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要素及规划
一、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结构的建构要素
(一)文化产业布局中轴的选择
1.轴的选择依据
选择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开发与布局轴线,是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空间布局结构的充分认识,也是从战略角度对我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安排与规划。文化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文化经济空间存在的根本所在。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客观存在,而不流动性要素决定了流动性要素的流动趋向和集中程度[4]。产业轴线的经济学意义在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流通,不同层级的产业轴线促使了点点、区区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交换,而其空间意义体现为生产要素的空间载体或者生产要素空间集聚带,在不同的轴带上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生产要素结构形态。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布局轴线的界定应充分考虑各地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结构和流动性程度的差异。
2.轴的选择
文化生产要素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地理区位有着密切联系。按照梯度转移理论及现代区域经济有关研究,我国呈现出三大经济要素梯队,即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要素发展水平依次成递减规律。三大地区生产要素结构不同。如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水平最高地带集中了资本、技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对地区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很大,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市场化程度低,资本、技术等要素较为欠缺,生产要素水平较低,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厚,是其发展和竞争的的优势所在。因此,从横向来看,三大经济梯队体现着不同的生产要素结构,可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空间横向划分的宏观纵轴。再从纵向来看,我国有南北两大河流横贯我国东西地区,横跨我国主要经济大省和中心城市。黄河流域和长江沿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已历史性地成为我国高密度经济走廊,地区人口密度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生产要素聚集地带,并且自西至东文化资源丰厚度依次递减,技术、资本等流动性生产要素呈逆向分布。因此,以黄河流域、长江沿岸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横轴。综上,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三纵二横”发展轴线。
(二)文化产业布局中点的选择
1.点的选择依据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产业聚集是其基本特征。这充分体现在文化产业尤其是现代文化产业对数字技术、资本、创意人才的高度依赖性上。当前城市中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的大量开发和建设正是文化产业集聚特性的充分体现。同时,文化产业具有依附性,即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消费品是满足人们精神消费需求,是直接面对市场、面对消费者的[4]。无疑,城市是人口聚集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满足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依赖性和依附性需求,文化产业节点的选择必然是对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空间的选择。
2.点的选择
由于不同城市经济发展、地理区位不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性,直接以城市为单位进行横向比较,则一因城市数量众多,比较程序繁琐且复杂,二因直接横向比较必然导致因城市经济发展与区位的不平衡性带来的文化产业节点选择的空间不平衡性。因此,本文以省(直辖市)为单位,对省内主要城市进行纵向比较,选择出各省文化产业中心城市作为宏观布局中的“点”,从而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选择文化产业节点时笔者考虑以下指标作为选择依据:文化产业产值,反应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与水平;GDP,反应城市经济实力与生产要素水平;交通水平,城市经济辐射能力。通过对全国31个省(直辖市)中主要发展城市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文化产业节点与省会城市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作为省会中心城市,集政治、文化、经济、交通等优势于一身,是文化产业中心节点的首要选择。
3.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点轴布局结构
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确定发展轴线以及对轴线上的“点”进行重点开发[2]。从纵轴依次来看,东部纵轴集中了北京、天津、济南、青岛、上海、杭州、南京、福州、厦门、深圳等城市,成为东部梯队重要文化产业布局节点;中部梯队集中了太原、武汉、长沙、南宁等主要文化产业节点;西部梯队则主要集中了银川、成都、昆明等文化产业节点。从横轴来看,北轴线上分布了西宁、兰州、西安、郑州、济南、青岛等文化产业节点;南轴线上分布了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文化产业节点。从全局来看,三纵两横及轴带上的节点共同形成了我国文化产业基本空间布局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只从宏观角度选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节点和主轴线,暂不对各区域文化产业次级节点、次级轴线及其组合的空间结构进行深入分析与展示。
二、对我国东、中、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战略布局的规划建议
基于点轴理论,打造地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是推动各地区文化产业渐进式发展,构建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途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打造关键要考虑其可行性。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选择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文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主要是各区域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平衡性问题;二是考虑文化产业集聚区内节点的层级性、丰富性程度及文化要素水平等。综合两方面的考虑以及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布局结构现状,笔者认为我国可形成六大集聚产业带:即东部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长三角文化产业带;珠三角文化产业带;中部的中原文化产业带;西部的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一)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带
从东部梯队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三大经济圈,即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作为东部沿海三大经济战略阵地,资本、高新技术、人才、现代化基础设施、交通等要素极其丰裕,且三大经济圈从北至南依次排开,空间分布具有平衡性。东部沿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三大经济圈具有内在一致性。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的支柱性产业。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高达12.3%,提前完成国家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三大经济圈区位及经济圈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理想的空间环境,依据经济的空间结构演变规律,应努力打造以北京为中心节点,以天津、济南、青岛、沈阳、大连等为次级节点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上海为中心节点,以南京、杭州、苏州等为次级节点的长三角文化产业带;努力打造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节点,以珠海、东莞为次级节点的珠三角文化产业带,形成我国东部地区三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布局。
(二)中西部文化产业带
两横两纵成“井”字状要素轴线贯穿了整个中西部地区。从空间布局的角度看,纵横交叉的交点是连接各区域的枢纽,四大枢纽成“口”字形将整个中西部地区构成一个区域整体。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交点往往成为各要素聚集与扩散的中心,该区域易形成以枢纽为中心,以生产要素极化和扩散效应为内在动力,以各个干线作为要素流动轴线的经济增长极。从文化产业节点来看,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沿主轴线呈线状分布,南北跨度较大。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呈南北两地分布。综合空间布局、经济发展及节点分布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可以打造三大产业集聚区,即中部文化产业带、西北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文化产业带。
1.中部文化产业带
中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南北分布。郑州和武汉处于中部核心区且是轴带的交点。郑州是我国中原经济中心城市,文化历史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河南省致力于将郑州打造为中原区域文化中心,形成中原文化产业要素集聚高地。武汉作为全国特大城市,有“九省通衢”之称,且方圆400公里内涵盖40多个大中城市,经济辐射力很强。近年来,武汉紧抓文化和科技融合机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到2015年实现总收入3000亿元,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达10%左右,致力打造“创意之都”。长沙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2011年,长沙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超过100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0%。演艺、动漫、广电、出版四大湘军产业的异军突起使得以长沙为代表的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考虑到中部地区的特殊性,中部文化产业集聚区应该打造以郑州、武汉、长沙为核心增长极,以郑州为核心节点,向北辐射太原、呼和浩特等次级节点,以武汉、长沙为核心节点向南辐射南昌、南宁等次级节点,加强郑州、武汉、长沙三大增长极的联动,从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南北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2.西部文化产业带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特殊产业,对生产要素结构需求有较大弹性。文化、资本、技术等要素结构的不同,文化产业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西部地区在技术、资本、信息等要素欠缺的历史背景下,依托文化历史资源、自然资源等禀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旅游产业已然成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节点有两大聚集区,北部主要包括甘肃、西安、银川、西宁等节点,南部主要包括成都、重庆、贵阳、昆明、拉萨等节点。其中,西安、成都和重庆分别为轴带交叉点。西安是我国西北人口超大城市和建设中的外向型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西安全市旅游业增加值约占GDP的8.5%,明显高于全国的4%。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经济重镇和交通枢纽。2011年,其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5%、8.45%。因此,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特性、要素水平及文化产业节点的空间布局形态,可打造西北、西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分别建立以西安为核心节点,以甘肃、银川、西宁为次级节点的西北文化产业带;以成渝为核心节点,以贵阳、昆明、拉萨等为次级节点的西南文化产业带,发挥南北两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聚集和扩散能力,带动整个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三、结束语
笔者基于点轴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点—轴”空间布局,共形成了东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文化产业带,中部的中原文化产业带以及西部的西北、西南两大文化产业带的“312”六大文化产业带。六大文化产带的空间布局战略为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能。但集聚区也是点,只有将六大集聚区进行“二次点轴”,加强各集聚区要素的充分交换和彼此联动,形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合力,才能最终实现我国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目标。
作者:康明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3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