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一、当前专业教育中创业教育模式的弊端
1.强调“以教师或学校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
当前专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关注点是教师能否在一定学时完成创业课程的授课计划,而不是多长学时范围内学生能否获得较完整体系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教育。纵观各高校的培养方案,大多数学校是通过一门创业课程来落实教育部规定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各专业对创业教育不是很重视,大多数创业课程安排的课时一般设置为每周2节课,一学期18周完成,这样短的教学课时要完成知识面较广、实践性较强、难度较大的创业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学校片面强调创业教育是就业技能的培养,为了方便,把创业教育分配给就业中心来管理。这种指导思想下,淡化了对大学生创新创意的人文素质和价值观的培养。认为创业教育只是适合少数创业者的教育,是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没有真正理解其创新和创业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因而各专业没有在专业教学层面推进普遍的创业教育。
2.创业教育与学习者的专业知识和课程相脱离
近年教育部一直强调要把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明确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从学科角度看,创业教育是众多学科的综合,与创业理论相关的跨专业课程很多,但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却呈现出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的现象。一是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离。使学生运用原有专业知识“同化”和“顺应”创业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效果下降。二是创业课程没有安排先修课程,创业课程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财务会计等课程。由于缺乏先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很多专业的学生对创业课程里面的知识点无法理解或理解不透,影响了创业教育的效果。
3.强调“教学环境”的设计,忽视“学习环境”设计
随着教育部和社会对创业教育的重视,高校的创业教学环境已经不只是前几年只有一本书、一个教室这么简单的教学环境。一般学校还会设置创业教育中心,设置创业实验室,为创业课程购买创业模拟软件,为教授创业课程的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软硬件环境。但创业教育不能只是纸上谈兵,不仅要有模拟的环境,还要创造强调实践的学习环境。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学习环境设计上表现不足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未构建多层次创业实践平台,创业活动流于形式。一些高校虽然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但多数大学生只是为比赛而比赛,很多只是留下书面作品,根本没有机会或根本不打算将创业计划付诸实施。这种无需考虑付诸实践的创业计划书,在可行性和风险等创业知识教育上肯定是受影响的。二是校园缺乏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高校创业不仅缺乏创业实践平台,还缺乏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和信息化平台,缺乏优惠的创新政策、更多的创业基地、更有效的创业信息,缺乏有效的外部支撑服务。三是在校园里仍推崇专业学分为重,而未形成“推崇创新、尊重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只设立考试分数和德育分数为主的奖学金,很少学校有设置以学生创新能力为指标的奖学金。
4.以“教师传授”为主要教学方法,使学习者对创业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
在传统的讲授教学中,由于不能提供创业实际情景所具有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因而使学习者对创业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一是创业教育偏重理论性、知识性传授,往往局限于课堂填鸭式的知识传授型,较少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效果不佳。二是在创业课教学过程中不注重模拟商业竞争情景下的角色扮演与互换,无法激发学生对创业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开拓创新性。三是当前教学方法虽开始多样化,但仍局限于狭义的参与式教学。一些高校教师开始运用课堂讨论、头脑风暴、案例教学、项目训练法等互动式教学,但在课堂教学的固定环境中,师生之问主要是就“教与学”进行简单交流互动,学生主体简单参与,比如教学过程中通过是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答问题。四是缺乏与互动教学方法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国外已经开发出一些很受学生欢迎的创业学的教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估标准。但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已经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的一些高校在选择教材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二、建构论视野下专业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
1.在“以学生为中心”指导思想下,制定适
合创业教育的专业教育培养方案建构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会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教学设计结果。高校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要求将创业教育贯穿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实际上突出强调了各专业的培养方案要在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把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确定为专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设计专业教育培养方案中,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内容融入渗透到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理论教学中,在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实践中突出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此外,还需建立有利于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保留学籍,待补修完规定课程和学分后,发给毕业证书。
2.设计以专业课程为基础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建构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才能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及以往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和解释,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能力的基础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课程体系改革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点,目标要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以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学生为导向,立足创业与专业相融合发展。基于专业课程下的创业教育,更有利于营造出校园浓郁的创业教学氛围。因为在专业课程中实施创业教育,可使创业教育的受众面更广,同时可将创业问题置于专业案例背景下来思考,比起单纯的开设创业课程针对性更强,专业课教学比较容易营造逼真的行业和专业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比较容易调动,更容易完成创业知识意义的建构。如在创业教育成效上受教育部高度评价的中南大学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开设创业教育通识类、技能类、实训类课程共86门。在美国大多数高校,把创业教育与实践设置为专业的研究方向。
3.注重建立配套的创业教育学习生态系统环境
建构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罗杰斯认为,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学生最有意义的学习,只有面对真实的情况,学生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创业教育不仅涉及创业学理论,创业计划大赛等课外实践,还涉及公司营业执照申请,税收法律、知识产权、创业资金资助和风险投资等。如全世界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典范美国斯坦福大学,为提高学校创业教育效果,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形成了创业生态系统。在斯坦福大学除了构建多层次创业实践平台,锻炼大学生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其创业进行热身外,还将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为学生创业服务。学校成立专门服务创业的机构,建立帮助创业者申请知识产权的办公室、建立创业签署合同见证办公室等,启动创业资金资助制度,为学生创业提供优质的各项创业服务,极大鼓励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欲望。
4.注重在协作互动式学习体验中实现创业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论认为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过程。通过协助式的“协作学习”群体环境,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与教师思想和心灵的交流,才能自觉地接受科学的理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建构论,不管是用何种教学方法教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协作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和合作精神。创业教育要注意创设参与情境,灵活使用分组讨论法、游戏法、创业角色扮演法、创业案例分析法及企业经营活动情景模拟法等,提供必要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思想观点,展示自我,全面展开教学内容。要注意以团队为单位,通过有新意的课堂环境布置,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团队协作沟通的氛围,有效打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隔阂,引导和鼓励不同思维之间的激情碰撞,突破原有的认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主动建构和完善创业知识体系,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培养和形成新的对待创业的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创业教育的效果。
作者:肖志明 单位: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