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2021-05-25 13136 家庭教育论文

一、学校教育

1.道德教育,循序渐进

第一,通过校规校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行为强化训练。第二,通过各种形式的班会、报告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奉献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远大的志向。

2.寓道德教育于社会实践活动中

社会是道德教育的大课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身心感知道德的丰富内涵,如通过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学习参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形式,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体验对道德的认识,增强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和提高道德评价的能力。

3.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学校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育人环境,围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来开展教育工作,表扬好人好事,大力提倡高尚的道德风尚,让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主流占领宣传阵地,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监视和自认环境建设,使道德教育在人性化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健康有序地开展。道德教育,非一朝一夕,良好品格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抓不懈,要像长鸣不息的警钟,时时敲响它,只有如此,才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才能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二、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言谈举止以及日常的行为习惯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成为学生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以身作则

父母需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务必先要做到,自己日常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于孩子身上,在孩子身边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让坏的习惯影响到孩子。

2.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父母要和自己的孩子打成一片,给孩子表达意见的机会,一起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有利于其独立、良好品格的形成。

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

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共同作用,互相协调,形成合力。学校教育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它承担着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有行为上的规范训练,还要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社会教育则需要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建立校外德育基地,让学生在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则重点强调环境的熏陶,父母需要用自身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教化学生,通过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互相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进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作者:王玉华 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经贸系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