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当代中医教育存在的问题
然而,在成绩的背后,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当代中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中医前辈感慨:“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1.1忽视中医文化传承
中医不仅是一门临床实用医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明清以前的西医相对滞后,也很少传入中国,对中医的影响甚小,老百姓生病了基本都是用中医进行治疗的。而且,这一时期的中医师终生接受的几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诸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释道文化都有较深的认知。俗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不胜枚举。古代还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之说,更是形象地道出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目前中医院校教育普遍忽视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缺课”,中医文化的欠缺,对中医的传承非常不利。不少中医院校淡化中医经典著作的传授,四大经典课时越来越少,有的院校将四大经典合为一门课程,甚至将其作为选修课。而介绍中医文化的《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往往都是选修课,对中医名家经验的传授更少,加之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能动性较低,导致学生中医文化底蕴不足,知识面不广,对中医缺乏深厚的感情。
1.2西医模式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二者在起源、思维方式、诊疗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我们所从事的中西医结合,初衷是将中医与西医统一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模式,使学生“既中又西”,充分利用中西医各自优势,更好地诊疗疾病。然而,课程设置上,中医课程日趋淡化。很多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往往占一半以上,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英语、计算机等其他课程又占去不少课时。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本意是培养具备相当临床经验及科研水平的复合型高级中医人才。但是,目前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科研能力的培育,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不再是中医理论、临床技能及科研水平的综合能力,只要能申请课题、发高质量文章(最好是SCI),学生就能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甭管你会不会看病。在这种氛围下,为了完成课题、毕业、就业,学生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室中,导师为了个人职称也往往忽视学生的中医理论及临床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真正用于学习中医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学习中医短则7年,长则11年,却往往不能独立应诊,可谓药不识几味,方没记几个,中医不曾精通,西医有些糊涂。正是由于中西医结合的观念、方法及标准完全是按照西医的一套,其结果只能是中医教育的西化、中医科研全盘西化。
1.3缺乏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医的传授,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在其悉心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掌握中医理论精髓,逐步学会应用这些临床经验。在院校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机械性记忆去消化前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难以有机地结合并融为一体。而且,目前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师,往往研究生出身,理论、科研有余,临床经验非常有限,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忙于科研、职称晋升,教学热情不足。在临床实践方面,目前各级中医院临床诊疗的西医化现象非常普遍,病房基本都是西医的一套,门诊应用中医思维进行的诊疗行为也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早年的临床工作适应性较差。
1.4中医药人才就业难
中医院校学生就业困难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任何一门技术、学科的招生,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对于学生则是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往往不尽人意,因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在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以及中医诊所从事医疗工作,而上述机构的规模相较西医院来说要小很多,又因为近些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供远大于需。加之中医院校的学生存在“中不中,西不西,科研又一般”的普遍问题,很多西医院(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医院)宁肯要西医的本科生,也不要中医的研究生。这种尴尬局面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使得不少学生被迫研究生改上其他专业,甚至转行。
二、应对策略
当前高等中医院校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了解问题的在哪里,正如医生治病需要了解患者所患疾病及其特点一样。
2.1摒弃“中医是伪科学”的观念,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绵延几千年的中医,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民族的繁衍不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近代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中国人对自我民族的认同越来越低,对中国传统文化日趋抵制,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当然也不例外。从1879年的经学大师俞樾第一次明确提出废止中医,到北洋政府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提出废止中医,直至今日的某些人,一次次的“废止中医”之风席卷中国大地,中医药非但没有烟消云散地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为什么?源于几千年的中医早已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源于中医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面对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面对“中医是否科学”的不断质疑,面对一次次“废止中医”浪潮,中医应该怎样应对呢?笔者以为,当前中医的当务之急不是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证实自己是否“科学”,不是用还原论的方法来寻找中医的物质基础,而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地去研究如何提高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临床疗效。对于人类健康而言,“科学”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临床疗效才是检验医学的标准。“科学”的医疗手段可以用,“非科学”的医疗手段只要能治病为何不拿来用?中医几千年的临床经验早已证实的理、法、方、药,经历了无数病人的临床实践,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在积极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唯有此,作为“原创医学”的中医才能保持其永久的生命力,蓬勃发展。笔者以为,在中医药知识体系传授之前应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医之前,首先补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中医药典故、中西医文化比较等课程,既能使学生从源头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又能使其在比较中、西医不同中培养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2.2优化中医课程,突出中医特色,兼顾西医知识
现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是盲目效仿西医院校的。相对于古人,当代人学习中医要困难许多。从小学至中学,学生一直接受着数、理、化知识,人们早已习惯唯物的、科学的事物。进入中医院校后,突兀地接受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络循行等知识,一时之间不觉一头雾水,晕头转向。不仅如此,中医院校的学生还要学习诸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等西医课程,而且其比例逐渐增多。中医是高度抽象的、模糊的,西医是高度直观的、细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在中医初学者的头脑里不断斗争,使得初学者往往不知所措,大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势。早在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生5位老中医就当时中医教育及毕业生所存在的问题,向卫生部递交了《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这就是现代中医教育史上的“五老上书”。五老认为:“中医学院培养目标是高级中医师”,“中医学院加西医课,其目的在于:使现代中医师具备一些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医学科学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这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在保证学好中医的前提下加西医课。”50年前,中医院校还有相当一批诸如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等老中医,中医老师一般都是临床医生,有相当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基本也没什么科研压力,加之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朴实,老师往往以授课传道为主。所以,当时的学生相比于现在的学生,其中医功底要扎实很多,即便这样,5位老中医还是联名上书,其目的就是“必须在保证学好中医的前提下加西医课”。因此,当前高等中医院校更应加强学生的中医学习力度,在课程设置上要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和理论体系,不能面面俱到,需突出中医特色,增加传统中医课程,特别是加大中医四大经典等课程及名中医经验的传授。
2.3维持适度规模,加大师承教育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生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中医院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瓶颈。一方面,高校扩招虽然从某种程度促进了学校发展,为社会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限制,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在当今医疗环境中,中医早已从绝对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从属地位,地位的转变必然使得其需求有所改变。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中医院校应正视现实,不能片面追求学校发展而盲目扩招,需维持适度规模。中医的优势在门诊,具有“简、便、廉”的优点。西医的诊疗离不开现代化的化验与检查,而中医则只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即可进行相应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中医的需求更是逐年增长,而这个需求是对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诊疗手段的需求。而传统中医诊疗的传承更多来源于中医的师带徒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重视师带徒模式。可喜的是,目前国家已意识到传统师带徒模式的重要性,不少中医院校已经开始将师带徒引进日常教学。今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师带徒教育的力度,摸索新时期下师带徒的新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既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医学人才,更具有传统中医诊疗能力的高级中医师。
三、结语
当前高等中医教育质量关系到中医药的长远发展。我们需正视现实,不妄自菲薄,也不盲目自大。要从观念、文化、课程设置等多方位入手,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事业的热情,切实加强学生中医理论及实际中医临床水平,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杨明 杨强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