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道德教育困境与对策分析
一、宗教德育的本质和特点
宗教德育将道德的本质、终极追求归于神就是将人的责任感、奉献精神、使命感等有价值的道德寄托于有无限价值的神身上,使教徒的道德行为能使他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并从而实现道德对人的终极关怀。宗教德育的本质使其注重促进基于宗教信仰的道德信仰的形成,其道德信仰的形成是通过促使教徒不断学习,接受宗教道德体系和确立这一信念,将这种道德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其过程的完成使个人将外在规范转化为内在道德良心,使个体的道德境界与品格升华,实现道德境界的提升和道德境界的提高。宗教德育通过对神的信仰使教徒确信其道德理想并激发人们追求和达到自身所确信的道德理想信念。这种道德信仰的激发及形成是宗教德育提升信徒道德境界的表现。宗教用神的震慑力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人的道德,而德育本身就被认为是“德性的熏陶”,是教育工作者用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学生并使其将道德转化为自身实践,据调查显示,全社会总人口约98%的人接触过宗教,而道德更是广泛地存在和渗透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所以人们时时都有可能在接受基于宗教对普适性道德的教育。
二、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
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是将道德仅当作一种知识来进行教育和学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德育专门化课程化
我国高校德育受传统学科观念的影响,存在着道德教育课程化的倾向。我国高校习惯于把德育等同于道德的学科教学,把学校德育任务当成是道德课程教学任务,使学校的其他教育活动由此找到了放弃德育任务的借口,从而很大程度上使德育变成某一门课的任务,变成在一个集中时间段里进行的教学。从而导致高校德育处于孤立的状态。近一个时期以来,高校德育在已被孤立为学科教育的同时,内部也被分解,出现了诸如自信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等分成种类的德育。每个特定德育的内容就像某一学科下面的专业,有各自的教学内容、方法、实践、评价等。各自不同的德育分别进行,安排不同老师上各自内容的课。这种课程化的结果是高校德育功能的弱化。人的德性是综合及完整的,人的道德培养也应是综合及完整的。高校德育应是一个渗透于一切活动中的过程。这种割裂的德育不可能在道德人格培养中真正起作用的。学生只会把这样的德育理解为一种外在于己的规范,一种他人强加的道德意识,很难真正接受这样的德育。
2.高校德育内容知识化倾向明显
德育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但德育不应只停留在知识这一层面。道德的学习不同于知识学习。在德育中,道德知识学习是作为手段而存在,而不是作为目的而存在,使受教育者得到情感的陶冶并提升道德境界才是根本目的。然而,在知识教育的惯性作用下,很多高校的德育课采取了知识化的课程,将道德的观念或规范按知识进行编排。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德育很难说能帮助解决高校学生的人生目的及人生态度问题,这样的道德教育也很难说对高校学生的生活有多大的助益。这种德育课实际上与真正的德育没有很大关系,只能被理解为是知识教育。
3.高校德育采取灌输的教育方式
道德教育课的知识化和体系化与灌输的教育方式存在着直接联系。知识化的德育把道德知识像科学知识那样,按部就班按目录“教”给学生,这种教育,老师传授道德知识,学生接受道德知识。所以,这种教学必然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使德育失去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很容易使学生把道德知识当成与自己生活没有关联的客观知识,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热情。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
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相分离,道德包含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道德的形式是道德借以存在的形式,涵盖道德知识等内容。道德的内容指在个体中形成的有一定内容的道德规范,包括道德信念、道德原则,是个体内化了的社会道德规范体系。我国高校德育的困境是与我国道德教育的现状分不开的。德教知识化导致德育内容和形式分离,德育的知识化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片面强调道德的内容,却忽视了道德信仰、情感等道德的形式,使道德的内容与形式处于分裂状态。道德知识只有与道德形式结构即道德意志、道德情感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获得完整的德行的进步,道德知识的记忆式学习,无法形成完整的德性,进而也无法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发挥引导和制约作用。我国知识化的德育只关注道德知识的识记与传授,忽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导致学生对识记内容的抗拒,很难起到促进学生道德进步的作用,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道德的漠视。
三、借鉴宗教德育完善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举措
宗教德育有重信仰的形上性、重与生活结合的优点,借鉴宗教德育完善我国高校德育体系应集中以下几点:
(一)注重道德信仰的教育
“人的本质是对生命意义的精神性的诉求。德育的本质和寻求有道德的生活的本质是求索人的生活的终极意义。”这就反映了道德教育对信仰问题的不可回避性。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信仰是道德的归宿,宗教德育其本质就是以后天教育等方式使信徒在认识达到一定水平后自发产生道德的行为。信仰与道德及道德教育有紧密的联系,现时期我国道德教育对道德终极价值的忽视,已经导致了道德教育的实际效能的低下。而在一些闭塞的山区中,没有人向山民传播各种道德,但他们却不会丢失基于自己族群的信仰的道德操守。在那里,信仰与基于那种信仰的道德如同日常习惯那样根深蒂固。我国当前的德育已退化为规范教育,行为规范后的价值信仰没有得到重视。即使有少量的价值信仰教育、也在应试教育的囚笼里奄奄一息。这不是道德教育所独有的,而是社会的普遍现状,但是如果德育都不能将信仰等与价值有关的问题作为核心,又怎能奢望民众对道德信仰和自身价值做不懈的追求呢?基于这样的思考,德育应在两方面需要加强。
1.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涵盖伦理、风俗等众多的内容,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载体。以“仁”为核心对道德的终极问题做了回答,其本质有宗教性的作用,对维护社会团结与稳定有重要意义,其在天道与人伦这方面的思想具有突出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文化也有三纲五常一些阶级因素造就的糟粕,新中国成立后,十年“文革”和改革开放使儒家文化被民众所淡忘,但又没有建立起新的主流文化。这种缺失造成了社会道德规范缺乏根基,进而导致实际生活中的道德无序。现时期的中国实际上处于一种主流文化缺失的状态,缺乏为民众接受和认可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应是将传统与现实以及政府和教育所提倡的意识形态相融合的和谐体,只有这样的文化以及以其为信仰基础的道德规范才能有真正的生命力,才能真正改变当前的道德无序,才能让学生真正拥有道德信仰和践行道德信仰。
2.要进行信仰的灌输
“灌输”一词在近年来被当作贬义词来指代教育上的不当行为。但是,灌输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人的理性未建立起之前,宗教德育其本质难道不就是一种灌输吗?从宗教德育的观点来看,必须首先使教徒拥有这种信仰,然后才是使教徒践行与这一宗教信仰相关的德行。这是道德教育应该借鉴的地方。伦理与德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应是确立具有崇高地位的道德信仰,并将此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这实际意味着对古人的德育的方法、原则一定程度的复归。《大学》含有丰富的道德说教和灌输意味,其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当今社会环境已大不相同,过去依靠灌输产生的不良后果也不可能在今天出现,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因为背诵古籍而变得迂腐也是不可能的。从这种角度看,现时期高校德育必须加强古代经典内容的背诵,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功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学生将道德行为内化为自身信仰的结果。
(二)注重与生活实践结合的德育
宗教德育的特点是通过建立以神为终极关怀的宗教道德信仰并通过教会以及其他教徒的熏陶进行渗透于生活之中的德育,使教徒形成并拥有道德的生活,以这样的角度作为思考的出发点,高校德育应明确具体的生活实践是道德生活的全部内容。个体道德来自生活、并在具体生活中得以实现,明白这一点,就应将高校道德教育的课程内容变成基于生活的道德的提炼,并努力避免道德教育活动中将道德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
我国现阶段高校德育的现状是把道德当成知识来教授和学习,但真正的德育,是以促成道德情感、行为和知识上达成统一,让道德行为成为教育对象的天性为教育目标,事实证明了宗教德育培养了信徒道德行为与道德情感的统一,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借鉴宗教德育的高校德育研究和对我国德育理论建设的贡献。
本文作者:张习 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