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应用(共10篇)

2021-05-25 21768 管理会计论文

第一篇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

管理会计理论在诞生以来,在经历了强调成本确认、强调成本相关性、强调成本决策分析功能、强调成本的行为面等大致四个阶段,科学性与适应性日趋完善,但具体到企业实际应用当中,还是会不同程度受到体制、人员、理论等因素的影响。

1.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不足。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仍比较关注财务会计,特别是报表分析,而对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不够了解,从而对管理会计重视程度不足。企业中若没有配备相应的管理会计人员,不能够使管理会计有效地发挥作用,使企业的管理层看不到管理会计带来的管理效益,也会使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降低。另外,特别是对一些私营企业来说,针对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多依靠主观判断,管理意识不高,这也是对管理会计重视不足的表现之一。

2.理论与实践未能有效结合。管理会计理论自诞生以来,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才真正到了传统管理会计向现代管理会计转折的节点,也是管理会计理论应用与现代企业的重要起始点,并且也是在这个时期管理会计理论引入我国。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一方面管理会计理论在国内发展的时间不长,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经验不足;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管理会计理论的背景与案例也与国内环境有很大不同,因此管理会计理论在国内企业中应用的广泛性与适应性均有待提高。

3.人才队伍建设尚有差距。管理会计是一项需要密切联系实际的理论科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学术研究上,更重要的是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而管理会计的广泛、深入、科学的应用便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我国会计队伍建设的机制相对比较健全,但相对于会计工作来说,管理会计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更高的专业技能以及更加全面的综合管理素质,并非单纯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够胜任。我国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培训及认证机制,同时也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影响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管理会计应用建议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运用管理会计理论,缓解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企业管理者首先应正确认识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将财务预算、成本核算、风险管理、创润分析、业绩评价等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贯穿到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去,引导企业关键岗位人员树立管理会计意识。打破管理会计理念只在企业管理层及财务会计部门执行的局限,将管理会计思想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树立管理会计人人有责的理念。

2.完善以国内环境为背景的理论体系。管理会计理论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大多以西方国家的经济背景及企业案例进行研究的,管理会计理论要在国内进行有效的实践及广泛的运用,必须要有与国内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理论方法,要有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因此管理会计体系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仍需不断完善,通过对复杂经营环境下各种类别、各种规模企业的案例分析,提高国内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从而不断提升管理会计对国内企业应用的适应性。

3.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经营困难,企业的管理者及决策集团更应积极在管理会计的实践上进行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成本管理、定价机制与绩效考评体系的改革完善方面。成本管理方面,企业应突破以财会部门为重心的局面,将成本管理落实到产品经营部门和广大员工,形成产品经营部门开支费用,财务部门控制费用的管理模式。定价机制方面,定价管理的实质是资源的合理分配,定价模型的关键是界定资金成本、费用成本和风险成本等重要要素,及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种类,企业应立足市场,科学进行定价管理。绩效考评体系方面,企业多倾向于通过设计绩效考核指标、而后依据指标实现结果对各层级、各维度进行考核的模式,考核方式偏重结果,轻过程,难以全面、充分的反映被考核对象的实际贡献,奖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导向的实现,因此绩效考评体系也应采取立体化、交叉式的考评模式,平衡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分支机构之间以及层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并起到更加有效的导向、激励作用。

4.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组织机构。目前美国已经成立了注册管理会计师协会(InstituteofCertifiedManagementAccountants)并定期组织专业人才认证,为促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我国也应建立健全管理会计的组织机构,培养管理会计人才,建立管理会计师的注册认证体系,提高管理会计实际应用人员的职业素质。

5.推进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的完整性是企业进行管理会计应用的前提与保障,但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更多的是提供涉及财务会计方面的信息,信息的维度主要是按机构或会计科目,难以提供立体交叉的数据信息,缺乏支持决策的管理会计信息。因此企业应注重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息采集的基础工程,不断推进信息系统建设,深入进行量化分析。

三、总结

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深入与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的积累,管理会计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强大的作用,助力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赵菁 单位:工商银行

第二篇

一、管理会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对管理会计缺乏认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还没有对管理会计树立起一个较为清晰和客观的认识。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大多数企业建立的会计管理和使用体系不够完善,实用性较差。在开展经营活动或者制定经营决策时,主要是借助过往的经验,未能发挥“会计也是生产力”的作用,导致管理会计无用武之地。

2.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管理会计是社会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在某些工作中实际运用到了管理会计的部分方法,其中比较常见是的经济预测法和本量利分析法。但是,在国外管理会计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体系,对已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的经验也缺乏继承和创新。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直接导致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实际操作性。

3.管理会计在会计信息化中缺乏应用。当前,会计信息化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使用率并不高,管理会计的作用被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即使在已经开展会计信息化的企业中,也普遍存在“重核算、轻管理”的认识误区。管理会计的应用被人为地局限在在事后结账和算帐的层面上,很少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另外,我国管理会计软件的功能严重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线性规划、非线性回归、投入产出模型等管理会计的公式和模型无法运用。这些管理会计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需要用到,因而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对策探讨

1.加强管理会计研究,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道路。目前,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水平较低,同时由于中国的国情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别,西方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很难适用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所以,我国管理会计应的定位在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上,通过结合中国企业的现在,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会计管理制度。管理会计走理论是实践相结合道路,主要是要加强对已有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重新评价,对不合理的假设进行修正,对不合时宜的技术方法彻底抛弃,要强调管理会计行为的具体应用,真正为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所使用。

2.树立不断创新的管理会计意识。管理会计的应用,不仅要是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重复利用,更要保持不断的创新。事实上,创新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比如,我国邯郸钢铁集团在企业中率先使用成本否决法,不但是对管理会计理论的一种创新,在实际应用中,也产生客观的经济利益。通过创新,找出管理会计应用的一般规律,既是企业转变经营思路的客观需要,也将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

3.为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企业应意识到管理会计绝对不是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而是依附于企业之中,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要为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企业首先要加对企业自身进行改革,建立起完善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只有这样,管理会计才能从被动的接受改变成企业主动应用。特别是企业在投资决策之前,可以利用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对出资、审查等工作进行分析,使企业乐于和善于应用管理会计。

4.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管理会计作为财务管理的一种手段,最终是由人操作的,人员的素质高低决定着管理会计应用的质量。因而,需要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科学文化素养,特别是对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学习和掌握。管理会计的教育培训,要重视案例教学,通过举一反三,提高会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教育培训还应该培养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会计人员应一切以会计信息为依据,运用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客观、实事求是地对企业的相关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和总结。

5.开发管理会计软件,向电算化方向发展。在管理会计的日常运用中,经常需要用到大量复杂的计算,人工操作往往容易出现纰漏、错误。采用电算化可以减少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可保证运算时效性和准确性,管理会计人员能够及时和准确地得到相关财务信息,满足企业决策的需要。因此,开发管理会计相关的财务软件,既是为了企业财务管理客观需要,也是管理会计自身发展的要求。

作者:陈宏丽 单位:太原高新区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第三篇

一、管理会计在辅助决策方面的应用

决策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确定一个最合理、最有效解决方案。决策离不开决策分析。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短期决策中的应用

1、短期决策通常只涉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业务,一般不改变现有的生产能力。从内容上,划分为生产决策、定价决策、存货决策。

2、生产决策中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

(1)在确定性生产决策中,常用到三种基本的管理会计决策分析方法:①差量分析法。它是根据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来确定可行方案的方法。当存在两个以上的方案进行选择时,采取两两比较,最终以能提供最大利益者为最优方案。②贡献毛益法。以一定时期内能获得最大毛益贡献的方案为优。此法中,固定成本假设不变,只考虑价格、销售数量和单位变动成本。③本-量-利分析法。根据收入、成本、业务量、利润四者间的关系,来进行包括确定保本点销售额(量)、目标利润销售额(量)、价格调整的决策分析,为制定销售策略、定价和一定范围的成本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2)在风险性决策分析中,期望值法或决策树法常被用到。以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为权重,加权各种情况下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得到期望的结果。在备选方案中,以期望值最大者为择优方案。

(3)在不确定性决策分析中,根据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选择采用保守法(即最大最小损益值法)、乐观法(即最大最大损益值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3、定价决策分析中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

定价对企业十分重要,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企业形象,同时影响企业内部经营行为的安排。管理会计在企业价格管理中有多种方法应用和定价策略安排,指导企业制定适当的价格。

(1)当产品或服务存在差异时,成本基础定价法(或称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恰当的选择。成本基础定价法又区分完全成本模式和变动成本模式定价;

(2)对同质产品,采用市场基础定价法法是恰当的;

(3)目标定价法。它基于以下理念:目标成本=竞争性价格-目标利润;

(4)多种综合了消费心理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学的定价策略也用于指导定价决策,如系列产品定价法、声望定价法、零头定价法、分期收款定价法、弹性定价法、新产品定价法(包括先高后低的撇脂定价法和先低后高的涌透定价法)等,其中内部转移定价还涉及企业的税收规划。

4、存货决策中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

存货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的物资基础,存货决策的目标是在满足企业经营需要的前提下占有资金最少,常用的决策分析方法有:

(1)ABC分类存货控制法,指导企业存货管理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经济订货量法,帮助确定存货订货批次、每次订货数量;

(3)经济订货量法的原理,还用于经济生产批量的决策分析中;

(4)在确定了经济订货(或生产)批量、每日消耗(或销售)量之后,存货的经常储备水平、保险储备水平、再订货点便可分析确定。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长期决策中的应用

长期决策是指有关组织前途命运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期战略决策。现代管理会计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以统观企业全局的视角,高屋建瓴,广泛运用财务的和非财务的、企业内部的和外部的信息,帮助决策层制定企业战略决策。

1、管理会计在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为实现其使命所要达到的长期结果;战略规划是将战略目标付诸实施的正式过程。企业战略分析的主要方法有:

(1)SWOT态势分析是战略规划中众所周知的工具,通过分析企业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来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规划实施方案。它侧重于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2)PEST分析侧重于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方面宏观环境,其中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行业竞争特征、企业竞争战略分析,它认为行业中存在着决定竞争规模和程度的五种力量,这五种力量综合起来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而产业吸引力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五力包括:新的竞争对手入侵,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议价能力,卖方议价能力以及现存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2、管理会计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工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

(1)价值链分析。它是运用系统性的分法来考察企业的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到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价值链思想将企业的价值增值过程划分为即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个价值活动,这些价值活动构成独特的价值链。企业内部某一个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看它是否提供了后续活动所需要的东西、是否降低了后续活动的成本、是否改善了后续活动的质量。价值链向后延伸包括供应商,向前延伸包括顾客。通过对各个活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分析,消除不增值活动,改善低效率活动,利用规模效应分亨活动效率,从而提升价值增值、降低价值创造成本、形成竞争优势、提高利润。

(2)战略定位分析。战略定位就是:①通过市场机会扫描,来明确企业可以做什么;②通过内部资源扫描,来明确企业能做什么;③通过提炼企业的经营哲学(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来统领团队的战略思维认知,明确企业想做什么;④在此基础上战略定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事业领域选择、竞争优势构建、战略描述。对上述事业领域选择和竞争优势构建进行提炼,即为战略描述;⑤明确了企业事业领域选择和竞争优势后,企业有三类成功的成本战略选择,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3)成本动因分析。成本动因包括两个层次:①执行性动因分析。它又分为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贡献于最终产品的方式与原因,通过分析作业动因与最终产出的联系,来判断作业的增值性。非增值作业,应减少直至消除,以使产品成本在保证产出价值的前提下得以降低;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它是把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的基本依据,通过与行业领先水平、竞争对手或标杆企业进行比较,加强学习与控制,提高作业效率;②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它是在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展开之前就已被确定的成本动因,包括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整合、地理位置、机构、自主政策、时机选择、联系、相互关系等十种,从深层次上来影响企业的成本地位。为了创建长期成本优势,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控制这类成本动因。

二、管理会计在合理分配资源,协调生产方面的作用

1、预算必须与战略保持一致,编制预算促使企业根据当前的内外条件审视企业的战略及未来,采取具有前瞻性的行动,将资源配置到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

2、预算编制流程以销售预测为前提,然后是营运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会设定诸如价格、数量、服务水平或成本等各种类型的的标准,并随环境的变化相应更新标准指标。设定标准的支持信息来源,

(1)是作业分析,它是确认完成一项操作所需的作业和资源耗费最准确的方法,它还用于评估职员所应具备的技能水平;

(2)是历史数据,以历史上上最佳业绩作为标准可以促进持续改进;

(3)是来自市场预期的目标成本法,用以确定产品的最大可允许成本水平;

(4)是标杆分析,以行业最佳水平为标准,也可以引导企业实现持续改进。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流程控制方面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竞争格局以及顾客需求的变化,企业管理理论和运行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如及时生产制、约束理论代表了制造业的管理模式的转变。这些新出现的生产管理原则,改变了决策中所需的信息类型及数据收集方法。管理会计方法也由此发生改变,信息报告的效率和效益都得到了改善。

1、及时生产制中全面质量管理与后推成本法

及时生产制(JIT)是一种综合的生产和存货控制方法,在每个生产阶段,按需购进材料,目标是通过减少乃至消除资源浪费,以进行精益生产。由于JIT是按需采购和生产,所以对生产过程中质量要求非常高,不允许废料和废品,以确保零部件和制品的质量的全面质量管理被应用。后推成本法是专门为JIT量身打造的成本计算制度。它忽略生产周期中的部分或全部分录,它采用正常成本和标准成本逆向追溯发生的成本,揭示成本差异,同时对忽略的步骤补齐分录,这样可以节省会计成本。

2、约束理论在管理企业的营运约束因素方面的应用与直接材料成本法

约束理论(TOC)是建立在制造环境基础上的综合管理哲学,其首要目标是通过优化生产能力以求改进制造过程的速度。TOC假设在任何给定的时点,生产流程只存在一个约束因素,这个因素延长了产品的总周期时间。约束管理是识别过程障碍、分析理解障碍并排除障碍的过程,目的是降低周期时间、优化系统效率。采用约束理论方法的企业会采用直接材料成本法,该法是变动成本法的一种形式,其假设前提是:直接人工是固定成本。因为约束理论采用的是短期视角,而直接人工在短期内是不会随产出的改变而改变的。

3、价值链分析、作业分析、流程分析、标杆分析方法,对改进流程、加强流程控制、提高流程绩效作用显著,有关内容前文已述及,不再赘述。

四、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推广与应用的建议

管理会计伴随西方规模经济、科学管理学说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工具和内容。我国从20世纪90年开始引进、研究和应用管理会计,受企业管理机制和管理基础薄弱的限制,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仅仅是“星星之火”,未成“燎原之势”。进一步推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1、深入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及实务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

2、培养企业主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素养。领导的重视是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关键的因素。

3、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在条件成熟时推行管理会计证书制度,将有助于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提高。

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培育相应的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作者:王丽君 单位:重庆申基实业有限公司

第四篇

一、管理会计在银行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与风险管理欠缺

首先,成本资料与分析手段的欠缺。成本资料与分析手段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之中。然而就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而言,其独特性对管理会计的要求更高。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我们认为银行对产品分部门、分地区赢利报告十分重视,同时赢利要与成本相匹配,也就是说成本资料也应该分产品、分部门、分地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程流程中这方面的体现还不够,成本资料与赢利收益的匹配问题也难以解决。其次,风险控制不足。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大多仍处于合规性检查的层面上,对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识别能力有限,在战略规划管理的实施上也显得力不从心。

(二)业绩考核不够健全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有一套属于自身的业绩考核制度,但由于考核指标落后,已经与时发表展产生矛盾。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依然传统、落后的考核指标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应该将业绩考核划归管理范畴,以达到符合银行管理策略的需要。

(三)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

近几年,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有了很大进步,但却远远无法满足银行的发展需求。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管理会计应该是财务部门或某个特定财务人员的职责,对其他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这就出现了一种观念上的错误认识。错误的观念会起到一定导向作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很把给予管理会计以较高的期望与关注,于是在企业内部很难顺利推广开来。正是因为观念的限制,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国外有巨大的差距,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对于商业银行经营优劣尚缺乏一个系统的衡量标准,大多是重视规模发展,而忽略价值创造与业务拓展。业务部门所确立的各类计划,在配置的时候也没有形成整体要求,缺少商品、客户、服务范围和沟通等方面盈利研究的方法。对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多,没有建立起人才发展的战略体系,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也阻碍了银行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在银行应用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深化风险管理理念。只有不断深化风险管理理念,使员工意识到风险的重要性,才能使风险管理得到真正强化。改革观念的关键是处理好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管理的关系,采取差别化对待。所谓差别化,就是根据不同产品、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风险管理方式。其次,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要包括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四个部分。深化组织结构改革,建立健全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组织架构。在执行上,要彻底改变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将风险管理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政策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政策体系是一个有机完善的整体,利用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商业银行实施分类管理与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原则,从而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的特点作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对待。决策体系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其决策性决定了风险管理的质量,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决策体系要体现民主化与科学化原则,坚决抑制“逆程序”操作现象,以提高决策管理水平。评价体系是再思考的一个过程,通过合理的评价,可以对政策、决策等过程进行“回头看”,有利于经验教训的总结,可以为企业更好的提高建议。第三,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信息采集是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强大的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大量和客户信息与市场信息,才能够准确的对客户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识别与预警,最终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加以应对。

(二)完善考核制度

在预算过程中,要对各部门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分析,此后再根据银行的实际需要来做业绩报告。将得到的预算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这样得到的考核结果才是正确有效的,才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作出正确评价。商业银行要对业绩报告检测要做到常态化,并实施定期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级别的指标,把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再划分,实行考核的百分制,并将考核的结果公之于众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适当的奖惩,以此来促进本单位下期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商业银行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是其发展之基,没人有才支撑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培养专业人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高校培养人才。与高校合作,增加后备人才的数量。同时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密切联系,多方法、多途径加快现代金融业人才的培养。第二,对商业银行现有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总体来讲,现有在职人才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所以应对这些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不断强化他们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对创业、就业、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三,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体系。建立以市场准则为基础的激励、竞争、保障的用人机制,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作者:赵红艳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

第五篇

一、管理会计在银行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与风险管理欠缺

首先,成本资料与分析手段的欠缺。成本资料与分析手段是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内容,自始至终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之中。然而就我国商业银行管理会计而言,其独特性对管理会计的要求更高。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我们认为银行对产品分部门、分地区赢利报告十分重视,同时赢利要与成本相匹配,也就是说成本资料也应该分产品、分部门、分地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工程流程中这方面的体现还不够,成本资料与赢利收益的匹配问题也难以解决。其次,风险控制不足。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大多仍处于合规性检查的层面上,对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识别能力有限,在战略规划管理的实施上也显得力不从心。

(二)业绩考核不够健全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有一套属于自身的业绩考核制度,但由于考核指标落后,已经与时发表展产生矛盾。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依然传统、落后的考核指标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发展需求。应该将业绩考核划归管理范畴,以达到符合银行管理策略的需要。

(三)银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偏低

近几年,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有了很大进步,但却远远无法满足银行的发展需求。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管理会计应该是财务部门或某个特定财务人员的职责,对其他人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这就出现了一种观念上的错误认识。错误的观念会起到一定导向作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很把给予管理会计以较高的期望与关注,于是在企业内部很难顺利推广开来。正是因为观念的限制,从业人员的素质较国外有巨大的差距,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对于商业银行经营优劣尚缺乏一个系统的衡量标准,大多是重视规模发展,而忽略价值创造与业务拓展。业务部门所确立的各类计划,在配置的时候也没有形成整体要求,缺少商品、客户、服务范围和沟通等方面盈利研究的方法。对人才的培养关注不多,没有建立起人才发展的战略体系,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也阻碍了银行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在银行应用的具体对策

(一)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深化风险管理理念。只有不断深化风险管理理念,使员工意识到风险的重要性,才能使风险管理得到真正强化。改革观念的关键是处理好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管理的关系,采取差别化对待。所谓差别化,就是根据不同产品、不同部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风险管理方式。其次,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要包括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四个部分。深化组织结构改革,建立健全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组织架构。在执行上,要彻底改变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将风险管理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实现管理过程的扁平化。政策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政策体系是一个有机完善的整体,利用政策的导向作用,对商业银行实施分类管理与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原则,从而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业务的特点作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对待。决策体系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其决策性决定了风险管理的质量,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影响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决策体系要体现民主化与科学化原则,坚决抑制“逆程序”操作现象,以提高决策管理水平。评价体系是再思考的一个过程,通过合理的评价,可以对政策、决策等过程进行“回头看”,有利于经验教训的总结,可以为企业更好的提高建议。第三,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信息采集是风险管理技术的基础,只有建立起强大的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大量和客户信息与市场信息,才能够准确的对客户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识别与预警,最终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加以应对。

(二)完善考核制度

在预算过程中,要对各部门进行跟踪调查、记录、分析,此后再根据银行的实际需要来做业绩报告。将得到的预算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这样得到的考核结果才是正确有效的,才有利于相关职能部门作出正确评价。商业银行要对业绩报告检测要做到常态化,并实施定期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级别的指标,把各指标的权重进行再划分,实行考核的百分制,并将考核的结果公之于众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适当的奖惩,以此来促进本单位下期业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人员素质建设

商业银行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培养是其发展之基,没人有才支撑的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培养专业人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高校培养人才。与高校合作,增加后备人才的数量。同时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密切联系,多方法、多途径加快现代金融业人才的培养。第二,对商业银行现有人员进行在职培训。总体来讲,现有在职人才的专业素质有待加强,所以应对这些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不断强化他们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增强他们对创业、就业、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三,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体系。建立以市场准则为基础的激励、竞争、保障的用人机制,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持。

作者:赵红艳 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

第六篇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管理会计在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也会对物资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模式等产生较大影响,会进一步推动企业物资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管理,就要重视管理会计在日常物资管理运营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提高了对管理会计在物资管理中作用的认识程度,在较多方面对物资管理工作作了有效提升和科学化管理。管理会计要参与到企业物资管理中,就要积极结合自身的经营方针、管理职责、战略目标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定位,确定企业管理会计在物资管理中的目标,并加以落实。主要有下面几点:

首先,管理会计要参与到物资管理的前期计划。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物资计划时应当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与物资需求各方提前交流沟通,了解各方需求,并明确重点项目工程所需物资材料。

其次,积极建立及安全相关制度,对各方物资计划进行审核监督。应当确保物资计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物资计划进行审核,确保物资实际需求与物资计划在数量和种类上的协调一致,并形成审核监督意见及时反馈给物资需求各方。再次,将物资消耗指标进行细化,并具体分解到各个部门、车间等,要将总的物资指标作为依据和参考,根据预算消耗自上而下逐层分解,逐级落实,最终细化到具体的物资消耗部门,保证物资消耗的全面、准确、可靠。

最后,对物资实现进一步精细化管理。要在日常的物资管理中,做到经常性审查,及时注销坏账呆账,对往来账项等及时进行结算,彻底理顺物资账目,保障企业物资账实相符。并成立相应的物资消耗管理小组,对物资的日常管理进行考评监管,实现物资管理的有效控制。

二、总述

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需求,也有较为广阔的前景。企业应进一步推广管理会计在物资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它来进一步降低企业物资管理成本,减少物资损耗,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盈利能力。同时也应当看到,我国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但是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和企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会计将会也来越广泛地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运用中,为管理层科学决策、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作者:张春来 单位:山东省物资集团总公司财务处

第七篇

一、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一)本量利分析

所谓本量利,指的是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分析等名词的简称。其对成本进行形态划分为两种成本,分别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具有的互相依存、制约的关系,对企业的业务量等相关因素给企业盈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对最大利润目标进行预测。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运用本量利分析,对一定时间段内单位贷款利息收入、变动成本、贷款总金额以及固定成本等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对其给利润带来的影响程度与损益进行分析,最终建立出数学模型的分析方法。本量利分析普遍用来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资金、利润、成本等进行预测,对设置储蓄网点、开发新产品进行经营规划、决策分析以及成本控制,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的科学管理,显著的提高经济效益。

(二)全面预算

所谓全面预算,指的是运用货币计量的方法,将银行所有的经济活动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反映,简单来说,也就是商业银行的管理会计中心部门依据银行拥有的资产和负责情况进行编制,然后报告给经营决策者,在其批准后,制定对未来财务收支与效益的详细计划。全面预算以利润为目标,将确定的最终目标作为进行全面预算的前提。在全面预算管理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部门责任范围进行预算编制的就是部门预算,其能够使经营业务活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在商业银行的总体规划中进行全面预算,能够确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协调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加强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控制以及对银行工作人员的业绩进行评定和考核。

(三)决策分析

所谓决策,指的是在对目前的条件和未来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分析后,为了实现某种目标,在多种不同的方案中选择合适的方案,并选择最佳方案。商业银行对经济信息进行收集、进行经济调查以及对生产经营进行预测不是最终的目的,其目的主要在于为生产经营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在具有大量信息与预测的前提条件下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不仅是经营管理的主要职能,而且还是管理会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行动的重要先导,具有管理职能。商业银行的领导人员所进行的各种决策,其决策是否正确,对于商业银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成败、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及给银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进行决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能够使商业银行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明确自身的目标与方向,充分的将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发挥出来。

2、能够有效的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并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3、能够有效的提高商业银行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并防止由于决策失误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进而有效的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二、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在银行中运用管理会计手段,将管理会计中的方法理论融入到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进而有效的加强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与竞争力,最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促进商业银行的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高扬 单位:吉林银行吉林分行

第八篇

一、当前形势下,医院管理会计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1.1医疗体制不够合理

一直以来,医疗行业都是由政府垄断的,因此无需面对竞争的压力,一直以来,医院都缺乏有效的内部机制;而且我国的医院还存在以药养医的情况,导致很多医院的经营状况都存在较大偏颇,过于重视药品的管理,却忽视了整个医院的医疗成本;最后,各大医院都存在资源的分布不合理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大城市比较常见,大医院对成本不在乎,小医院却要以成本为主要考虑方向。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与当前的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可以更好地挖掘出内部潜力,增强对成本的控制水平,实现预期的经营目标,但受到经营体制的限制,合理性亟待提高。

1.2业务流程规范性亟待提高

作为影响业务流程的主要因素,从当前医疗市场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多数医院的管理水平都亟待提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各科室对物资的管理不够重视,导致我国多数医院都存在严重的物资损耗,影响管理会计的物资分析质量。其次,医院的报账不够及时,我国的医院多采用的是“一支笔”政策,院长需要审批每一项费用,一旦存在疑问,必须要进行查实。同时,报账也会受到科室自身情况的影响,很多科室报账不及时,导致在年终总结账目的时候无法达到预期的水平,影响管理会计的分析效果。最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到位,常常会遗漏一些重要的成本,核算不够全面,对固定资产的折旧、维修及处理不够全面,在对收入成本配比的过程中,往往会低估,导致所计算出的结果偏差较大。

1.3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这是影响我国医院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也是最为直接的因素,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从当前我国医院的会计人员组成情况来看,专业会计人员数量较少,尤其是一些具有专业证书的人员少之又少,直接决定了其操作能力有限,尤其是对重大成本支出项目的成本分析控制能力有限,对专业项目的控制实力不足。同时,由于医院的工作较为稳定,很多从业人员都存在着安于现状的心态,没有及时学习新的知识,坚持与时俱进,导致与时代脱节,无法满足医院发展的需求。

二、提升管理会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的有效对策

2.1建立健全医院管理体系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院财务制度起步较晚,1998年才开始颁布,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医疗体制也在逐渐完善。随着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现代管理会计的执行也更加顺利,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这也是保障我国医院集约型管理的基础。这就要求现代医院根据发展的需求,建立健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并行的模式。随着《医院管理会计学》的出版与发行,标志着我国医院管理学科的初步创立。在该书中对医院如何运用管理会计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实现会计目标,发挥会计职能做出了准确的分析,对医院管理经营决策、投资决策、预算控制、存货控制、责任会计等进行了论述,同时也引进了国外相应的分析理论与绩效评价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医疗技术也得到很大提升,实现管理会计在医院中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作为全新的学科,其理论与方法体系将不断得到完善、丰富和发展。

2.2建立并完善管理会计在医院应用的组织框架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说,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满足了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求,实现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目标,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同时运用现代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进行管理业务的拓展,常见的就是进行医疗业务本量利分析、展开风险管理等;同时要建立与现代医院管理会计适应的组织形式。在我国的医院管理体系中,传统财务管理体系中没有涉及任何管理会计的内容,但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必须要采取逐步引入管理会计,实现增长,最终与科学的发展观融为一体,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可以建立独立于财务部门的审计部门,在制度与体系上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可以独立的展开各项工作,并提高医院经济活动水平。

2.3建立并完善责任会计制度

要想改善医院的管理水平,就要建立与之相应的责任会计制度,如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分级进行经济核算,责任会计负责全院各科室的责任经济核算,并直接对总会计师或财务科长负责,其最主要的责任就是进行日常的工作记录与责任预算、核算等工作。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责任预算与业绩分析为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形成完成的核算网络与成本控制体系,为医院决算奠定基础。

三、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医院的管理中,管理会计是不可替代的,这就要求现代医院管理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重视,不断地完善科学管理水平,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医院整体管理质量的提高,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伟 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财务科

第九篇

一、当前管理会计应用中的弊病

1.1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不符

国内对管理会计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对会计管理的研究局限于对国外先进研究的成果上,缺少创新性及系统性的研究。由于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应用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条件下,而国外的管理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应用具有高度发达的经济背景,其社会环境、经济条件和中国相比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如果盲目地汲取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而没有融合适应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情况,势必会导致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不符。

1.2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水平偏低

我国关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大多是从国外获取,能主动引入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固然重要,但理论与方法的最终实施者终究是是会计从业人员,他们的素质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管理会计应用范围。然而,我国管理会计从业者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职业水准达不到要求,不能熟练地将现代管理会计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甚至某些从业人员经常与客户发生矛盾争吵,严重损害了会计从事者的服务形象。同时,现阶段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已经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势必会阻碍管理会计在国内企业中推广应用。

1.3管理者意识薄弱

管理会计侧重点是企业的管理行为,并非是企业的核算行为,多数管理者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较深,管理会计意识淡薄,企业经营者管理意识没有建立。面对现代经济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对企业决策者提出了新要求,他们不仅要善经营,更要抓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上下稳定秩序运营。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家都达不到此标准,同时受落后等级观念的影响,对管理会计没有清晰的认识,导致管理会计从业者不受重视,对他们提供的方案很少有认真审核,长期以往,使假账、漏账、瞒账等恶劣现象循环,严重制约管理会计的秩序发展。

二、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2.1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体系

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管理体系是解决当前管理会计应用弊病的根本途径。①应充分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势,不断完善传统的会计管理体素,通过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来丰富现有体现内容,摒弃缺乏科学依据的设想,抛弃落后的技术手段。②不能盲目地汲取国外先进的理论知识,生搬硬套地应用到中国,应该组织高水准的会计人员对国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挑选最合适的理论应用。③加强代表性案例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2建立水平高、能力强的会计从业队伍

会计从业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和技术能力决定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效果,针对我国会计从业队伍的实际情况,必须建立一支水平高、能力强的会计从业队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应大力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员工主体,积极挖掘潜在的会计人员,提供一切可能条件,为他们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并定期组织所有从业人员参加职能培训,在企业内部建立考核晋升制度,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队伍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2.3强化企业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

若想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必须强化企业决策者的管理会计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基础工作顺利进行。企业决策者要通过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会计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对管理会计的理解。

三、结语

总之,受市场经济复杂变化影响,企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管理会计作为其他管理的基础,其作用会日益凸显。管理会计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在应用过程中还会暴露出诸多问题,所以有必要对管理会计应用不断加大研究力度,为其有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庄烈忠 单位:广东广州

第十篇

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在应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管理会计无法在实践上得到充分运用

管理会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失去了他的功效,效率上不升反降,使得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中处于尴尬的境地。究其根由,还是事业单位在思想意识上的忽略,管理会计没有充分的重视,并认为是闲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管理会计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还是可有可无的,并不能发挥什么实际的作用。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中,管理会计并没有独立成一个部分,而是和其他部分冗杂在一起,这样就凸显不出管理会计的优势,反而会对事业单位的效率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于管理会计而言,自身也存在不小的瓶颈:抽象的应用方式比较深奥难懂,管理会计方面的资料不易收集,这就给管理会计方面的构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管理会计方面的数据模型在理论上比较好理解,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不小的困难,他可以作为一种工具,一种思路,但是却不是一种明确的做法,这就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去不断的分析理解。

(二)管理会计的发展还未跟上当前知识时代的步伐

现如今,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依靠知识,于是就有了知识经济上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已经不能还是以前那些老花样,而要不断的推陈出新,信息活动要得到的发展。事业单位在转变的过程中,也要对管理会计进行必要的转型,这样才能适应新市场的需求,才能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三)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在管理会计方面,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贯穿着管理会计整个过程之中。然而,当下我国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的专业素质却并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这个行业的实际需求。在管理会计上,会计信息失真,事业水准低这些瓶颈也给管理会计的发展设置了一大障碍。

二、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应用的主要措施

(一)管理会计要内外信息兼重

要努力贯彻收付实现制度,把握好财务信息,严格控制内部成本。对于会计而言,都是以事业单位的经济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中心,更加关注于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态势。这样就需要对事业单位各方面做出合理的评估,让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对事业单位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确定大的方针,才能让事业单位走得更远。

(二)要提高管理会计系统的推广率和普及率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深奥的理论和数字模型并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对实际问题产生积极作用的事物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这都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最好的状况是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这样就可以对管理会计工作作出正确的指导,从而确立管理会计体系,并不断促进它的发展。

(三)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

管理会计在这几年已经随着经济上的发展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经济上的迅猛速度大大超过了会计人员产生的速度,这就造成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员在素质上还有待提高,并不能满足实际生活的需求。这样一来,就要对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进行很大的调整,务必要让他们的素质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比如可以建立一些相关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注重典型案例研究,理论和实践实现统一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失败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不断的中介,要将失败的经验转化为成功的资本,这样才有意义。管理会计方面的典型案列数不胜数,这其中必然蕴含着大智慧,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找出其中宝贵的经验,探索出其中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带动管理会计的发展。

(五)设置总会计师制度

总会计师制度的建立对于管理会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他保障了总会计师的工作。这几年,事业单位已经进行必要的改革,这当然是在总会计师的监督之下进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之间形成良好的联系,从而建立起会计管理核算体系。设置总会计师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三、结语

管理会计的发展壮大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不仅对理论要求严格,在实际上也不能忽视,并且以充足的人力物力作为后备力量。在事业单位中,只有一起努力,才能让管理会计不断的发展壮大,在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从而带动事业单位的发展。

作者:李敏 单位:黑河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