造成单位固定资产应用方向不明确,长期以往,难免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监交与移交制度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账目、实际情况之间不相符,部分资产大量流失,难以追究责任。固定资产索赔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索赔不力现象屡见不鲜。实践中可以看到,一旦出现资产损毁或者遗失现象,其成因难以及时准确的查明,甚至即便能够找到原因,也很难落实责任。同时,单位固定资产出租、出借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与不足,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大桎梏。

二、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应当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科学化管理,增强对固定资产购置以及使用、处理的有效意识

为了有效解决存在于行政事业单位中所存在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应该将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固定资产购置资金合理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范畴中。无论具体的资金来源是来自何处,都需将固定资产购置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中,执行相应的政府采购措施。与此同时,可以在现有的资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对现代化科学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构建出一套完整的资产监管信息系统,让政府采购管理者以及资产管理者、资产核算者与预算管理者间能够自如地进行信息交流,对资产的质量以及数量实施动态化监控管理,将违规行为拒之门外,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以及实时性的快速强化。除此之外,仍需加强对固定资产处置的统一化管理,具体来说,固定资产处置包含有报损以及转让、报废、调拨等等多项内容,针对其应该依照先报批再处置的相关程序进行有效办理,认真履行各项审批手续,在没有经过审批的情况下不得自行实施固定资产处置,如若违反,必定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实践中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将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到领导干部考核范畴,以此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加强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同时,还要设定一套科学、高效的资产考核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考核指标。实践中还要注重对本单位财务、资产管理以及资产应用部门的管理,将上述部门有机地协调起来,明确责任,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执行奖罚机制,以保证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应用高效性。

(三)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层次

有关部门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政策、法规等,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方式,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从而在本单位营造一种人人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氛围。

(四)夯实基础,构建可靠的固定资产绩效考评体系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效率所占的重要低位是不容忽视的。针对固定资产所实施的绩效考评工作主要指的是考评主体经过一定的量化指标以及评估方法、评价标准等等来判断与评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使用是否可以满足相应的行政运行需求,与此同时,还针对固定资产购置预算的实际执行效果实施综合性的评价以及考核。经过相应的绩效考核体系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活动进行绩效考评,便于相关部门及时找到管理中所存在的不足,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行为的有效规范,健全完善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督与管理职能,突显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为国有资产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的相关依据。

(五)健全和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制度、体系的制定固然重要,但笔者认为制度体系的落实要远远大于其存在的价值,因此实践中应当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在此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深化预算管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标准,完善和改进预算支出体系,以确保单位固定资产的运行稳定性。通过不断编制预算,来有效延长编制时间,并在此基础上细化预算,以提高单位固定资产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合理性。除以上措施外,还要全面提高单位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这样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数量就会随之增多,管理难度也会增大。因此,实践中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不断创新思考和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及其应用高效性,才能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松子 单位:浙江省联谊俱乐部

(二)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当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重购轻管的现象,即固定资产在采购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重视,层层审批,责权分明,但是在采购之后的使用环节却被慢慢的忽视了。比如固定资产的定期保养维护、固定资产的正常有效使用等。这主要是因为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相应专业知识。在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工作的侧重点不同,部分领导对单位固定资产认识不到位,对加强固定财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因此在安排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是两种误区。第一,安排年龄偏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以及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较低的人员从事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这些人的工作能力有限而且接受新知识、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导致其在资产管理中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和方法。第二,有的领导安排了一些年轻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兼职单位管理固定资产,这些人员虽然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平时忙于工作,只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固定资产管理上。这样的安排显然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二)对固定资产疏于盘点和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往往会忽视资产的日常管理,缺少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或清查盘点制度流于形式,落实不力。由于管理部门监管不力,使用部门疏于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可能出现长期不对账、不清点,致使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为普遍。此外,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调动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登记、使用、报废等情况出现空白、断档现象比较严重。

(三)会计核算存在疏漏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核算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疏漏,第一,有账无实。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疏漏,部分物品报废不及时,造成了长期挂账现象。第二,有实无账。有的资产款项已付,但发票未到,因而形成实物有,而账上无;或是部分资产没有发票等相关手续,长期未入账。第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购买或者新建时使用的是一次性会计计入方式,并没有考虑固定资产的折旧,这就使得固定资产的价值无法体现。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完善考核制度

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财产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固定资产的管理成效。因此,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要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要经常性的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提高其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此外,要建立资产管理成效与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成绩显著的个人要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固定资产管理不力的个人要予以批评和处罚,督促其进一步重视资产管理工作。

(二)完善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盘点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应当加强日常管理,对各项固定资产从购置、领用到报废进行全程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盘点,核对账、卡、物,保证账账、账卡、账物相符。及时入账,对新增的固定资产及时履行入账手续;及时核对、盘点,定期开展固定资产核对、盘点,确保账实相符;做到及时上报,对该核销、报损的资产要及时上报处理,防止账面上记载着巨额资金而实际上物资短缺,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的现象发生。

(三)改革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核算疏漏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方法。比如,可以进行一次彻头彻尾的资产核算,对于清查中的盘盈盘亏应按规定及时处理,对于固定资产报废、毁损及出售的清理,除了注销固定资产有关账目外,还要注意固定资产清理损益的核算。在进行了全面的核算后,要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作为一项日常的工作抓紧抓好。由于固定资产金额大、类别、品种多,有些固定资产还经常变动,因此,可利用微机、专业的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软件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使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步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结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各单位应当不断学习和探索,通过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改进工作方法等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迈进,进而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

作者:李晓 单位:青岛市黄岛区黄岛街道办事处

(三)

一、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管理意识薄弱,重购置、轻管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较大的国有资产购置均是通过申请财政专项资金进行的,与各单位自身的正常行政事业支出是分离的,不影响其正常的业务运转。因此,一旦存在需要更新换代的设备设施等,只需要向财政打申请报告,等待批复即可。有时甚至设备设施还没到达使用年限或状态良好还能继续使用时,就不计成本申请更换,这样就形成了极大的浪费。由于购置资产是不计入正常行政事业支出的,很多单位就存在只重视怎样申请资金去购置资产,而忽视对现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的问题。一旦疏于管理,很多资产就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维护,造成设备设施加速老化、破坏性使用等问题,不但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也缩短了资产的使用寿命。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国有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不计提折旧,也不进行成本核算的,因此国家和单位自身对这一部分的管理一直不太重视,直到上世纪90年代,财政部门才要求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资产清查核实。但是由于积弊日深,多数部门的资产清查仍然不彻底,存在很多的遗留问题。如单位实际占有使用的很多资产,是通过上级部门购置或调拨形成的,本单位根本没有原始的购置凭证或调拨依据,甚至追溯到上级单位仍旧查无可查,这些资产就只能根据估值入账,没有原始单据,也存在与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重复入账的可能;有些资产是自建形成的,但是建成时没有及时入账反映,导致后期对这一资产无法合理估值入账;有些资产没有经过报废审批手续,就被拆解再利用或当做废品被处置等。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各单位资产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情况发生。

(三)低值易耗品管理混乱

由于低值易耗品不属于固定资产,所以很多单位都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更不用说建账建卡、清查核实、维修维护、损坏赔偿等一系列管理办法的制定实施。即使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也普遍认为低值易耗品价值较小,管理积极性不高。由于低值易耗品一般作为存货或材料管理,直接从事此项管理的人员大多属于非专业的人员,不具备财会知识和相关技能,不能很好地统计管理。由于低值易耗品疏于管理,导致大量的物品被一次性领用后就不知去向,特别是领用与管理人员更换后,更是无处可查。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加快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通过近年对国有资产的不断清查、核实,国家及财政部门相继出台了很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督法规及实施办法,如《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等。这些规章制度和实施办法的制定,为国有资产的安全从制度上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要加强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建立健全,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宣传至每一位干部职工,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有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管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二)建立科学的资产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各行政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树立科学管理意识,强化责任。首先,要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构建资产管理信息平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各个单位自身特有的情况具体划分资产种类,建立资产台账,形成准确、完整的资产信息,对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实现动态管理;定期清查盘点所占用的国有资产,确保账实相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申报处理,确保国有资产管理更加安全有效。其次,要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国有资产管理中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

(三)设置独立岗位进行资产管理,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能力

各行政事业单位在机构定岗定编工作中应该单独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岗位,配备专人负责资产管理,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责任和目标,落实资产管理奖惩制度和激励制度,切实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只有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才能充分体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资产管理人员要与财务人员和资产使用部门相互配合做好管理工作,并定期进行培训,对资产管理和单位资产状况加深认识,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保驾护航。

作者:陈青 单位: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七一七发射台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