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的健康教育方法

2021-05-25 16963 健康教育论文

一、要化“主体性”教育观为“主体间性”教育观

在新课改语境下,这些提法最为大家所熟悉,然而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却经常遭遇困境:要么老师在课堂上因学生的主体膨胀而被边缘化,其应有作用被沦陷,课堂有“花期”无“果实”;要么学生因课堂上老师本能的主导力量而又回到被物化、被灌输的状态,课堂有“果实”却无“生命”。要破解这些课堂危机(主体危机、生活危机、过程危机的复合体),还需从理念源头入手,即从教育本体论的高度,跳出传统的“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教育观,代之以“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教育观。在主体间性教育视野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以及师生与课程文本作者之间就变成平等主体间的“共生”关系、“你、我关系”;课堂就成为“去中心”、“去权威”的学习共同体。这对于践行新课改理念,打造“悟学”课堂有着重要意义:

1.课堂的学习活动本质上就成了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各自原有的生活经验、新的学习体验都成了相互启发的学习资源。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就成为基于生活(而不是基于教材)的学习方式。这样课堂与生活就融为“一体”,而不是作为“两体”去刻意“联络”。正如陶行知在倡导生活教育时曾指出的:“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一把它们看作两个个体,便使他们格外疏远了”。课堂生活化是悟学的“营养源”,只有明生活之理,才能悟学习之道。

2.有利于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无论是有“花期”无“果实”的课堂,还是有“果实”无“生命”的课堂,这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对立,实质上正是传统的“主客对立”的主体教育观在现实中的具体反映,过程危机(或结果危机)的实质是传统主体性的危机。后现代的“主体间性”教育观,它使师、生都成为课堂主体,且主体间既是相互平等的,又是相互开放、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它使课堂成为基于生活的“交往”,学习过程成为生活经验的交汇与聚变;它使学习成为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自我反思、自主建构、自我升华。过程决定结果,结果是过程的反映和积淀。有“生命”的学习过程必然导向有生命的“学习结果”。基于主体间性的师生主体“平等”,必然导向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二、要化教师的“主导”角色为“引导”角色

教师主体性的发挥首先在于“洞察”学情并“遵循”学情,而不是由着老师的主观性子去“主导学生”;老师“驾驭”学情,以自身的正能量“优化”学情,也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或曰有“疏”有“引”,顺“势”而为。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基于这样的分析,一些老师习惯了的“主导”角色则应转变为“引导”角色。老师要做的就是点燃学习激情,补给学习资源,把握学习“火候”,与学生机智对话,“必要时”给予点拨指引。老师只有定位于“引导”角色,才能给学生以最适合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在互动交往中自主建构、自主开窍;才能让学生在心灵自由中享受学习、放飞想象以至“悟”学境界。“引导”既是科学、更是艺术,考验的是老师的教学智慧、“悟”教本领。“引导”体现了“悟教”与“悟学”的统一,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其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从课堂实践的实际情况看,以下几方面最需要注意:

1.要善待学的“错误”试错其实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它能让学生在挫折中总结经验,在悔悟中记忆深刻。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必急于指正,而应该让学生的错误有效暴露,借以转化为悟学资源。

2.要善引学的“思维”引导的重点不在一步到位式的结果提示,而在过程铺垫、方法指引,在于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只有引导学生从死知识中找到活方法,使思维严谨又富有想象力、思维发散又善批判,才能让学生有所“发现”,找到顿悟的灵感。

3.要善构学的“情境”“启”而不“发”是老师引导学习时经常遇到的困惑,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情境设置落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区之外。课堂的情境策略要用儿童眼光,且需多变换,以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回想中获取真切的学习体悟。

三、要化“高效”课堂为“长效”课堂

综观各地纷纷推出的高效课堂模式,似有这样的特征或倾向:一是课堂过程偏“紧”,具体表现为信息容量“大”,探究问题“多”,教学节奏“快”,因而课堂环节紧凑、思维紧绷、心神紧张。二是课堂评价偏“急”,即注重教学效果的“即时”评价,当堂训练、当堂反馈渐成主流。这种偏“紧”、偏“急”的课堂,难免让课堂有“浮”、“浅”之嫌。其“高效”往往有片面性,即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紧”、“急”中往往被“挤”出了课堂,其深层原因还在于课堂“悟”得不够。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我想:这“还留下来的”应当就是上述后二维目标的实现,它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素质教育特质,也正是“悟学”课堂所追求的。这“还留下来的”关系到学生的“学力”成长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人格健全,实在不能丢!所以,新课改进入新起点,仔细品味“高效”课堂的提法,其本身就有些价值模糊,难怪实践起来容易滑向误区。当下一些所谓的“高效”课堂亟需用“悟学”理念予以改造,即课堂的价值取向需要向“长效”转型升级。为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容量务求“适度”一堂课犹如一趟旅行,匆匆“赶路”必然忘了“风景”,少了“感悟”。要让课堂步步变成风景,处处思维绽放,课堂容量首先要适当。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支持下,课堂信息量很容易超载,因此老师在备课预设时要有课堂“瘦身”意识、“松绑”意识,从而为课堂灵动而生成、活络而深潜、精装而“远行”创造条件。

2.课堂立意要有“高度”即课堂的价值追求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长“知”明“智”,还要化“智”为“悟”;从“知性”到“智性”,靠的是意义的理解、方法的领会;从“智性”到“悟性”,靠的是方法的创新、人格的点化。没有从“智性”到“悟性”的升华,所学的知识、方法则会成为束缚人的“陈规”,成为学生持续发展的桎梏。所以,唯有立意“高”,才能效果“长”。“高效”二字的最好注解就在于:“高”立意,谋长“效”。

3.课堂过程重在“润心”课堂上师生要多坐“碰碰车”,少坐“直通车”。敲击彼此心弦,体验你我心声,心灵的土壤就能在“交往”中汲取多元营养。这一过程就算“浪费”点时间也是有价值的,“直通车”看上去效率高,效果快,但它会使学生失去“悟”的习惯和创造本能,给学生的终身发展造成“硬伤”。老师在教学“对话”中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高度和思想深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人文”辐射、精神“润泽”,以让学生感悟到比真理更重要的是向善的品德、审美的情趣,是求真的态度、创造的人格。

作者:吴建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