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职业教育中外语教育的现状及启示
波兰职业教育中外语教育的现状
(一)外语教育规模与语种
外语教育是波兰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职业院校外语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其专业领域的写作与口语表达的流利性。波兰于2009年1月30日启动国家核心课程改革,要求根据不同类型,职业院校初、高级学生必须学习一到两门外语,一般中学(profiledgeneralsecondaryschools)强制学习两门外语,技术中学强制学生同时学习两门外语。在初级职业学校,外语学习同样具有强制性,其主要教育目标是训练学生在短时间获取工作的能力,因此,职业院校初级学生的外语学习主要集中于发展实践外语技能训练。波兰高级层次即大专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是由教师培训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实施,教师外语培训学校的毕业生可以获得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任教一两门外语的资格,另外所有的提供学士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学生必须学习至少一门外语以维持高标准的普通教育。高职教育提供不同领域的专业课程的基本或者拓展外语培训[1],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的强制外语培训课时持续120-240小时,这主要取决于高职的专业和课程要求。在2005-2006年度最受欢迎并且强制学习的外语中英语占67.9%,德语33.3%,法语13.3%,西班牙语10.2%,瑞士语6.1%,意大利语4.3%,拉丁语0.6%,其他语种占0.1%。根据2009-2010年波兰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报告,英语、德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是职业院校中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语言[2]。英语之所以是最受欢迎的外语,是因为它可以使来自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欧盟国家之间的技术人员交流。学生选择外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教育和职业的流通性,这也是学生外语学习动力增强的主要原因;德语作为第二流行外语,主要是因为波兰与德国的经济和家庭联系紧密,波兰的体力劳动工人、工程师和IT工作人员在德国可以获得高薪,这也是职业院校学生选择德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主要原因。第二外语在中学的流行很大程度取决于区域的发展历史、社会传统以及邻国的友好关系,例如在德语在波兰西部和南部较为流行,英语在波兰中心和东部流行,因为那里许多波兰人移居美国和英国。
(二)外语教育要求与认证
根据欧洲语言框架,波兰职业教育规定初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外语认证和能力水平要达到A2级,但是事实上初级职业教育院校在外语考核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有些学生并没有接受任何正式的外语考试仍旧能够获得毕业证书。根据波兰教育部要求,高级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必须选择一门外语作为毕业考试中的必修部分,且达到B2层次方可获得基本的结业证书,达到C1层次则可获得拓展结业证书,另外高级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要进入大学学习,就必须至少学习一门外语;成人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英语水平要达到B2层次。目前波兰科学院在职业教育外语学习要求和认证上已经建立统一的认证标准,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在外语学习方面拥有不同的基本要求,所有类型的外语教学大纲的外语能力评估与认证标准主要是参考欧洲共同语言框架。另外,成人职业教育中成人在海外通过临时工作或者交换项目获得的证书认证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机构的评估和批准,因为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在不同的专业设置了不同的外语能力评估标准。波兰外语方面的国家考试是由中央考试委员会负责,服从于国家教育部并受其监督;检查和评估标准的设定由中央委员会成员负责;书面结业考试检查和评估由外部审查员负责,以保证客观、高质量的评估分级。高等职业技术机构拥有独立的、外部的外语考试,由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设置考试和评估标准。
(三)外语教育的远程学习
尽管在公立和私立机构的报告中显示,远程职业教育外语课程学习在成人继续教育中越来越受欢迎,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普遍。成人学习者逐步发展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并有希望通过互联网参加远程职业教育学习和多种职业教育外语课程学习。但是这种成人职业培训的网络模式仍处于发展初期,并不能作为成人职业教育外语学习的一个大市场来看待。远程外语学习除了网络教育之外,也包含远距离合作外语学习。波兰通过积极参与欧盟国家苏格拉底计划、伊拉斯谟计划和达•芬奇计划,提升外语职业培训,提供更高层次的外语职业资格培训;波兰职业教育院校也会积极参加特定职业领域的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促进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其他组织的外语培训;另外还参与许多公司的社会外语职业培训计划,包括在国外的语言进修课程,这种类型的培训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司员工的资格,使他们在波兰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获取利益。在职业教育远程外语学习过程中全球化导向是网络模式的重要原则,利用虚拟的教室,各国共享的外语资源,电脑应用以及多媒体软件等,这些在外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现在已经被概念化称为“全球化学习环境”(GLEN)。
波兰职业教育中外语教育的特点
(一)健全的外语教育政策制度
波兰职业教育外语教育有长远的规划,针对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院校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定。波兰教育部部长KatarzynaHall进行的教育改革要求波兰初级中学的学生也必须学习两门外语,第一语言(一般指英语)一星期三次课,而且学生必须写课堂总结,第二语言一星期额外加两次课[3]。这个改革引入了两种不同层次的考试,学生从小学开始学习的语种考试采用高层次考试;学生从中学开始学习的语种考试则采用标准化考试。在外语选择层面上,波兰发布的国家核心课程改革内容中,根据职业学校类型的不同,外语教育的要求也存在差异,职业院校初、高中学生必须学习一到两门外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来对外语类型做出选择,尊重学生的意愿,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但是如果职业院校学生想要去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就必须取得相应的外语等级证书,保证学生外语学习的水平。与我国外语考核课程标准不同,波兰职业教育外语等级证书的考核侧重于学生的专业外语知识和交际交流能力;另外在外语考核机构设置上,由不同的行政机构和专门人员来组织国家外语考试及审查和评估,各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层层检验,保障了外语水平考核的客观性和高标准。
(二)注重外语学习的实用性
外语教育是教育走向全球化和国际化的重要驱动力,职业教育中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培养相关的技能,获取应有的知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国际文化理解能力。波兰职业教育部门提出学生应该通过外语课程的学习实现专业技能和语言掌握双重收获的要求,检验外语的标准在于是否掌握了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否通过外语来交流信息和知识。有关研究人员在波兰职业技术学院课堂观摩和旁听课程教学活动中发现,一堂课教师讲授仅占用10分钟左右,讲解基本的名词、基本概念、提出问题,剩余35分钟留给学生查资料、做作业单、讨论问题、解答问题[4]。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的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波兰自2004年5月加入欧盟以来,外语教育发展速度显著提高。波兰职业教育中的外语教育注重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课堂语言知识。此外职业院校积极组织国际间的英语竞赛等语言活动,鼓励并资助学生到所学语言的使用国家考察实习等,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外语实践机会,并且同时了解国外文化、历史和风俗人情。波兰在外语水平的评价和考核过程中采取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这种考核方式对于职业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直接保证了该国学生外语学习的实用程度的提升。
(三)注重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持续发展能力
遵循欧洲理事会的指示,波兰职业教育积极扩展各类学校外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并落实到了核心课程中。该国教育部通过修改外语教学大纲提高学生对外语知识的学习,促进欧盟国家的人才流动,满足已就业学生和社会工作者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其成为既能够走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前沿,又能够熟练用外语来展示专业业务和工作转换的高端国际化人才。为了使职业院校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的需求和应对劳动力市场萎缩,波兰把终身教育理念融入到外语学习,在成人继续职业教育中发展多种形式的外语教育,并对成人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相应评价,由专门的机构来颁发正式文凭证书,提高成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虽然在波兰成人教育领域的发展还不完善,例如教师在职业领域中的外语课堂讲授不流利,学生的外语水平还没有达到学习职业科目的要求,在职业领域的外语学习中没有专门的教材,使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在职业院校还不普遍等,但是波兰在职业教育领域中不断开发继续教育外语学习资源、远程网络外语学习条件以满足社会上继续职业教育中的外语学习者的需要,并针对继续职业教育中的专业类型不同,开设外语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外语交流团体,积极创造成人外语学习环境,发挥网络、媒体、和外语书籍报刊的作用。
波兰职业教育外语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外语教育是当前政治、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我国外语教育起步较早,虽然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是一直以来成效不显著。波兰众多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一门或者多门外语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色,取得了较好成效,借鉴其经验做法将有助于我国职业院校开展外语教育。
(一)完善外语教育政策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外语教育政策来指导外语语种选择、外语发展规模、课程标准等,职业教育中的外语教育不单是语言知识的教学,它折射出了社会和时发表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外语普及程度折射出公民的国际意识。波兰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遵循国际化和跨文化教育理念,我国也要利用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趋势,提供语言多元选择。外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积极制定相关的外语语种教学政策。外语教育政策在宏观上把控职业院校外语教学方向,加大对外语教学方面的财政投入,在保障英语教学质量的同时,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多语种教学,并对职业院校的不同种类的外语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经典案例供相关学校参考改进。政府部门的适当引领和支持是职业教育外语学习发展的关键保障,不仅要根据政治经济发展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还要把国民教育的长远发展考虑在内,同时参考国际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二)坚持多语种教学
波兰职业教育中的外语语种多样,除了周边国家的外语种类教学之外,积极拓展十几种语言供学生选择学习。目前我国学校开设的外语语种主要是英语、俄语和日语,学习英语与俄语的人口比例大约为198∶1[5],而英语培训机构多达3000余家[6],由此可见我国外语教学语种单一化现象严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增加,要做到同多个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就必须发展多种外语教学。英语是国际通用语种,的确应该占有较大比例,但是非通用语种职业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因为在职业院校开展多种非通用语种教学是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技术交流的重要纽带。但是针对非通用语言在职业教育办学中的困难,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采取国内和国外联合培养的方法,制定相应的学制,前2年在国内学好外语基础知识,然后争取出境对相应国家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做到学以致用。
(三)制定“一条龙”式课程标准
波兰职业教育中的外语学习从小学就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和课程标准,并且根据外语学习时间的不同引入了两种不同的考核标准。2009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关于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外语教育》的提案具体提出了制定“一条龙”式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依此统领国家英语教育,在此标准试行有成后,再视需要制订其他语种的国家课程标准。我国职业院校相比于普通中学在外语教育方面的整体水平较低,所以在外语课程标准的设置上首先要明确职业院校外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改变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工具性动机,针对英语基础概念知识和听说读写实践能力两方面设置不同的课程定位、改革理念和评价标准;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梯度”教学,改变填鸭式教育方式,提高职业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外语学习成就感;建设“基于工作过程,定位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树立“职业性”外语教学理念,使外语教学体现专业特色,面向工作岗位,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
(四)创造外语教育国际化环境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国际化项目主要集中于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在中外合作办学、职业教育项目合作以及跨国学分互认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到“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此文件实际上已经为高职的外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在高职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职业性外语教学的重要。参考波兰外语教育区域化经验,利用全球化平台,创造职业教育学生外语学习的国际化环境是加强外语应用性和实践性一条重要道路。所以应实现我国职业教育院校外语教学的多边合作,明确职业院校外语教学目的和差异,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外语学习积极创造走出校门,走向世界的实践机会。实现跨国学分互认,提供给有条件的学生继续进行外语知识和专业技能深造的平台;针对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在外语教材编排上加大对国内外文化和习俗介绍的比重,避免独立的语言知识模块,提高教材的趣味性,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外语技能训练和语言沟通的技能;重视外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的教师,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合理调整教师授课方式,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外语学习欲望。
作者:朱迎春 柯政彦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 职业教育研究所
本文html链接: http://www.istpei.com/qkh/3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