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深与结晶的关联解析

2021-05-25 5034 制盐工业论文

“深”与“浅”的关系

正因如此,利用高温的时段适当减少池内卤水深度,充分利用太阳辐射,尽量提高卤温,增大蒸汽压值,以提高蒸发推动力,来加速蒸发。开春由于后备卤水较充足,扩大面积,深度降下来后,春扒产量明显增大。那么结晶卤水铺多大面积产盐合适呢?选用同面积、同浓度、不同深度的饱和卤水(以深2cm蒸发效果为100%)做产盐试验结果如表3。如果把灌卤深度由13cm改为6cm,结晶面积增加1倍,是不是可以大大增产吗?从整个生产季节蒸发面积供卤和结晶面积需卤平衡的全局观点分析:多少蒸发量能使某种浓度的饱和卤水浓缩达到30°Be'(要求的终止浓度),以及析出多少盐是一定的,只要蒸发面积供应的饱和卤水浓度、数量相同,需要的蒸发量即相同。如果说由于卤深缩小了结晶面积,正说明深卤提高了蒸发量。

扩大结晶面积不能使蒸发面积多生成饱和卤水,相反蒸发面积缩小,而使生成的饱和卤水减少。那么,卤水深由13cm改为6cm结晶面积可以“扩大1倍以上”仅仅是一个短暂的时间,而这个短暂时间内扩大面积所产的盐量,少于在整个生产季节卤深13cm使单产提高而多产的盐量。从全年的产量来看,要视后备卤水及结晶卤水情况,适时增减结晶卤水深度,由于制卤效果增加,开春适当加大结晶面积是很正常的事情。秋扒产量的降低是因为无适当的后备卤水,再加上水浅,给汛期生产带来不便造成的。这也说明面积摊的太大,过浅对产量不利。总之,能否利用有效蒸发量快速产盐,结晶卤水深度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结晶卤水的深度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顾一切条件一味认为“越深越好”或“越浅越好”都是不恰当的,确定和掌握适宜的结晶卤水深度,应以气温、日蒸发量、卤水质量、收盐周期及工艺操作方式为依据。

如何保持结晶池适当深度

按季节,根据不同的蒸发量,确定适当的卤水深度,主汛前,为了使“成卤”尽量变成“盐”,在保证好塑苫及加卤及时的前提下可适当“浅”些。当然,卤水深度是平均深度,这涉及到一次加卤和多次加卤的问题。例如:在一个扒盐周期中累计要灌进卤水20cm,一次全灌进去,经20d后浓缩到10cm换卤,结晶过程平均深度约15cm。如果开始灌卤只灌进10cm,随后每天加卤0.5cm,20d累计灌池加卤总量也是20cm,但结晶过程中平均深度只有10cm多一点。这就不利于适当深卤结晶。另一方面,一次加卤老卤不在结晶池内掺兑,可以避免盐析作用,减少晶核的生成,对提高盐质大有好处。

结论

1)生产实践证明,在常温自然条件下,任何不通过蒸发水分而能产盐的捷径是没有的,因此增加海盐产量的根本办法是采取措施提高单位面积的实际蒸发水量。在此前提下,应考虑收盐设备及盐田设施状况。既保证多蒸发水分,也要便于收盐操作及结晶管理操作。2)“饥饿管理”严细了操作,加强了管理,提高了制卤能力。3)连晴天时段可考虑当日1mm皿蒸发量,结晶卤水深度1.5cm~2cm(结合实际考虑一次性加卤、塑苫、渗透、风浪等影响)。4)开春正常操作的前提下,成卤量有裕量,要加大结晶面积。春扒后渡汛视天气情况保留或退面积。5)主汛前,为了使“成卤”尽量变成“盐”,在保证好塑苫及加卤及时的前提下可适当“浅”些。

总之,适宜的结晶深度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利用较合理,能提高卤水蒸发量;“浅卤”短期内对产盐有个“加速度”,卤水条件较好的前提下有短期效应。(本文作者:马海永、安彦平、张庆龙、曹英贵、鄂建军 单位:唐山三友盐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