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2021-05-25 24324 教育改革论文

一、阻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成效的因素分析

(一)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不明确,办学特色不鲜明

我国高职教育的起步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较晚,教育改革过程中,对于高职教育的内涵、特点以及发展模式等各方面存在着不同认识甚至是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当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中,所采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很多时候偏离了重实践和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轻职重普”的思想在高职人才培养实践中普遍存在,使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未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用。其次,不少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很多时候在高职教育与技能操作培养之间划等号,把高职教育的作用等同于技能操作培养,没有深入认识到学生对于基础理论学习和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和办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质量。最后,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其学科建设未能很好地配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过分关注办学规模大与专业建设全,办学未能很好地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能体现出本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

(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实习实训资源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目前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缺口还很大,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水平。而且投入还呈现出地区性的明显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地区的高职教育经费要高于边远落后地区的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同时,我国高职教育的经费来源,方式比较单一,不少高职院校的经费基本上来源于财政拨款与学杂费收入,而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我们都知道综合职业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我们加强对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为其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训课程,这一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购置各种实习实训设备、建设各种实习实训基地。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经费来源的不足、资金短缺严重限制了高职院校在实习实训资源方面的投入,导致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少、设备短缺、配备远远落后于行业标准,高职院校难以提高其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影响了高职教育优质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职教特色的有效发挥,最终影响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成效。

(三)高职教育未能很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

当下,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不少企业都没能有效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之中,高职院校未能较好地发挥企业在教育改革中的积极的引导作用,致使不少高职院校缺乏对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的长远考虑与研究,不少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远远偏离人才市场、企业单位对于人才需求的经济发展规律,不少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时,要么与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与企业用工需要脱节,要么有盲目跟风人才市场需求、盲目迎合企业的用工要求,使高职人才培养走不畸形发展之路,这些都不利于缓解当前高职毕业生严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压力。在经济不断发展、转型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的新形势之下,原有的一些劳动者需要通过岗前、在岗、转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方式不断地学习各种全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对于人才职业素质变化的需要,但是不少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此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现象较为普遍,高职院校理论教学的比例远远要高于实践教学的比例,理论课偏多而实践课偏少,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不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缺少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学队伍,这也严重影响到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了高职院校优质职业人才的培养,导致高职院校未能很好地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成效不明显。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改革成效的对策

(一)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突出办学特色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未能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未能较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优质高职人才的需求,并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首先,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对行业的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区域经济、区域社会的发展,把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地规划专业设置以及相关课程设定。其次,高职院校应该集中全校的优势教学力量,加强优势学科建设,加快发展优势专业,并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结合当前人才市场对于高职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调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从而突出本校办学特色,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最后,高职院校还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的实际性,以开放民主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管理,通过举办多方位的工作岗位培训,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牢固的人力保障。

(二)吸引社会力量办学,走产学结合之路

鉴于我国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育经费来源不足,经费来源方式单一,缺乏实习资源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应该主动、积极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中来,通过社会办学力量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地增加高职院校办学的经费来源,增加高职院校的实习资源,强化高职院校的办学力量,从而极大地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学校—企业—社会”可持续发展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应该积极主动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与教育教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邀请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从而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能够符合人才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用工的各种要求。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企业的各种用工标准与要求,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的培训,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各种实习实训计划应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确实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达到不扰乱企业生产与人才培养的目的。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只有使学校成为产学研的中介环节,使学校、企业、社会有机地协调发展,才能把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吸引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中来,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费、实习实训资源支持,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智力支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过程与结果并重

高职院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各种技术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批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师队伍的大力支持。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如此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国大力建设双师型队伍、大力引进生产一线兼职教师,并将各种最新的生产技术以及发展趋势引入到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之中。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实际,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互动,请企业中精选优秀人才到学校去参与教学工作,充实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对教师进行实践性教改和创新培养,从而培养出一批创新型、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健全职业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科学评价教师的教学劳动成果,发挥教学评价制度的激励作用。此外,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方面,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将完善的考试题型与企业的评价制度有效地结合起来,双管齐下检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安娜 赵锐 郭花蕾 刘春萌 单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