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2篇

2021-05-25 14802 经济发展论文

(一)

一、农村道路建设的现状

农村道路的建设,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位置。当然,更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在实际中解决,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建设。①资金不足。我国尚待建设的农村道路数量众多,所需投入基数也较大。农村道路建设所需的资金是仅靠国家补助远远不够的。目前为止,农村道路建设的资金筹集无非是以下几种:国家政府补助一部分资金,社会爱心人士捐助一部分,建筑工程队承包一部分,而大部分的资金则需要农民自身承担。但是,我国农村常驻人口流失严重,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导致资金筹集困难,靠国家补助仅是杯水车薪,许多道路工程队甚至面临破产的危机。②缺乏管理。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管理而是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是我国大部分农村道路建设面临的一个问题。农村道路建设监管办公室只有少数城乡政府有设立,保留有足够的资金和足够的人力外,其他城乡政府都没有设立必要的管理机制,严重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在农村道路的建设过程中,缺乏对道路建设进行监管的执行者,很难以保证建设出来的道路的质量,达不到国家的要求不说更是造成了大量的资源资金浪费。甚至有些农村道路建设好以后,不懂的也没有资金对道路进行必要的养护工作,降低了道路使用的寿命,对必要的经济联系沟通造成阻碍,不利于进行农村经济的发展。③缺乏专业人士帮助。将科学、进步的思想引入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一步。为达到这一步,就需要很多高学历的有潜力的年轻人以及知识分子加入。一方面,如何讲人才吸引到农村并且留住是目前很大的一个问题。另一个方面,许多农村本地的人员大多缺乏对科学以及政治方面的认识,可是他们又是建设农村道路的主力人员。这样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产生认知的或多或少的偏差,影响并阻碍了农村道路建设的进度进程。

二、建设农村道路的改善完善方案

农村道路的建设,困难阻碍众多,但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则需要有条理的,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的解决问题。①完善筹集资金方案。要进行农村道路的建设,首位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资金的筹集。只有解决了资金困难,才能确保农村道路的建设顺利进行下去。首先农村自己应成立相应的农民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在政府与闲散农民之前形成一条纽带。由于国家政府机构与农民阶层缺乏联系,农民或多或少在建设过程中有欺瞒,再加上政府无法切实了解到农民的所想所需求,导致于国家拨下来的补助资金远多余农村农民实际收到的资金,导致补助资金沉淀。成立农民自己的组织,其成员必须有良好的诚信,不能两头欺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向国家上报,拟定真实的资金补助方案。这样一来,使农民有了组织统一的思想和行动方向,建设起农村道路来更省心省力。还可以加强对农村农民贷款的宣传力度,在政策上鼓励并支持银行贷款给农民。同时,农村内部也需要加大监察,确保可以定期定量的还款。对于有困难不能及时还款的个人,需给其帮助,保证其信用度,只有大量良好的前期投入,才会有更好的后期回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②建立并完善管理机制。为了保障农村道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则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农村需要建立专门专业的管理道路机构。机构中的人员需要根据当地状况,对道路的建设,道路养护,以及资金管理方面有一个专业且完善统一的规范化计划。对农村道路建设进行监管,避免出现偷工减料,资源浪费等行为。并且对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调度,达到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道路建设,省时省力。道路建设完工后,更是要定期对道路进行检测维修,以免出现路面受损等状况,耽误城乡物资流通,损害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性。最后要掌握好道路建设的核心,资金问题。保持与政府以及银行的密切联系,监督农民的定期还款,达到一条线的连轴转,保证各个方面上不出差错,有效率的进行农村的经济发展建设。③专业人才的引入。在农村道路的建设中,专业人才是必不可缺的一环。此需求体现在多方面:一是道路规划,需设计出既符合规格,又能省时省钱的道路,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二是定时定期的制定道路养护计划,提高道路可使用寿命。三是有计划的对道路进行监管,确保施工可以顺利进行。并且深入指导农村内部培养相关的人才,既给农民的就业压力得到了减轻,又达到了有限的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从道路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要想富,先修路”这一观点很早就已经被提出,可以看出人们已经意识到道路建设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加快农村道路的建设,可以打破农村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状态,使得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到利用开发,并使其蕴含的矿产,土地以及森林资源转化为优势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1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

农村道路的建设,极有助于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发展策略。改善农村传统的有资源无运输条件的状况,带来畅通与拓宽商品流通渠道,使农副产品较好地进入流通领域。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模式,加快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农村落后,愚昧的政治面貌,从而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动农村快速发展,脱离贫困,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化,农村道路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之一,对增加农民的收入,加强与城镇地区之间的联系沟通,刺激商业化的活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起这决定性的积极作用。

3.2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生活富裕

目前为止只要提到农民就业,我们就会惯性的想到背井离乡、“农民工进城”,离开生长的土地、产业转移。犹如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大家一窝蜂的往城里涌。结果,路子越来越窄,办法越来越少,还带来不少问题和隐忧。其实,农村道路建成后,人们就应当跳出惯性思维,完全打开更广阔的一片天地———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已经不需要单纯的外出务工了。既可以走向城镇,促进农民转移向二、三产业;也可以走回农村,引导农民勇于在农村内部创业就业。具体来说,只需要走几步棋:一是利用农村整治建设,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和农业产品的规模经营,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二是进一步丰富地域文化,传统人文,山水风光,特色的农家生活、特色绿色食品等,发展时下流行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三是建立生活、生产资料连锁的超市,加速发展农村的社区服务。这几步走下来,可显著壮大了集体经济。一些经济弱村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少农民有了自己创业的产业。实现了农民自主增收和集体农村增收双赢。这样一来,农村条件改善了,更为重要是,农民不用离开家乡,在熟悉的土地就可以有收入,有事业。

3.3加快对外交流和农村信息传播,促进“乡风文明”

当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突出的特点,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由于城市经济发达,市民收入高,农村的经济较为落后,农民的自身媒介素养不高,文化传播机构理所当然的把城市当成了关注焦点和传播主市场;而对于占人口比例56%的农村,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农民对于媒体传播消息的利用,评判,认知和解读能力较低。并且对自身的身份处境不够自觉,只有当农民有相对高的自觉度时,才会有改变生活的愿望以及行动意向。如今,大力发展农村道路建设,道路通畅了,农民经济条件也在逐步变好了,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明显有了增加。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只有文明的农民,才有文明的乡风。由此可见,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是以提升素质为基础的。需要着力提升广大群众素质文明,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农民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各农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并逐步完善村规,形成诚实守信,崇尚科学的良好风气。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并且要开展符合农村形势和政策的教育,切实的强化法制教育。加强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应有的权益,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农民。

3.4加快农村步入城镇化进程,促进“村容整洁”

农村道路的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的环境整治工作,塑造文明建设的良好形象。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新形象,遵照“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的要求,结合农村道路建设的实施,加大村容村貌整治的力度,突出解决农具乱放、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脏水乱泼、畜禽乱跑等问题,搞好村庄内绿化,做好农村生活农业用水工作,创造良好居住环境。同时必须坚持保护生态的原则,加大对农村工业污染治理的力度,合理的布局规划畜禽禁养、控养、适养区,政府有关机构需鼓励畜禽养殖业向规模化以及集约化的发展,着力进行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使村庄达到环境整洁、道路畅通、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基本要求:加大村庄整修改造力度,实行人畜分离,逐步完善公共设施,搞好绿化美化,制定村规民约,充分发挥山水人文优势,充分体现农村历史内涵和农村当地特色,逐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形成水在村中、山在景中、人在绿中、村在美中,融清水远山、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生态新农村。

3.5打破农村的自然封闭状态,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

传统的农村,由于交通极其不便利,农村的农产品和经济作物无法运到城镇,农民们在“金山”脚下过苦日子,经济自然无法提高,生活水平就难以得到改善。全国从2005年起,便掀起了大规模的“村村通”农村道路建设热潮。通过几年的计划,建设,实施,完善,各地区的大部分农村道路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举动打破了以前农村封闭的自然自给自足状态,有效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刺激促进了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蕴藏的大量的森林,水利,矿场以及自然风貌等潜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农村的农副产品以及自然产物顺利的流通到各个市场,同时,也带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生活,新农村等美好的愿景已经在一点一点实现,成为现实。

作者:贺晓东 单位:陕西省公路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

(二)

一、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均提高了重视度,但在真正的落实过程中,因各种原因使得在城镇建设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1.1城镇建设的投资机制不合理

在我国,对于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属于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之一,一些城镇本来就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城镇,因此城镇全年的财政收入普遍较低,从而也使得对于城镇建设投入的资金较少。或者,一些城镇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建设,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建设资金的筹措方面便显得有些不合理,主要的筹资方法为借资、集资、以地生财等。随着我国逐渐推行人性化管理,这些筹资方法会给相关企业或是百姓带来一定程度的不满。因此,在城镇建设中因为投资机制的不太合理,不仅不能够顺利的进行城镇建设,也因此阻碍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1.2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

虽然,我国对于城镇建设十分的重视,且近些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实际的城镇建设过程中,因为管理环节的薄弱,使得建设工作存在一些的弊端。因此,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管理环节的薄弱主要体现在监督力度不强、规划指导不合理等方面。在城镇建设中,一些城镇的监督部门没有能按照相关制度严格地进行执法,且未能按照城镇建设的规划进行执行,从而在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违反规划或擅自更改建设方案的现象。另外,一些城镇对于建设方案规划不太合理,比如规划没有特点,不能更好凸显地方特色。因此,使得农村所生产的种植物不能够更好地进行销售,从而也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或者对于城镇建设的规划比较混乱,由于城镇规划的混乱,则会显得城镇建设的布局杂乱无章,各种建筑也没有结合城镇本身的风格与实际。且因为规划的混乱,一些基础的设施设备未列入到建设当中,从而使城镇整体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因为城镇建设的管理环节薄弱,从而使得其建设不合理,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二、针对城镇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2.1健全城镇投融资体制

针对一些城镇在建设中没有较多的投入资金,应该通过合理的手段进行多元化的筹资,从而保证城镇建设的资金能够到位。如完善城镇财政的管理体制,并把财政增长的活力留给基层,使基层人员能够发挥更多的能动性与积极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聚资,从而为城镇的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另外,也可适当的提高商业用地开发的效益,政府部门可通过大力的宣传等方式,提高城镇的知名度,从而引来更来的投资商亲睐。通过多种合理的渠道广聚城镇建设所需资金,为共同建设美好的城镇打下基础。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使城镇建设的步伐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从而也会快速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2.2加强城镇建设的管理工作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城镇建设,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加强城镇建设的行政管理工作。政府应制定出结构合理、职能明确、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并根据所制定管理体制,在管理工作中严格地执行。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根据本城镇实际的发展与需要,结合农村农业生产、当地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主要特色特点等,对城镇建设的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关城镇建设的监督管理人员,也应该根据合理的规划方案对建设工作进行严格的执行与监督。且在城镇建设中,其建设项目必须要通过严格的审核与批准才能进行施工。当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监督管理人员若发现实际施工与规划不符时,则应该要求相关负责人及时的进行改正,使城镇建设能够符合当地的风格,并凸显出城镇当地的特色。通过对城镇建设的合理规划,使其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并将城镇建设纳入到政府监督管理的轨道内。通过对城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加强,也加快了城镇建设的步伐,并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属于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之间的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本文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述,且针对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通过我国相关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的重视,并有效地使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快城镇建设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作者:范贞杰 单位:山东省龙口市兰高镇城镇建设服务中心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