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的研究
一、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换位”思考
心理换位就是以人为本,教师多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思考问题。
1.教育教学中的“师道尊严”转变为“人人平等”。教师,作为课堂的教学的主导者,要在知识上主导,在情感中主从,即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与沟通,以心换心。教师要多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少一些训话、批评、指责,多一些理解、鼓励和帮助,以教师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教师一定要杜绝把自己课堂的管理者的身份看得太重的心理,在课堂中高高在上。这样的课堂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空间,严重阻碍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会在学生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如何教出被学生喜欢的课程呢!在我们的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努力提倡“心理换位”,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每个学生的学习。譬如,我现任班级陈同学,很多老师都说他是班上异类,成绩差,我行我素,不认真听课。但通过我的观察发现,他的观察力和知识深度比其他孩子要强得多。我尝试着用实验中的细节引起他注意,请他回答他观察的细节,发现他每一次都答得比其他同学完整详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他找到了自信,逐渐转变学习态度,学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2.教育教学中的“教师的严厉”转变为“父母的严爱”。初中的学生处于半成熟时期,兴趣、爱好和理想都不稳定,他们自我意识增强但独立能力较差。教师要掌握好学生心理特点,应该像学生的父母一样更多地在感情上、心理上迫近学生的心态,用爱心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任的桥梁,让学生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心理上更加接近,感情上更加融洽,学生就会以同样的爱回报教师,并把这份感情转移到教师所教的课上,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二、教育教学中“观念换位”的思考
1.教育目标必须换位。不得不承认,课改的目标是推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基于教学资源有限,教育竞争激烈的格局,很多学校和教师仍然把学生的成绩提升到了比最初教育目标更高的位置。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不得不在此呼吁,我们必须把错误的认识转变过来。把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向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转变。我们必须有容乃大,培养学生方方面面的能力,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是简单的知识,更有方法和精神。拿物理课程来说,我时刻提醒学生们,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既要学习这门科学中思维、方法、知识,也要学习这门学科中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介绍物理学家及其科研事迹能促进知识与科学态度的学习,如牛顿的“牛”,他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他的“顿”,在实验室把“手表”当成“鸡蛋”来煮,让孩子们体会他在研究中的专心致志。在物理量学习时,我强调物理单位是物理量的生命,有单位的物理量如果没有了单位就没有它的现实意义。在物理习题练习中,我尽量锻炼学生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独到的能力和感觉,我简称为“物感”,我把它比作为英语学习中的“语感”。
2.教学方式必须换位。在教学方式上,由封闭式向开放式换位。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上,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生活中获取知识;到图书馆、实验室、网络上获取知识,这样就可避免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过死的现象,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各学科之间要互相渗透,文理协调发展,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学生偏科现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让孩子走出课堂,通过家庭实验,图书馆查找资料,相关跨学科问题的设置及解答,文理交融的比喻分析来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比如到操场上去了解平均速度;在家里观察水的沸腾;到图书馆去认识与导体、绝缘体相关的超导等等。
3.培养模式和途径必须换位。①由面向优生转为面向全体。我们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利用学生的特长帮助他们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通过在学生中成立物理社团或物理兴趣学习组来发挥不同学生的物理特长。通过侧重点不同的各类社团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和发展舞台。对于学习知识要求高的学生,推荐他们进入“知识学习组”,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了解科学前沿知识;对于喜欢奇思妙想的学生,推荐他们进入“科技创新组”,鼓励他们创造发明,把自己的新奇的想法,变成自己的作品;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参加“科学实验探究”,总结自己的实验结论,找到课本以外的其他知识。多年来,社团的学生分别获得过全国或市级物理竞赛一、二、三等奖。有一名张同学,因竞赛优异,特长得到认可,获得重庆市破格报送“北大理科实验班”;有一名杨同学,发明的“卷筒纸取芯器”获得全国宋庆龄创新发明金奖,发明的“安全插座”获得重庆一等奖。这些同学中不乏成绩中等及更往下的,但是他们的优势和特长得到了培养和发挥,而这个工作正应该是我们教师去发掘的。②由智力素质转为人文素质,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智力素质的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教育教学中“角色换位”的思考
角色换位的实质就是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去思考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什么、需要怎么学、如何被引导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分析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成长的合作者、促进者和朋友。
1.由备“知识”转变为“备知识和学生特点相结合”。教师备课活动的重点不应仅仅在于研究课程标准或教材,而应转变为研究知识和学生,研究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研究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需求和所学知识关系,研究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等。备课活动不应该仅仅琢磨教师怎么教,更要注重的是课堂上学生怎么学、怎么有效开展学习活动的,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点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如何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参与,如何能让学生的眼、耳、口、手协调并动,这些都是教师备课活动应思考的问题。
2.由“单一的课堂”转变为“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师如果把自己安排在教室的一张课桌上,一样会厌倦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口、几张幻灯片的周而复始,所以教师必须阶段性地推陈出新,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从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情景的设置等方面注入新鲜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形式多变而中心不变的教学中让学生爱上课堂。①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由讲解型变为自学合作型,甚至逐渐转变为互教互学型。让独立学生自主预习,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在学生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让学生教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老师只需要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层次指导,让他们代替老师做大部分的课堂教学工作和课外辅导,老师在课堂上只对极个别问题进行答疑。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收集更多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如文字资料、图片信息、视频信息等,让学生能从更多的途径了解和接触所学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老师变为朋友,让学生把感悟深刻的东西讲出来,通过教师正确引导掌握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很强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教师如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3.由“追求问题答案的唯一”转变为“问题答案的灵活和多样讨论”。善于思考比一个标准答案更加重要,如果一个问题的设置只鼓励获得唯一答案的学生,而否定了善于思考的学生,只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投入到思考中,并进行充分讨论,真正把“问题”权还给学生。对于答案固定的封闭式问题,教师要允许学生对唯一性答案有质疑的权利,在教学中不急于公布答案,给学生以阐述自己观点和见解的机会,利用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越来越不爱提问题,主要因素之一是长期养成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或满堂问满堂答的习惯,扼杀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题,养成学生善于提问题的习惯,真正使课堂变成“我要学”、“我会学”的舞台。
四、小结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教学特点鲜明,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加应该重点关注“换位思考”带来的影响,更加应该从学生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规律的方方面面去强调学生的特点,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更应该多关心和爱护学生,引导他们走向知识的正轨,思想的正轨,只有方向的正确性,才能保障教学的效率。我们也相信只要平时肯下功夫,善于下功夫,将换位这种方式灵活地运用到教学上,我们一定能够让现在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牟银勇 吴波 胡南 单位:重庆育才中学 重庆理工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6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