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2021-05-25 16875 物流管理论文

一、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高职特色不明显

专业设置方向必须与当地的社会背景、产业背景、职业背景及其发展趋势紧密结合。而物流专业是个很广泛的专业领域,包括企业物流、国际物流、港口航运物流、超市连锁物流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区域特色和人才需求现状,明确定位,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可是现实中许多院校没有对区域特色、社会需求等进行认真调查论证,在专业定位上较为模糊,对学生在大学阶段需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将来从事哪些工作岗位,缺乏深入的分析研究,导致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只是笼统的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和当地社会需求脱节。如果物流管理专业在制定专业实施方案的时候适当地对方向做一个合适调整,这样在组织教学中和就业中就有的放矢了。

1.2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很多老师是从交通,计算机或经贸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理论知识不系统,因为害怕讲错,往往照本宣科,甚至教学课堂只能读书;不少高职教师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站到高职讲台的,高职职业教学理念缺乏,还按照自己在本科或研究生的老式学法教导高职学生,并且对物流行业实际岗位的工作情形不熟悉,不知道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造成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低下;有些老师虽然来自企业,但由于长期脱离企业,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目前高职物流专业能够系统掌握物流知识,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于一身的优秀教师数量十分有限。

1.3教材建设不完善,内容与现实脱节

物流行业属于新兴产业,而符合高职特色“对口”的教材需要编写者对企业深入的了解和沟通。现行教材往往将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压缩式”修改就“拿来”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环节设计少,没有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来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适应企业工作。另外许多物流理论从国外引进,没有形成与我国实际相吻合的理论体系,介绍的是先进国际物流技术,而实际面对的是国内普遍落后的物流设施及管理水平,造成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加上办学经验不足和条件有限,实验室建设和实训课程开设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教学内容既不符合现代物流发展实际,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思考

现在流行的物流管理专业一种指导思想认为,课程的所有要素是由工作任务决定,任务的要求决定课程内容和逻辑路径。这种观点低估了课程开发中人的价值,也低估了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因为教学实践要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并且不同的教学思想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过程,因而需要不同的课程模式做支持。工作任务可以决定课程的主体内容,以及建立知识与任务联系的必要性,但工作过程不能完全决定课程的逻辑展开过程。所以,课程开发应当整合工作过程、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笔者认为高职物流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适应性原则。课程开发不能闭门造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落脚点,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等素质的综合培养,增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将企业的实际需要融入到本校物流专业日常教学目标和任务当中,建立新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

2.2渐进原则。课程开发紧紧抓住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这一点,并不是所有课程全面开发。鉴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的核心思路应是专业核心课程启动,专业主干课程跟进,其他课程逐次展开的顺序进行开发。这样,从课程开发伊始,就抓住了对学生职业能力影响最关键的核心课程,也就是抓住了重点。在开发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结合自身情况再逐渐对其他课程进行开发,循序渐进。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内容

3.1打破学科体系,建立职业为本位的新课程和教材体系

以职业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科为资源,把必要的知识、技术重新组织加工成以专业为主线的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教学体系体现高职教育的共性特征与功能,实践教学体系突出职业技术教育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在课程功能上注重学生操作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构建以掌握高新技术应用能力为特征,与理论教学密切结合的实践课程体系,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实行“突出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终极目标即是课程设置和授课过程体现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相结合,注重社会和职业双向度的统一。

3.2科学设计课程开发程序

通过对企业调研明确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研究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一条明线,以基础知识系统化和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化为两条暗线,来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组织编写实务性较强的、任务驱动模式的立体化精品系列教材,并在教材中融入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以及素质教育。

3.3岗位实务导向型课程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高职教育,主要的任务是培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实际需要的物流服务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突破学术人才培养所采取的学科中心型课程模式的束缚,根据涵盖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知识的职业能力要求,面向岗位任职需要,构建“基于技能培养,面向岗位群集”的课程模式。按照岗位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情景,回归工作实际原貌,重组内容,开发课程。武汉商贸职业学院组织有关教师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以岗位定课程,结合实训室相关实训条件编写了《运输管理实务》和《仓储管理实务》教材,本学期正在用项目任务驱动模式进行上课,理论与操作相结合,后续还会开设《货代员实务》、《快递员实务》等一批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指导学生技能学习。在教材选择上,也会多选择以实际岗位命名的教材,条件成熟会继续组织本院教师结合合作企业实际编写相关教材,以求让学生对岗位工作的认识更深刻。

3.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

积极推行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考核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设置。对于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如《仓储管理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商品采购实务》等课程可以要求学生设计方案或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形式换取学分;对于理论课程,可以采取综合考核方式,由主讲教师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及试卷成绩确定成绩;对于操作性较强的课程,考核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实训报告、实训项目考核情况确定成绩;校外顶岗实训由校企双方指导老师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顶岗实习测试成绩确定综合成绩。物流专业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在探索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

作者:李珍 单位: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