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大多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但教学效果差、教学效率低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1教材更新“慢”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据。这里的“慢”,其实只是一种相对概念。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已经尽量采用了较新版本的教材,但教材内容的修订、补充与完善是需要一定的周期的。而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信息时代中最为先进的科技成果,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更是远远占在时发表展的前沿,例如,计算机操作系统从WindowsXP、WindowsVista、Windows2007不断升级;文字处理软件也甚至已经开发出Office2013;CPU发展也同样如此,这样的现实情况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自然显得落后。
1.2教学模式“僵”
教学模式是师生开展教学实践的组织形式。高职计算机课程的课时少、内容杂、任务重,本身就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增加了难度。目前,高职计算机教学多采用任务驱动式和项目教学两种模式。从理论上来讲,此类教学模式应能够较好地满足增强课程教学实践性的要求,但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的教学任务繁重,高职学生的基础又相对薄弱,使得教师的项目和任务讲解、技能示范仍占去了整个教学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演练的时间所剩不多,也就难以进行有效实践训练,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学生兴趣“低”
学生是师生开展教学实践的重要主体。一是,学生学习自制力差。高职学生有初中起点和高中起点两类,尤其是初中起点的学生,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学习自制力也较差,对于偏重于理论讲解、缺乏实践性的知识讲解更是不感兴趣,甚至将计算机机房当做是睡觉、玩游戏和手机的场所。二是,学生学习基础弱。这与高职招生的现实情况有关,参加高职教育的大多数是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他们的底子薄、学习习惯差,计算机理论学习对于他们存在一定难度,进而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兴趣。
1.4考核方式“单”
考核方式是师生开展教学实践的评价环节。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机考两部分。对于重视实际操作的高职计算机来说,这样的考核方式片面且偏重于结论,难以全面考察出学生对于各项计算机基础技能掌握的实际情况,对后续的实践教学改革也缺乏指导性。
二、增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践性的有效策略
高职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学习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为了增强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可以尝试采取几点策略:
2.1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一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做到尽量“精讲”“、实讲”。其中“,精讲”就是要用最为精炼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某种概念“,实讲”就是要将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及实际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二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应当密切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的联系。例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讲解Excel软件时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这一软件设计某公司某年度的财务报表;对于某机械专业的学生,在讲解PPT时可以要求学生用PPT制作介绍机械运行原理的课件,等等。
2.2强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性”
一是,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比例。通过创设有效的实践情境,促使学生一直身处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中,学生在多实践、多操作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二是,开设国考过级培训班。为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二级MSOffice考试的学生进行辅导,提高考试通过率,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热情;三是,增加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开设计算机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与计算机机房的维护工作,鼓励学生动手组装个人电脑等等,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兴趣。
2.3强化教学评价的“实践性”
一方面,创设评价的“情境”。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创设实践性的考核情境,要求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其计算机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知识、实践中训练技能、实践中提升素养;另一方面,关注评价的过程性。对学生每一节课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定期进行汇总和总结,引导学生感受到自身在实践技能方面的不断提高与持续进步,使其从内心中认同并更乐于参与计算机实践学习。
作者:胡苏瑶 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6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