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教育论文
一、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逐步走向国际化,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内容。新时期高校要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加大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训练力度。在无论是社会经济还是社会文化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日益激烈、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给社会经验不足、阅历浅、独立生活能力不强的大学生带来了多层次的心理冲击,也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各种的心理矛盾与问题。这就要求心理素质教育逐步普及到各高校,并要求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其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不断从中做出总结,要清醒的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复杂问题和艰巨的任务。
(一)社会上的客观因素和大学生的主观臆断
影响着教育者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一方面,一些教育者将大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都看作是思想品德出现了问题,片面的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素质教育,从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等同来看待。在此基础上也反应出某些高校在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工作中的经验不足,不能做到客观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片面的看待新时期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并存在着不注重“过程”,过分看重“结果”的倾向性。另一方面,则是片面夸大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把新时期大学生之间存在的一些偏离的思想理念、价值观乃至政治观上的诸多问题,都归因于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一些教育者甚至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无所不能的。这就体现了新时期教育者对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两种不正确的倾向———“研究心理素质教育不系统,以偏概全,没有从整体着眼研究心理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总而言之,现今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缺乏专业且系统的理论指导,这是阻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存在着一些教育认识的误区
1、各高校的心理三四周教育主要重视心理测试,但忽略了结果的系统与科学的具体分析。一些高校片面的把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测试等同,教育者花大部分心思搞各种心理测试,无论是智能的还是简单的手写答题,这就把心理素质教育过于简单化和形式化,并不能从本质上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
2、重视心理问题出现后的调解与引导而轻“早发现、早预防”。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教育的投资逐渐增多,如今,全国大多数高校都已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的相关部门或机构。但是,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只是虚有其表,并不能对学生进行整体且具体客观的心理问题分析与指导。
3、大部分高校只重视心理课程的开设,而缺少开展与实施心理课程后的心理实践活动。有些高校热衷于开设心理知识类的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简单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而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
(三)一些高校有关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师
数量短缺所引发的问题因为我国对从事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人员有严格的相关要求,要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等,要求持证上岗。虽然,新时期我国已加强了这方面的师资的培训与考核工作,但从具体实际情况来看,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仍有一定难度,师资短缺仍是制约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在一些高校虽成立了心理素质教育的相关机构,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却因为缺少专业过硬、训练有素的合适教师,致使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作为国家的教育管理者和相关高校的管理者,解决专业化的师资人员短缺问题,将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点。
二、新时期应如何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促进大学生对于其未来发展形成健康、正确的心理行为和认知:一方面,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水平,培养其在学习中不断接纳自我的态度,并在扬长避短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与水平;其次应该提高其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要形成正确的认知,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不要让自己产生挫败感。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型的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这是大学生对于未来发展形成正确心理认知的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自我调节也是大学生形成正确心理认知必要因素。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心理认知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新时期,社会大环境正在不断发生着复杂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作为教育者或学生的指导者应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促进其更好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多方面的心理指导和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一)增加相关的心理教育讲座
高校通过请心理专家为学生定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访谈或讲座,使学生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生活心理的科学知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可以正确引导他们对事情的判断和做事所采取的行动。学生通过听讲座,帮助他们对心理咨询活动的了解,从而通过讲座引导有问题或有心理矛盾的学生大胆地去进行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调节,更好的消除大学生活中的各种心理问题与障碍。
(二)将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无论是在实践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既不能相混为一谈也不能互相替代。所以,作为教育者既不能想当然地用思想政治教育来代替心理素质教育;也不能用心理素质教育去取代思想政治教育。但是,一切事物与事物之间都是对立既统一的整体关系,作为一名专业且合格的教育者,应该看到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的部分,大学生的一些思想品德和行为举止的问题往往是由心理方面和思想方面的问题相互交织而存在的。简言之;人的行为举止是心理和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新时期教育者在心理健康素质教育上,要充分考虑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将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整合,从而更好的促进新时期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无论是心理素质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宗旨,所以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非常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以及心理素质提高提供主要方向。
一方面,新时期社会的大环境日益复杂,教育者要想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在思想信念、行为品德、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等多个层面全面展开,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把握大学生的思想主要方向和心理发展特点,遵循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教育者在日常思想品德学习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所产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并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性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与辅导,对有心理问题困扰及心理矛盾的学生提供全面、及时且必要的帮助。新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无论是心理素质教育还是心理咨询都应改变以往那种形式化、表面化的咨询或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交谈的单一方式。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中,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充分认识心理素质教育在学生成长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要引进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普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学习理论和运用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新时期教育者要坚持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健康素质的同时,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
通过更好地对校园的环境和素质、文化的建设,从而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和大学生活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等院校的管理者要想加强校园的素质、文化建设,首先要端正一个学校的校风,校风不但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好坏,同时也关系着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会很好的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校风可以有助于学生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多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有利于使其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与能力,并在各种活动中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大学生心里,总在不断思考着自己将形成怎样的心理认知;思考自己将会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思考应该成为怎样的人;思考未来的前途将会如何发展等。面对新时期的情况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面临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要让新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需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有差异性的心理教育,要进行个别指导,整体促进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使他们懂得接纳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反复审视自己的整体形象,进行更好的自我评价,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
作者:袁萌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