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费的使用探讨

2021-05-25 14024 煤矿科学技术

我们在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环境建设及安全设备投入的同时,也要加大煤矿工人自身的安全投入,对每位矿工进行精心的“包装”,使他们能够抵御煤矿灾害的入侵。

1.为员工配备先进的安全防护装备。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的优势,用先进个人防护装备来武装矿工。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就使用了一种被矿工称为“黑匣子”的“GPS”定位发射仪,可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监测、个人定位、位置找寻、定时活动轨迹和作业状况监控等20多项功能,保障了井下作业人员的集中监控管理和灾难救护工作。但是仅仅有定位系统还不够,还要配备通讯系统及预警系统等等。以此确保矿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能够对危险的来临提前预警,矿工针对隐患可以通过随身的通讯系统与安全指挥中心进行及时沟通,便于对危险做出合理的判断,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消除危险隐患,否则进行安全撤离。一旦被困井下,矿工们携带的设备能够把矿工所处的位置、环境参数及矿工的生命体征参数传递到安全指挥中心,便于指挥中心制定救援方案,让矿工尽早脱离危险。

2.为员工交纳必要的工伤保险。煤矿属于高风险行业,但是现在煤矿企业为员工交纳工伤保险的很少,因此要强制煤矿企业为员工交纳工伤保险,建议企业为特殊工种的矿工交纳必要的商业保险。这样既可以使员工在受到伤害后,及时得到必要的保障,为员工撑起一把“保护伞”,也可以为企业分散风险,减轻企业的负担。这里要说一下,为什么要把员工的工伤保险放在安全费里核算,而非放到职工的工资里进行核算,主要是考虑到这些费用是为了保障员工安全的支出,放在这里核算可以更清楚地反映企业给予矿工安全投入的力度,便于考核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为什么要把安全培训投入在安全费使用范围中单列,而不是放在“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项目中,原因有两条:第一,安全培训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它是保障员工在井下进行安全操作的基础,因此要对安全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在安全投入逐步加大的过程中,煤矿的通风、机电、运输等系统的安全设备均在不断更新,用好、用精、维护好这些新装备,使其发挥最大功效,安全才会越有保障。然而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大系统培训的投入和培训的力度。

1.加强领导干部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明确矿工的生命高于一切,任何工作都要安全先行。加强矿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工人在灾害来临前能够识别一些预兆,如大冒顶出现之前,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响,顶板岩层破碎掉碴并由少到多、由稀变密,容易出现“飞楔”现象等等。这些是矿工们必须掌握的,这是他们躲避风险的先机。如果先机都抓不到,还怎么谈安全呢!

2.培训矿工在灾害发生时实施自救与互救的技能。在灾害发生时,救援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赶到,这时靠自己或同事进行自救和互救,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则可以保证免受进一步的伤害,大则可以挽救一个生命。

3.平时要多给矿工们上一些心理疏导课程,增强矿工的心理素质,在灾害面前能够保持足够的清醒、冷静,临危不乱,迅速做出正确反映,快速而有秩序地进行撤离,使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安全费在逐步加大投入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对安全费投入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严密的监督,确保安全费的投入落到实处,真正使安全费发挥作用,服务于煤矿,服务于矿工。因此,在对安全费的投入进行监管过程中,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一)可行性原则

对于安全费投入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批,对于该项目的功能性、系统性进行分析和论证,使其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而是能与其他的安全项目相配套,互相协调,或者确保安全费项目能够与生产相配合,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这样的工程才可以立项,否则只会浪费安全资金。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安全费的投入过程中,我们取得企业投入的计划、实施及完工等资料时,还要深入安全工程的现场,按照提供的资料,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检查,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达到安全的目的等等。不要让检查流于形式,真正检查的是工程的实质,目的是通过检查工作能更好地对工程进行改进,更好地完善,因为安全工程关系到的是煤矿及矿工们的安全。

(三)责任追究原则

在发生安全事故后,对于没有起到安全作用的设施设备,要进行责任追究,该设施设备是谁建的,就要追究谁的责任,不管他去了哪个工作岗位。对于现任的当事人,也要追究其连带责任,因为他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没能及时指出及整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工程的效能。安全费是保证煤矿及矿工安全的生命线,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安全费用,让其发挥到最大作用,使其成为煤矿工人的保护神,减少工人的不必要伤亡,减少带血的煤炭的产生。(本文作者:温海峰 单位:阜新矿业集团艾友煤矿)

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期刊汇频道
树人论文网是正规的发表支持服务网站.主要从事国内外期刊论文、国内外教著学术支持服务。
  • 27973 文章总数
  • 16855论文总数
  • 11121期刊总数