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媒介素养问题及对策
一、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媒介依赖之网络依恋:孤独者的心理诉求
网络依恋又可称之为网瘾,指的是长期地、依赖地、病态地使用网络,对网络的热情取代了其它一切的兴趣,离开网络就心情抑郁、烦闷、难以自拔的心理疾病。美国学者德弗勒指出,“当一种新的媒介在社会站稳脚跟之后,人与媒介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关系,这种关系虽然具有双向性质,但人的依赖性则表现得更突出,当人们从依靠媒介而获得了相应的满足,便越是指望再次获得有用信息,对媒介的依赖性就越强烈”。众所周知,当今青少年学业负担颇重,很少有时间和空间排遣内心的烦恼和孤独,而网络具有虚拟性、娱乐性,不仅可以让其开怀大笑,还可以助其在虚拟世界里功成名就,让他们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可以说,青少年是因为网络正好回应了他们迫切的心理诉求而泥足深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
(二)“隐形人”的道德失范:虚拟世界的道德松绑
“道德失范”的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指的是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具体到青少年的网络道德失范则表现为青少年以“隐形人”的姿态制造虚假信息来招摇撞骗,或恶搞来制造恐慌和混乱以求取不合理的乐趣等行为。涂尔干指出,道德失范是由于社会结构在较短时期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导致与这种社会类型相适应的传统道德随之衰落,失去了它的权威性。根据涂尔干的理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与网络媒介取代传统媒介占据传播的主导地位有关。网络媒体凭借其虚拟性赋予了青少年“现实身份缺席”的“隐形人”身份,让其可以随意地传播信息,这样青少年在进入光怪陆离的网络社会后,因为缺少现实社会中“他人在场”的压力而摆脱了现实生活中传统道德的捆绑与约束,出现了诸多道德失范的行为。
二、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对策
如上所述,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与诸多影响因素相关。因此,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形成三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系统,方能给深陷网络、迷失于网络的青少年开出治标亦治本的一剂良方。
(一)学校——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课堂
学校教育因其特有的制度化、强制性以及良好的持续性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课堂。而学校在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教育青少年掌握“去伪存真”的辨别原则,学会用批判的眼光评估各种信息资源,从网站的社会属性、信息内容以及策划设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查一个网站的可靠性;其次,应该教育青少年掌握“去粗取精”的整合原则,积极地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网络需要”观,并让其具备一定的信息整合能力;最后,要教育青少年掌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优化原则,教导青少年认清网络中多元信息的本质,避免被不良信息所迷惑并让网络精华为我所用。
(二)家庭——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强后盾
家庭是每个人社会化的起始场所,父母是传道授业的第一任老师,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也常常是由家庭为之创造的,家庭毋庸置疑是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强后盾。人类学家米德在《代沟》中曾说过,人类发展的历史将经历三种文化:第一种是前喻文化,后代人必须向老年人学习才能生存;第二种文化是并喻文化,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第三种文化是后喻文化,老一代人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社会才能进步。当前,容易掌握新鲜事物的青少年在网络使用上常常走在了父母的前头,在其父母对其进行教育之前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媒介接触经验,可以说,并喻文化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在这种社会语境下,如果父母能够放低姿态,主动表达向孩子学习的意愿并付诸实践,就不仅能够顺利突破孩子的心理防线,对其网络使用行为进行监督,而且可以在互动过程中给予孩子及时正确的引导,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社会——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保驾护航
柏拉图说过:“人性的缺陷似乎责任在人,但实质上根本的责任在于社会,有缺陷的社会产生了有缺陷的个人,有缺陷的个人构成了有缺陷的社会”,我国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缺失与媒体把关不严、政府监督不力以致网络媒介环境良莠芜杂也有关系。要全面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还需要媒体和政府共同努力、正本清源,创造一个纯洁的网络环境为其保驾护航。
具体来说,对于政府而言,要做的是在政策上引导媒介素养的提升,完善各种相关的法规,约束网络的传播行为,保证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所需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媒体而言,则不仅要对网络信息严格把关,最大程度地净化网络媒介环境,更要充分利用网络快捷方便、备受青少年喜爱的优势,采用开放实践平台、提供实习机会等方法让青少年自觉参与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来。
当然,要真正实现全面提升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目标,还需要将这些理论成果积极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因为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理论,并找到全面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最佳路径。另外,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也与青少年自身的努力息息相关,所以,总的来说,要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任重而道远。
本文作者:李玲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