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探讨

2021-05-25 8402 国际贸易论文

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的变化特点

目前来讲,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正呈现出新时期的特点,下面分别从农产品的结构、市场结构、国内以及国际区域特征、贸易方式和贸易主体的角度,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特点。

1.农产品结构变化特点

从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的结构构成来看,我国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相比于以粮棉油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导的出口贸易,目前我国的出口已经转向了以园艺类产品和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为主的结构。由资料数据可以看出,在2001年,园艺类产品和水产品的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为五成,到了2010年,这两种产品所占比重已经达到63%。从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上世界80年代中期到2010年的这二十几年时间,我国农产品的进口总额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我国农产品进口的物品构成中,油籽及含油果实和植物油增幅明显;鱼、甲壳及软体类动物及制品和蔬菜及水果进口份额略有增长;食用畜产品以及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份额则略有增加;糖、糖制品及蜂蜜和烟草及饮料制品份额略有下降;非食用畜产品进口份额明显下降。其中,大豆和棉花在进口中所占比例很大,是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进口的重点。

2.市场结构变化特点

在以往,亚洲地区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所占比例达到七成以上。随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这种状况有所改观。到2011年为止,亚洲地区在我国出口农产品所占比例有七成下降到六成,并且欧洲地区所占比例也有14%上升到21%左右,对其他各州的出口也在逐年小幅上升。从出口国家的角度来看,对主要的传统农产品出口市场——日本、中国香港的依赖程度也正在逐步下降。从我国农产品进口趋势来看,在二十一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对农产品进口的来源表现出一定的发散的趋势,但仍处于相对集中的阶段。

3.国内区域结构变化特点

就国内的区域结构来说。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省份依旧是东部传统农业省份,同时,其他地区也正在发展,但增幅不大。就具体的省份来说,山东的农产品出口基础最好,并且相较其他省份的差距正逐年扩大。从农产品进口的省份分布来看,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前5个省份的份额正在逐年下降,这说明我国的其他省份的进口幅度正在逐年上升。

4.贸易方式结构变化特点

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贸易方式仍然是一般贸易,占到贸易总额的八成;其他方式的贸易,比如加工贸易,所占份额不足二成。

5.贸易主体结构变化特点

传统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国有大型企业几乎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进行,外资不断涌入,而且民营资本也已经蓬勃发展起来,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打破。农产品出口的主体中,私营经济体的经济成分已经开始进入,并平稳发展。在农产品进口的主体中,外资企业也在不断涌现,并占有较高份额。

二、对相关政策制定的一些建议

针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特点,可以对相关农产品贸易的政策制定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同时针对国际市场的需求,需要及时有效的调整我国农产品的贸易结构。着力发展一些水果、蔬菜等高收入的农副产品,并大力发展相关农产品的加工、深处理,提高农场品出口的档次;并且不断优化农产品整个产业链的结构,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出口中的综合竞争力。同时,还要保证农产品食品安全,制定严格的安全标准并严格执行,并且通过进口国内缺乏的农产品,补全我国农产品的供应需求。

(2)要提升我国农产品的丰富性,实现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多元性;进出口的多元要兼顾施行,不断减小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对部分市场的国度依赖,降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风险和成本。特别的是,对于农产品的进口,要不断开拓新产品和新市场,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范围,由此形成我国农场品进口大国的大国效应,并在国际上保持一定的影响力,成为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制定者。

(3)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扶植私营企业进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一方面,作为国有企业的补充,进一步丰富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将民营的农场品打入国际市场,提升我国农场品贸易的国际渗透率,并将本国企业融入到全球的农产品价值链中,并逐渐形成主导因素。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私营涉农企业纵向、横向的产业联合发展,增强其集体对外的议价和渠道控制能力。政府还应充分发挥产业组织政策的导向作用,合理利用外商投资的产业指导政策,促进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的联系和合作,为私营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供平台,提高其全球农业价值链构建的参与程度。

作者:王燕铭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