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05-25 446 课程改革论文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果

(一)课程设置的拓宽

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有关规定,高校体育课程的配置大都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方式。由于固定化的教学安排,大多数高校体育课程均呈现单一化的弊端,如因为软硬件欠缺体育课程项目开设有限,学生难以在自己爱好的体育项目上施展才能;大多数高校的必修课项目过于固定,较难吸引学生兴趣等,由此引发了不少学生私自换课、屡屡逃课的现象。针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棘手问题,各大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与改革。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来看,高校都增设了不少新颖的体育课程项目,如健美舞蹈、太极、网球等,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多样性。从课程选择的层面来看,不少高校采取了选项课的形式,提供多种项目的体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所学课程;有的高校采取试听定选的做法,即在学生决定体育选项课前,可以提供一次试听与重选的机会,体现了体育课程设置选择的自由化;此外,有的高校还大胆地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尝试休闲体育如加入野外逃生以及保健体育等项目,大大地增加了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简而言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课程设置的拓宽是各大高校践行改革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

(二)教学目标的调整

高校体育课程以体育技能的传授为教学标准,单方面强调运动技术的实效性。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出台,“终身受益”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教学标准的调整变得尤为重要,即教学标准已从单纯的技能传授转向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标准的调整,意味着传统体育教学中“健身教育、人体科学知识传授以及终身体育理念”长期缺位阶段的落幕。从此,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的发展慢慢走出简单化、乏味化,步入健身性、实用性以及长远性的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内容除了教学内容的完善、课程设置的拓宽以及教学标准的调整三大板块内容外,还包含其他如课程结构、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以及相关体育设备等方面大大小小的变动,高校体育课程有关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标准等方面的改革,只是整体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冰山一角。

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分析讨论

就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来看,各大高校虽然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示,明确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方向即通过身体练习的手段,朝着“终身体育”的目标,并为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断奋进;但在改革进程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未成核心所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常难首尾相顾,难成遥相呼应之势,例如教学内容的完善之中,一些新设立的体育项目往往遭遇“三分热度七分冷”的境遇,未能充分践行“终身体育”的理念,难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就算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途径再多,也难一鼓作气,实现素质教育的宗旨。

(二)体育课程设置问题的分析讨论

从盲目增设的课程项目来看,教师质量仍未能紧随其后。改革过程最常出现的状况是:当课程项目新鲜劲一过,学生往往对此产生疑惑心理,甚至会将这些新颖的课程项目冠于“挂羊头卖狗肉”笑名,使得课程改革不得要领,遭遇阻滞。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途径中,课程设置是为突破口之核心,能够深得课程合理的设置之法,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运筹帷幄在其中;若自行乱其章法,非但不能够保持传统体育课程原有的教学效果,反倒误了教学还搭上了经费,遂即造成改革进程中大难题,得不偿失。

(三)体育课程考核存在问题的分析讨论

尽管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已有数年之久,但是当前对于高校体育课程仍旧难逃僵化、守旧等形式的考核,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未能真正实现灵活有效的考核机制,一刀切的考试标准使得体质不一的学生产生不公平的感受,对于学生运动技能的考察较多,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及身心运动的了解极少。这也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数年之久以来,囿于调整无方而总是固步难前的症结所在。有的高校在考核标准方面进行调整,例如增加中长跑的考核内容以及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进步状况列入考核范畴里,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些高校以学生为主体,在对授课教师的考核中采取学生给老师打分评价的方式,出现了一些认真积极授课的教师反而不如“放羊式”上课的老师更受学生欢迎的怪现象。

三、有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建议和意见

(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理念是进行改革的要领所在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改进还是课程设置的拓宽,抑或教学标准的调整等众多改革途径,其所围绕的中心都在于“终身体育”这一核心理念上。只有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从每个改革的细节、每个改革的环节以及改革的策略选择方位上,强调“终生教育”意识的培养,及时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令体育课程成为“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体育课程肩负着连接学校体育锻炼与社会体育活动的桥梁重任

学生在毕业后能否持续坚持体育锻炼,很大程度上将会受大学时代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的影响。毕业生们在社会工作过程中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无疑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因为,这正是“终身体育”理念起作用的典型体现。所以,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除了要注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标准的调整以外,还更应该侧重开展那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仍能进行的极具实效锻炼价值的休闲体育项目,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及体育兴趣,最终达到“终身体育”的理念宣扬。

(三)高校体育教师素质水平的整体提升,是决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

按照由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朝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更多的体育课程项目已不再是“教师会什么则教什么”,而变为“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应尽力教什么”的状况。这是因为“终身体育”理念指导下,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目标应以体育为主,竞技并非其要务所在,在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使学生领会体育的价值,并且能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所以,这将对体育教师素质水平提出重大的挑战,亦即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才有可能胜任并成长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优秀合格教师。

作者:喻辉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体育部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